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动式自封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25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动式自封管接头,包括固定在飞机内埋舱位内的管芯,以及安装在内埋副油箱上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游动的游动套管;管芯外部从上至下一依次套有弹簧和密封筒,弹簧与密封筒外部还套接有导向筒,管芯下端的侧壁设有能够通过导向管封堵的进油通孔;内埋副油箱置于飞机内埋舱位固定时,游动套管上部进入导向筒,并推动密封筒压缩弹簧,将管芯下部进油通孔暴露在游动套管内,从而使管芯与内埋副油箱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传统的管接头结构,实现盲对接盲插拔的管接头,保证管接头上下两部分基本同轴对接,且管路能够自行接通,无需进手操作;内埋悬挂物从挂架上脱落的过程中,管路能够自行断开,且进行自动封堵,避免液体泄漏。

A movable self sealing pip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游动式自封管接头
本技术涉及飞机制造
,具体是指一种游动式自封管接头。
技术介绍
一般的飞机的吊舱或副油箱常常外挂在飞机机腹或机翼轮廓以外的下方,安装时,吊舱或副油箱在地面辅助设备的托举作用下最终挂接到挂架上,当吊舱或副油箱挂接到挂架上以后,吊舱或副油箱上管路与飞机上管路的连接是地面人员通过挂架侧面的口盖手动完成。然而,当飞机的吊舱或副油箱采用内埋式的话,飞机机腹下方会设有内陷的舱位,挂架也安装在内陷的舱位上部。吊舱或副油箱在地面辅助设备的托举作用下,最终与内陷舱位上部的挂架挂接,但是,吊舱或副油箱与挂架挂接好以后,相关管路街头位于内陷舱位上部,且被内埋吊舱或内埋副油箱遮挡,没有进手空间操作,管路也就无法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能够进行盲对接盲插拔的管接头,既保证内埋悬挂物在与挂架挂接的过程中,管路能够自行接通,无需进手操作;又保证内埋悬挂物从挂架上脱落的过程中,管路能够自行断开的游动式自封管接头。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游动式自封管接头,包括固定在飞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游动式自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飞机内埋舱位(9)内的管芯(1),以及安装在内埋副油箱(11)上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游动的游动套管(6);所述管芯(1)外部从上至下一依次套有弹簧(2)和密封筒(3),所述弹簧(2)与密封筒(3)外部还套接有导向筒(4),管芯(1)下端的侧壁设有能够通过导向管(4)封堵的进油通孔;所述内埋副油箱(11)置于飞机内埋舱位(10)固定时,游动管套(6)上部进入导向筒(4),并推动密封筒(3)压缩弹簧(2),将管芯(1)下部进油通孔暴露在游动管套(6)内,从而使管芯(1)与内埋副油箱(11)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动式自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飞机内埋舱位(9)内的管芯(1),以及安装在内埋副油箱(11)上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游动的游动套管(6);所述管芯(1)外部从上至下一依次套有弹簧(2)和密封筒(3),所述弹簧(2)与密封筒(3)外部还套接有导向筒(4),管芯(1)下端的侧壁设有能够通过导向管(4)封堵的进油通孔;所述内埋副油箱(11)置于飞机内埋舱位(10)固定时,游动管套(6)上部进入导向筒(4),并推动密封筒(3)压缩弹簧(2),将管芯(1)下部进油通孔暴露在游动管套(6)内,从而使管芯(1)与内埋副油箱(1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游动式自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游动管套(6)顶部,与密封筒(3)接触端还设有密封油路的胶圈(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游动式自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埋副油箱(11)上部设置有固定盘(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荣英唐克兵何泳熊小峰梁国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