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364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制冷系统,包括箱体和循环泵,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桶,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一侧安装有蒸发器,其中,所述蒸发器的顶部连接有蒸发管,所述蒸发管远离蒸发器的一侧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远离蒸发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压缩机的一侧连接有冷凝器。该工业制冷系统,设置有保温桶和循环泵,高温高压的汽体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换热管的内部,同时循环泵将保温桶内的冷水注入冷凝器的底部,使高温高压的汽体将热量传递给冷水,使高温高压的汽体冷凝为液体的冷却液,同时冷水吸热后通过热水管流到保温桶的内部,通过保温桶内的水对热量进行收集,避免热量流失造成浪费。

An industrial refrig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制冷
,具体为一种工业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制冷目的,需要使用到工业制冷进行制冷,通过冷却液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空气,达到制冷效果。目前的工业制冷系统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现有的工业制冷系统仍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对工业制冷系统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现有的工业制冷系统在使用时,大都最终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中,使大量热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不仅造成外界温度上升,并且热量流失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不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制冷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工业制冷系统在使用时,大都最终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中,使大量热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不仅造成外界温度上升,并且热量流失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不便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制冷系统,包括箱体和循环泵,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桶,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一侧安装有蒸发器,其中,所述蒸发器的顶部连接有蒸发管,所述蒸发管远离蒸发器的一侧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远离蒸发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压缩机的一侧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内部贯穿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换热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换热管的一侧固定有膨胀阀;所述膨胀阀远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膨胀阀的一端与蒸发器相连接,所述循环泵与保温桶靠近底部一侧相连接,所述循环泵远离保温桶的一侧连接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与冷凝器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的顶部连接有热水管,所述热水管远离冷凝器的一侧与保温桶的顶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温桶的顶部开设有添料槽,所述保温桶靠近添料槽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顶盖,所述保温桶靠近顶盖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顶盖靠近卡槽的一侧固定有卡块,所述保温桶的内部固定有树脂滤网。优选的,所述顶盖为圆柱体,且顶盖的俯视圆心与添料槽的俯视圆心相重合,并且顶盖的外径大于添料槽的内径。优选的,所述卡块为菱形,且卡块由两个V形弹片组成,并且卡块的外部尺寸与卡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优选的,所述冷凝器的外侧为外壳,所述冷凝器的内侧为内壳,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隔热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工业制冷系统:1.设置有保温桶和循环泵,高温高压的汽体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换热管的内部,同时循环泵将保温桶内的冷水注入冷凝器的底部,使高温高压的汽体将热量传递给冷水,使高温高压的汽体冷凝为液体的冷却液,同时冷水吸热后通过热水管流到保温桶的内部,通过保温桶内的水对热量进行收集,避免热量流失造成浪费;2.设置有隔热层,冷凝器的内侧为内壳,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隔热层,通过隔热层避免冷凝器的冷水被加热后,热量造成流失,同时避免箱体内部温度上升;3.设置有树脂滤网,循环泵抽入保温桶内部的冷水经过树脂滤网的过滤,对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置换,避免冷水加热后产生水垢附着在冷凝器内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冷凝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安装槽;3、保温桶;301、添料槽;302、顶盖;303、卡槽;304、卡块;305、树脂滤网;4、蒸发器;5、蒸发管;6、压缩机;7、第一连接管;8、冷凝器;801、外壳;802、内壳;803、隔热层;9、换热管;10、第二连接管;11、膨胀阀;12、回流管;13、循环泵;14、冷水管;15、热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制冷系统,包括箱体1、安装槽2、保温桶3、蒸发器4、蒸发管5、压缩机6、第一连接管7、冷凝器8、换热管9、第二连接管10、膨胀阀11、回流管12、循环泵13、冷水管14和热水管15,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桶3,所述保温桶3的顶部开设有添料槽301,所述保温桶3靠近添料槽3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顶盖302,所述保温桶3靠近顶盖30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303,所述顶盖302靠近卡槽303的一侧固定有卡块304,所述保温桶3的内部固定有树脂滤网305,所述顶盖302为圆柱体,且顶盖302的俯视圆心与添料槽301的俯视圆心相重合,并且顶盖302的外径大于添料槽301的内径,当需要添加盐溶液时,打开顶盖302,之后使顶盖302闭合,使顶盖302能够对添料槽301进行密封,所述卡块304为菱形,且卡块304由两个V形弹片组成,并且卡块304的外部尺寸与卡槽303的内部尺寸相吻合,当闭合顶盖302时,使顶盖302通过旋转带动卡块304进入卡槽303的内部,使卡块304受到挤压后产生变形,当卡块304完全进入卡槽303的内部后恢复形变,避免卡块304轻易移出卡槽303的内部,便于闭合顶盖302,对顶盖302进行固定,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一侧安装有蒸发器4,其中,所述蒸发器4的顶部连接有蒸发管5,所述蒸发管5远离蒸发器4的一侧连接有压缩机6,所述压缩机6远离蒸发管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7远离压缩机6的一侧连接有冷凝器8,所述冷凝器8的外侧为外壳801,所述冷凝器8的内侧为内壳802,所述内壳802与外壳801之间设置有隔热层803,所述冷凝器8的内部贯穿有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7相连接,所述换热管9远离第一连接管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所述第二连接管10远离换热管9的一侧固定有膨胀阀11;所述膨胀阀11远离第二连接管10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12,所述回流管12远离膨胀阀11的一端与蒸发器4相连接,所述循环泵13与保温桶3靠近底部一侧相连接,所述循环泵13远离保温桶3的一侧连接有冷水管14,所述冷水管14与冷凝器8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8的顶部连接有热水管15,所述热水管15远离冷凝器8的一侧与保温桶3的顶部相连接。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工业制冷系统时,首先,外径待冷却物进入蒸发器4的内部,使待冷却物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器4内流动的冷却液,冷却液吸收热量后蒸发为汽体,同时待冷却物经过热传递后流出,汽体通过蒸发管5进入压缩机6的内部,通过压缩机6变为高温高压的汽体,之后使高温高压的汽体通过第一连接管7进入换热管9的内部,同时循环泵13将保温桶3内的冷水注入冷凝器8的底部,使高温高压的汽体将热量传递给冷水,使高温高压的汽体冷凝为液体的冷却液,同时冷水吸热后通过热水管15流到保温桶3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制冷系统,包括箱体(1)和循环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桶(3),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一侧安装有蒸发器(4),其中,/n所述蒸发器(4)的顶部连接有蒸发管(5),所述蒸发管(5)远离蒸发器(4)的一侧连接有压缩机(6),所述压缩机(6)远离蒸发管(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7)远离压缩机(6)的一侧连接有冷凝器(8),所述冷凝器(8)的内部贯穿有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7)相连接,所述换热管(9)远离第一连接管(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所述第二连接管(10)远离换热管(9)的一侧固定有膨胀阀(11);/n所述膨胀阀(11)远离第二连接管(10)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12),所述回流管(12)远离膨胀阀(11)的一端与蒸发器(4)相连接,所述循环泵(13)与保温桶(3)靠近底部一侧相连接,所述循环泵(13)远离保温桶(3)的一侧连接有冷水管(14),所述冷水管(14)与冷凝器(8)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8)的顶部连接有热水管(15),所述热水管(15)远离冷凝器(8)的一侧与保温桶(3)的顶部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制冷系统,包括箱体(1)和循环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置有保温桶(3),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一侧安装有蒸发器(4),其中,
所述蒸发器(4)的顶部连接有蒸发管(5),所述蒸发管(5)远离蒸发器(4)的一侧连接有压缩机(6),所述压缩机(6)远离蒸发管(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7)远离压缩机(6)的一侧连接有冷凝器(8),所述冷凝器(8)的内部贯穿有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7)相连接,所述换热管(9)远离第一连接管(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所述第二连接管(10)远离换热管(9)的一侧固定有膨胀阀(11);
所述膨胀阀(11)远离第二连接管(10)的一端连接有回流管(12),所述回流管(12)远离膨胀阀(11)的一端与蒸发器(4)相连接,所述循环泵(13)与保温桶(3)靠近底部一侧相连接,所述循环泵(13)远离保温桶(3)的一侧连接有冷水管(14),所述冷水管(14)与冷凝器(8)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8)的顶部连接有热水管(15),所述热水管(15)远离冷凝器(8)的一侧与保温桶(3)的顶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喜莫伦盛卢卫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零度冷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