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65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制冷管路结构包含并列设置的多个翅片、贯通所述翅片的U形制冷管、连接相邻制冷管端部的多个连接管;并且,所述制冷管和连接管相结合而形成的多个独立通道以热交换器的中心部为轴上下部对称而设为偶数个;而形成于邻近通道的入口和出口相邻。由此,可以减少制热运行时热交换器的压力下降,并保持各通道间均衡以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而且便于形成分离各通道的分配器和汇集各通道的收集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的热交换器,尤其涉及热交换器的通道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由室内机20和室外机10形成的空调机在制冷运行时(A方向),如图1所示,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在室外热交换器14内冷却凝缩而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即,液化的高压制冷剂流入膨胀阀16,而流入膨胀阀16的高压制冷剂在膨胀阀16变为低压制冷剂并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8。在室内热交换器18通过利用制冷剂蒸发冷却室内空气的热交换作用,使其变为气体制冷剂,气体制冷剂再流入到压缩机12内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以此反复进行制冷剂循环。与此相反,空调机在制热运行(B方向)时,逆向进行上述制冷剂循环,并在室内热交换器18进行加热室内空气的热交换作用。如图2所示,现有的热交换器118由上部热交换器118a和下部热交换器118b相结合而形成。上部热交换器118a和下部热交换器118b,由具有一定面积的板状多个翼片121并列而设置,各翼片贯通多个U型制冷管122使各翼片相互靠近。各制冷管122的端部由部分呈U型的连接管123相连接。上部热交换器118a和下部热交换器118b,各以垂直方向形成2列,以水平方向形成24段。上部热交换器118a具有分隔为3个流路的3个独立通道122a、122b、122c,下部热交换器118b也同样具有3个独立的通道122d、122e、122f。上部热交换器118a和下部热交换器118b所形成的3个流路,都具有通过热交换器118的左上端流入制冷剂而从右下端流出制冷剂的结构。但是,这种现有的热交换器,由于上部热交换器和下部热交换器连在一起,因此不能满足室外机的大小变小时热交换器大小也相应变小的趋势。另外,由于这种热交换器由3个通道结构形成,各通道的路径长、室内制热运行时压力的下降大,因此制冷剂容易汽化而降低热交换效率。再有,因为各有奇数通道而所有通道的形态不能一致,所以各通道之间不能保持均衡。并且,各通道的制冷剂入口123a、123b、123c以一定距离相隔,各通道的制冷剂出口133a、13b、133c也以一定距离相隔,因此形成分离为独立通道的分配器和汇集为一个通道的收集器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减少制热运行时热交换器的压力下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去除各通道间的不均衡而维持通道的均衡,以提高热交换器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减少各通道制冷剂入口之间的距离,便于形成分离为独立通道的分配器和汇集为一个通道的收集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翅片、贯通所述翅片的多个U形制冷管、连接相邻制冷管端部的多个连接管;并且,所述制冷管和连接管相结合而形成的多个独立通道以热交换器的中心部为轴上下部对称而设为偶数个。再有,所述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具有上下方向的2列、左右方向的24个段。再有,所述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具有4个独立的通道,而各独立通道为分别由6个制冷管和5个连接管组成。再有,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由其上部分别形成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而各通道上形成流入制冷剂的流入口和流出制冷剂的流出口,而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流入口和流出口分别相邻,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的流入口和流出口分别相邻。再有,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各通道的流入口直接连接使制冷剂流向各通道的分配器,而各通道的流出口直接连接汇集各通道的制冷剂的收集器。再有,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翅片、贯通所述翅片的多个U形制冷管、连接相邻制冷管端部的多个连接管;并且,所述制冷管和连接管相结合而形成多个独立的通道,而所述多个通道为各通道的长度相同,以用于保持通道的均衡。再有,所述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具有上下方向的2列、左右方向的24段,而所述热交换器上形成4个独立的通道。再有,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上设置制冷管,并只向所述列方向设置。再有,所述的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各通道所包含的第一列和第二列只由一个连接管连接。再有,所述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各通道为沿形成制冷剂流入口的第一列、经过连接所述第一列及第二列制冷管的所述连接管后、改变其前进方向而沿形成制冷剂流出口的所述第二列、并与所述流出口连接形成一个通道。附图说明图1为通常空调机系统的概略示意图;图2为现有热交换器侧面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热交换器侧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3予以详细描述。如图3所示,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热交换器14,具有沿板面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翼片22、横向贯通所述翅片22且以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U型制冷管24、连接一对相邻制冷管24的多个U型连接管26。热交换器14与室外空气吸入方向交叉以上下方向分别形成1列(A)和2列(B),各列以左右方向由上部至下部依次形成24段,而全体呈2列24段的形状。然后,在所述热交换器14设置24个U型制冷管24,制冷管24与连接管26相结合形成4个独立的通道。这里所指的通道为制冷管24和连接管26以焊接等方法结合并贯通热交换器而形成的独立通路。热交换器14从上部分别形成第一通道28a、第二通道28b、第三通道28c、第四通道28d,使流入热交换器14内的制冷剂沿各通道流动。第一列各具有4个制冷剂流入口30a、30b、30c、30d,第二列各具有4个制冷剂流出口40a、40b、40c、40d。制冷剂输入管35连接向各通道分配制冷剂的分配器45和制冷剂流入口30a、30b、30c、30d,而制冷剂输出管37连接汇集分向各通道的制冷剂的收集器46和制冷剂流出口40a、40b、40c、40d。4个独立的通道28a、28b、28c、28d分别由6个制冷管和5个连接管形成。各独立的通道28a、28b、28c、28d具有同样数量的制冷管24和连接管26,因此4个独立的通道28a、28b、28c、28d的路径相同,因此下降的压力相同,可以保持通道间的均衡。形成各通道的6个制冷管24只按列的方向(上下方向)设置,形成各通道的5个连接管中的4个连接管设在列的方向(上下方向)连接制冷管,只有一个连接管设在段方向(左右方向),连接各通道的第一列和第二列。流入第一通道28a的制冷剂,从形成于一列6段的流入口30a流入并沿一列A的上部前进,而由连接一列一段和2列一段的一个连接管26向二列B改变方向,在二列B再向下部前进并从形成于二列6段的流出口40a流出。流入第二通道28b的制冷剂,由形成于一列7段的流入口30b流入,沿一列A向下部前进,由连接一列12段和二列12段的一个连接管向二列B改变方向,再从二列B向上部前进并从形成于二列7段的流出口40b流出。第三通道28c和第四通道28d也与第一通道28a和第2通道28b对应形成通道。由此形成各通道,使第一通道的制冷剂流入口30a和第二通道的制冷剂流入口30b相邻、第一通道的制冷剂流出口40a和第二通道的制冷剂流出口40b也相邻。同样,第三通道制冷剂流入口30c和第四通道的制冷剂流入口30d相邻、第三通道的制冷剂流出口40c和第四通道的制冷剂流出口40d也相邻。因为两对制冷剂流入口和制冷剂流出口分别相邻,所以可以将制冷剂流入口30a、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翅片、贯通所述翅片的多个U形制冷管、连接相邻制冷管端部的多个连接管;并且,所述制冷管和连接管相结合而形成的多个独立通道以热交换器的中心部为轴上下部对称而设为偶数个。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东锡金政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