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996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蓄能器,包含有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的两端分别插接有阀体组件(2)和电磁铁组件(3),所述外筒体(1)内滑动设置有活塞组件(4),一蓄能弹簧(5)位于活塞组件(4)和电磁铁组件(3)之间,所述电磁铁组件(3)包含有推杆部件,所述推杆部件的头部外壁设置有环状结构的锥形槽(3.8),所述推杆部件固定套装于导向套(3.10)内,所述导向套(3.1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10.1),球体(3.16)嵌置于通孔(3.10.1)内后位于锥形槽(3.8)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蓄能器,其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并且蓄能和释放时操作简单。

An accum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能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能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启停系统上的蓄能器。
技术介绍
目前,出于节能降耗的考虑,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配备启停系统,在启停系统中需要蓄能器作为配套设备以实现液压能量存储和释放(车辆起步时,蓄能器为变速箱换档元件提供所需的变速箱油),从而在启停过程中起到缓冲和节能的效果;但是,常规的蓄能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过高,从而导致其价格高昂;为此,诸多国际大厂开始研发结构简单的液压型蓄能器,如“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与2012年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号为CN201210353717.5的一种“液压蓄能器”,其构造为——包含具有两端的壳体;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中的活塞;以及将活塞朝向壳体一端推动的偏置构件,还包括与流体腔连通的流体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体腔由活塞的一个端面和壳体的内表面限定,根据由压力传感器确定的流体腔内的期望压力,通过流体流量控制装置来控制进入和离开所述流体腔的流体的期望量,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也和所述流体腔连通。但是其整体而言缺乏结构合理且构造简单的锁止机构,且整体结构零配件之间装配不便,导致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时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蓄能器,其结构简单且装配方便,并且蓄能和释放时操作简单。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蓄能器,包含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两端分别插接有阀体组件和电磁铁组件,所述外筒体内滑动设置有活塞组件,一蓄能弹簧位于活塞组件和电磁铁组件之间;所述电磁铁组件包含有推杆部件,所述推杆部件的头部外壁设置有环状结构的锥形槽,所述推杆部件固定套装于导向套内,所述导向套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球体嵌置于通孔内后位于锥形槽内,且球体的直径小于锥形槽的深度与通孔的孔深之和,且球体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孔深,弹簧座滑动套装于导向套上,该弹簧座覆盖住上述通孔,且复位弹簧位于弹簧座和导向套之间;所述活塞组件右端面上的挡圈的内径不小于导向套的外径。蓄能时,变速箱油迫活塞组件向右移动,使得挡圈贴合在弹簧座上,随后随着变速箱油液的继续导入,挡圈推动弹簧座克服复位弹簧的弹性力继续向后移动,此时球体(一般选用钢珠)露出,并且与此同时推杆部件向右移动,球体在锥形槽的侧边斜面的引导下向上抬升露出通孔外,此时露出的球体位于活塞组件的挡圈的左侧,从而阻止活塞组件向左复位;释放时,推杆组件向左移动,此时可方便的推动球体下降复位,从而消除球体对挡圈的阻挡,此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活塞组件向迅速向左移动进行释放。本技术一种蓄能器,所述导向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环形槽,弹簧座的左端向外翻折有供复位弹簧抵靠的弹簧挡边,所述弹簧座的右端向内翻折有挂接在环形槽槽壁上的止退挡边;上述导向套固定套装于一固定座上,该固定座固定插接于外筒体的右端。本技术一种蓄能器,所述阀体组件包含有固定插接在外筒体左端的阀体连接座,所述阀体连接座插置于外筒体内腔中的一端上熔焊有阀座,且阀体连接座内的液压流道经由阀座中心的通孔连通至外筒体的内腔,所述阀体连接座内的液压流道靠近阀座处设置为台阶孔,该台阶孔的小孔径端设置为锥孔结构,阀芯滑动设置于台阶孔的大孔径端内,且阀芯的右端面贴合于阀座上,该阀芯的四周外壁上均匀环绕有凸条,且凸条的左端为与锥孔内壁贴合的斜面,一压缩弹簧的左端搁置在液压流道内的凸环上,右端贴合于阀芯上。从而使得进油时逐渐将阀芯推动贴合至阀座上,使得流量逐渐减小;而当蓄能器释放时,推动阀芯向左移动,从而使得流量变大,有助于更快达到换档元件结合所需的变速箱油压力。本技术一种蓄能器,所述活塞组件包含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外径与外筒体的内径相匹配,所述活塞筒的左端向内弯折的翻边和活塞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环状结构的弹簧卡槽一,活塞座内紧配有活塞嵌件,活塞座插置于活塞筒的左端,且活塞座与活塞筒左端的翻边紧配相连,环状结构的挡圈位于活塞座插入活塞筒内的一端上,上述活塞座上套装有密封圈;上述固定座右端向外弯折的翻边和固定座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环状结构的弹簧卡槽二,固定座的翻边与外筒体紧配相连,上述蓄能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弹簧卡槽一和弹簧卡槽二内。本技术一种蓄能器,所述活塞座位于活塞嵌件右侧的外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本技术一种蓄能器,所述推杆部件包含有电磁铁阀芯,该电磁铁阀芯的右端通孔内嵌置有导向杆,左端通孔内插入分离弹簧后嵌入顶杆和挡圈,该电磁铁阀芯的外壁上套装有张紧弹簧和轴套,且张紧弹簧的一端抵靠于电磁铁阀芯的外壁台肩上,另一端抵靠在轴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电磁铁组件上的多个钢球实现对活塞组件的锁定,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同时,整体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各个组件之间同时独立装配成型后,即可进行整体组装,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装配效率,有利于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装配效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阀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推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推杆组件的装配效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推杆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推杆组件的局部装配效果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推杆组件装配上导向套和定位套时的装配效果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在图10的基础上再装配固定座的装配效果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在图11的基础上再装配线圈部件的装配效果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在图12的基础上再装配钢球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一种蓄能器的活塞组件的装配效果示意图。其中:外筒体1、阀体组件2、电磁铁组件3、活塞组件4、蓄能弹簧5、固定板6;阀体连接座2.1、阀座2.2、阀芯2.3、压缩弹簧2.4;推杆部件:电磁铁阀芯3.1、导向杆3.2、分离弹簧3.3、顶杆3.4、挡圈3.5、张紧弹簧3.6、轴套3.7、锥形槽3.8;导向套3.10、定位套3.11、固定座3.12、复位弹簧3.13、弹簧座3.14、线圈部件3.15、球体3.16;通孔3.10.1、环形槽3.10.2;弹簧挡边3.14.1、止退挡边3.14.2;活塞筒4.1、活塞座4.2、活塞嵌件4.3、密封圈4.4、挡圈4.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15,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蓄能器,包含有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的两端分别插接有阀体组件2和电磁铁组件3,所述外筒体1内滑动设置有活塞组件4,一蓄能弹簧5位于活塞组件4和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能器,包含有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的两端分别插接有阀体组件(2)和电磁铁组件(3),所述外筒体(1)内滑动设置有活塞组件(4),一蓄能弹簧(5)位于活塞组件(4)和电磁铁组件(3)之间,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磁铁组件(3)包含有推杆部件,所述推杆部件的头部外壁设置有环状结构的锥形槽(3.8),所述推杆部件固定套装于导向套(3.10)内,所述导向套(3.1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10.1),球体(3.16)嵌置于通孔(3.10.1)内后位于锥形槽(3.8)内,且球体(3.16)的直径小于锥形槽(3.8)的深度与通孔(3.10.1)的孔深之和,且球体(3.16)的直径大于通孔(3.10.1)的孔深,弹簧座(3.14)滑动套装于导向套(3.10)上,该弹簧座(3.14)覆盖住上述通孔(3.10.1),且复位弹簧(3.13)位于弹簧座(3.14)和导向套(3.10)之间;所述活塞组件(4)右端面上的挡圈(4.5)的内径不小于导向套(3.10)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器,包含有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的两端分别插接有阀体组件(2)和电磁铁组件(3),所述外筒体(1)内滑动设置有活塞组件(4),一蓄能弹簧(5)位于活塞组件(4)和电磁铁组件(3)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铁组件(3)包含有推杆部件,所述推杆部件的头部外壁设置有环状结构的锥形槽(3.8),所述推杆部件固定套装于导向套(3.10)内,所述导向套(3.10)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10.1),球体(3.16)嵌置于通孔(3.10.1)内后位于锥形槽(3.8)内,且球体(3.16)的直径小于锥形槽(3.8)的深度与通孔(3.10.1)的孔深之和,且球体(3.16)的直径大于通孔(3.10.1)的孔深,弹簧座(3.14)滑动套装于导向套(3.10)上,该弹簧座(3.14)覆盖住上述通孔(3.10.1),且复位弹簧(3.13)位于弹簧座(3.14)和导向套(3.10)之间;所述活塞组件(4)右端面上的挡圈(4.5)的内径不小于导向套(3.10)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3.10)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环形槽(3.10.2),弹簧座(3.14)的左端向外翻折有供复位弹簧(3.13)抵靠的弹簧挡边(3.14.1),所述弹簧座(3.14)的右端向内翻折有挂接在环形槽(3.10.2)槽壁上的止退挡边(3.14.2);上述导向套(3.10)固定套装于一固定座(3.12)上,该固定座(3.12)固定插接于外筒体(1)的右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2)包含有固定插接在外筒体(1)左端的阀体连接座(2.1),所述阀体连接座(2.1)插置于外筒体(1)内腔中的一端上熔焊有阀座(2.2),且阀体连接座(2.1)内的液压流道经由阀座(2.2)中心的通孔连通至外筒体(1)的内腔,所述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陶腾飞陈龙陈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林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