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切换阀及冰箱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1747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切换阀,属于制冷技术,现有技术存在组件结构复杂、噪声大、抗干扰能力差等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步进电机控制滑块在阀座的平坦底面上的四个位置之间转动变位,由滑块上的导流孔分别实现坦底面上的三个导出口与阀座上的常通导入口的导通:在第一工作位置,第一导出口和第三导出口同时与常通导入口导通,在第二工作位置,第二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在第三工作位置,第三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在第四工作位置,第一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该方案采用回转变位方式驱动,动作噪声可以控制在距离30cm距离小于30dB(A)以内;工作状态切换后可以停止通电,电机磁极与步进电机磁转子自保持可保证工作状态稳定,降低了阀自身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技术,具体的说是冷冻、变温冰箱用电动切换阀及制冷循环 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冰箱技术的发展,冰箱设置带ot:保鲜、-7°。软 冻区或设置有可调节的带变温区功能的冰箱成为国内高端冰箱的主流产品。现有该类冰箱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如图i所示采用一个双稳态二位三通电磁阀 和一个双稳态单通电磁阀并联,实现温区的增加, 一个双稳态二位三通电磁阀和一个双稳态单通电磁阀并联组件阀实现的功能为 一个进口、三个出口,具有四种组合功能模式。图i所示冰箱制冷系统增加了一个变温区蒸发器(也可以设置ot:保鲜、-7 "c软冻区冰箱),制冷系统中应用了一个双稳态电磁阀一个双稳态单通阀并联, 共有四种制冷运行模式如下模式一、单路制冷循环模式如下压縮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电磁阀4—直通电磁阀5—冷藏室毛细 管8—冷藏室蒸发器9—冷冻室蒸发器11—压縮机(吸气);模式二、 二路同时制冷模式如下压缩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电磁阀4—直通电磁阀5—冷藏室毛细 管8—冷藏室蒸发器9—冷冻室蒸发器11—压縮机(吸气);压缩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电磁阀4—变温室毛细管7—变温室蒸 发器10—冷冻室蒸发器11—压縮机(吸气);模式三、二路同时制冷模式如下压缩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电磁阀4—变温室毛细管7—变温室蒸发器10—冷冻室蒸发器11 —压缩机(吸气);压縮机1 —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电磁阀4直通电磁阀5—冷冻室毛细管6 —冷冻室蒸发器11 —压縮机(吸气); 模式四、单路制冷模式如下压縮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电磁阀4直通电磁阀5—冷冻室毛细管6 —冷冻室蒸发器11 —压縮机(吸气);上述采用二个双稳态二位三通电磁阀并联组件应用主要存在的缺点如下 组件结构复杂,占用冰箱空间大;双稳态电磁阀动作噪声大,采用二个电磁阀后电磁阀动作频率增加,噪声成为影响冰箱品质的关键;双稳态电磁阀采用类似交流的的半波脉冲驱动,抗干扰能力差,需周期性增 加维持脉冲防错,施加周期性的脉冲又给冰箱带来噪声方面的品质影响。在制冷模式三中的二个回路同时导通,存在短路现象,为解决该问题, 一些 系统需要采用三个单通电磁阀并联使用满足其系统要求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组件结 构复杂、噪声大、抗干扰能力差等缺陷,提供一种电动切换阀及冰箱制冷循环装 置,优化制冷系统。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动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腔,该阀腔的阀座上设置了一个常通导入口和一个平坦底面,在平坦底面 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出口、第二导出口和第三导出口;设置于阀腔内的在驱动力作用下回转变位的磁转子部件;设置于阀腔内的由磁转子部件带动的滑块,该滑块密封贴合在所述的平坦底 面上;和提供所述驱动力的线圈部件,该线圈部件与磁转子部件构成步进电机控 制所述滑块在平坦底面上的四个位置之间转动变位,对应四个位置,由设置在所 述滑块上的导流孔分别实现三个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的导通在第一工作位置,第一导出口和第三导出口同时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二导 出口关闭;在第二工作位置,第二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一导出口、第三导出口关闭;在第三工作位置,第三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一导出口、第二导出口 关闭-,在第四工作位置,第一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二导出口、第三导出口 关闭。作为对上述电动切换阀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的四个工作位置连续设置。所述步进电机的初始位置与第一工作位置对 应,所述步进电机的终止位置与第四工作位置对应。所述步进电机的初始位置与 第四工作位置对应,所述步进电机的终止位置与第一工作位置对应。所述的两个导通通道,总有一个将常通导入口与所述三个导出口中的一个导通o所述的导通通道为幵设在滑块上的二个孔或者缺口 。所述的两个导通通道位于以滑块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上,且两个导通通道之 间存在一个通道夹角,所述的三个导出口位于以滑块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上,且 相邻两个导出口之间存在一个导出口夹角,所述通道夹角为导出口夹角的两倍。所述的磁转子部件通过转轴支撑在阀腔内,所述的滑块连接在转轴上。所述滑块与转轴之间通过可以轴向滑动的键与键槽连接,且在滑块与磁转子 部件之间支撑有压力弹簧。用于保证滑块与平坦底面之间的密封配合。即通过弹 簧压缩实现滑块与阀座上各平坦底面之间的预紧压力,以达到对泄漏量的控制。所述的阀腔由包括外罩在内的构件包围而成,所述磁转子部件与外罩的接触 部设置有一带锥形面的轴套,所述的转轴穿设在该轴套内,在外罩与轴套接触部 设置一凹状机构。在磁转子和滑块间设置的弹簧力作用下,使磁转子部件与外罩 间有自动定心作用。在所述的阀座与磁转子部件之间设置有止动器,在止动器上安装有缓冲件。 用于降低起始点工作噪声。所述的滑块采用PPS、 PA或PTFE材料制作。冰箱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制冷剂的流向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该干燥过滤器再与一个电动切换阀的一个常通导入口连接, 并由该电动切换阀的三个导出口分别经冷藏室毛细管、冷冻毛细管、变温毛细管 连接冷藏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变温室蒸发器;所述的冷藏室蒸发器与变温 室蒸发器并联,其后回路合并串接冷冻室蒸发器,再由管路经从冷冻室蒸发器连 接压縮机的输入端;所述的电动切换阀由步进电机控制其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位置,第一导出口和第三导出口同时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二导 出口关闭,冷藏室蒸发器一冷冻室蒸发器和变温室蒸发器一冷冻室蒸发器二个回 路同时制冷;在第二工作位置,第二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一导出口、第三导出口 关闭,冷冻室蒸发器制冷;在第三工作位置,第三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一导出口、第二导出口 关闭,变温室蒸发器一冷冻室蒸发器二个串接蒸发器制冷;在第四工作位置,第一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二导出口、第三导出口 关闭,冷藏室蒸发器一冷冻室蒸发器二个串接蒸发器制冷。或者, 一种冰箱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制冷剂的流向依次连接 的压縮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该干燥过滤器再与一个电动切换阀的一个常通 导入口连接,并由该电动切换阀的第一、第二、第三导出口分别经变温毛细管、 冷冻毛细管、冷藏室毛细管连接变温室蒸发器、冷冻室蒸发器、冷藏室蒸发器; 所述的变温室蒸发器与冷藏室蒸发器并联,其后回路合并串接冷冻室蒸发器,再 由管路经从冷冻室蒸发器连接压縮机的输入端;所述的电动切换阀由步进电机控 制其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位置,第一导出口和第三导出口同时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二导 出口关闭,变温室蒸发器一冷冻室蒸发器和冷藏室蒸发器一冷冻室蒸发器二个回 路同时制冷;在第二工作位置,第二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一导出口、第三导出口 关闭,冷冻室蒸发器制冷;在第三工作位置,第三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一导出口、第二导出口 关闭,冷藏室蒸发器一冷冻室蒸发器串接制冷;在第四工作位置,第一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导通,第二导出口、第三导出口 关闭,变温室蒸发器一冷冻室蒸发器串接制冷。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动切换阀驱动方式与电磁阀的驱动明显不一样,消除了电磁阀阀芯动作的 撞击噪声,电动式切换阀采用回转变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动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腔(25),该阀腔(25)的阀座(30)上设置了一个常通导入口(A)和一个平坦底面(36a),在平坦底面(36a)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出口(B)、第二导出口(C)和第三导出口(D);    设置于阀腔(25)内的在驱动力作用下回转变位的磁转子部件(32);    设置于阀腔(25)内的由磁转子部件(32)带动的滑块(35),该滑块(35)密封贴合在所述的平坦底面(36a)上;和提供所述驱动力的线圈部件(22),该线圈部件(22)与磁转子部件(32)构成步进电机控制所述滑块(35)在平坦底面(36a)上的四个工作位置之间转动变位,对应四个工作位置,由设置在所述滑块(35)上的导流孔分别实现三个导出口与常通导入口(A)的导通:    在第一工作位置,第一导出口(B)和第三导出口(D)同时与常通导入口(A)导通,第二导出口(C)关闭;    在第二工作位置,第二导出口(C)与常通导入口(A)导通,第一导出口(B)、第三导出口(D)关闭;    在第三工作位置,第三导出口(D)与常通导入口(A)导通,第一导出口(B)、第二导出口(C)关闭;    在第四工作位置,第一导出口(B)与常通导入口(A)导通,第二导出口(C)、第三导出口(D)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