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划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1103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划轴系统,包括:控制器;多个译码器;多个继电器组;多个插座,所述插座的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插座的输出端与AzS350U计轴系统室内运算单元的VESBA板的对应于一个磁头的电压测量孔连接;所述插座用于接收并执行来自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以对所述电压测量孔输出划轴信号。通过本智能划轴系统,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实施各个区域的划轴操作,不需要去到现场进行划轴,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计轴故障处理时间,且其电路设计可以有效减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相对于传统的划轴板,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

An intelligent axis draw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划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线路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划轴系统。
技术介绍
AzS350U计轴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该设备主要利用安装在钢轨的闭环传感器监督列车车轮对经过数。当进入计轴区段的轮对经过数与离开区段的轮对经过数相等时,认为该区段为出清状态,否则视为占用状态。它的功能是实时检测列车在轨道上位置,是实现联锁功能的基础。当AzS350U计轴系统出现故障或断电维护,例如更换板块,之后,相应区段需要列车经过故障区段后,区段才能变成出清状态。若一个磁头故障,将会影响两个区段,列车需要经过组成这两个区段的三个磁头方可完成出清。这一列车的操作可以由操作人员的划轴操作来代替,该划轴操作需操作人员到室外使用划轴板对故障区段进行逐一划轴出清,但现有的划轴操作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每个区间平均为2-3公里左右,操作人员行走距离远,故障处理方法耗时较长。尤其是全站操作时,处理时间可能超过2小时,严重影响相关停电作业,如电源屏、UPS、计轴机柜的年检,的时间。2.室外轨道布局与计轴磁头安装位置错综复杂,现场操作人员容易出现位置与方向判断错误,造成划轴错误,需重新划轴,导致故障扩大化。3.使用传统划轴板操作时,容易出现该计轴磁头再次受干扰,需返回上一个磁头处重新划轴,严重影响作业时间。4.人工室外划轴后,始终存在最后一个区段轴数锁闭而保持占用状态、无法出清,必须执行预复位后安排列车降级压道出清,影响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服务。5.传统划轴板宽大、粗糙、笨重、不易携带,处理计轴故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划轴系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计轴故障处理时间,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一种智能划轴系统,包括:控制器;多个译码器,所述译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多个继电器组,所述继电器组的控制端与所述译码器的输出端连接;多个插座,所述插座的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插座的输出端与AzS350U计轴系统室内运算单元的VESBA板的对应于一个磁头的电压测量孔连接;所述插座用于接收并执行来自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以对所述电压测量孔输出划轴信号。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插针、第二插针和第三插针,分别用于插入AzS350U计轴系统室内运算单元的VESBA板的对应于一个磁头的第一电压测量孔、零电压测量孔和第二电压测量孔;所述插座用于输出所述划轴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孔和第二电压测量孔的电压被先后置零。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的输出端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第四插针,所述第四插针没有与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插针、第二插针和第三插针的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插针不处于所述直线上。进一步的,还包括:触摸显示屏,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选择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或接收并显示来自所述控制器的划轴结果。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STM32F103C8T6单片机。进一步的,所述译码器为74LS154N译码器。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组中设置有多个SIP1A05干簧继电器。进一步的,所述触摸显示屏为TJC3224T024_011RN串口屏。进一步的,所述选择信号包括选择区域;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所述选择区域时,控制所述插座对所述选择区域中的所述电压测量孔输出划轴信号。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所述选择信号时,将所述选择信号回传给所述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还用于接收回传的所述选择信号并将其与用户输入的原始触摸信号进行比对,在比对一致后将所述选择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进行执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划轴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器、译码器和继电器组以实现大量划轴信号的收发,同时通过基于AzS350U计轴系统室内运算单元的VESBA板设计的对应插座进行信号输出,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实施各个区域的划轴操作,不需要去到现场进行划轴,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计轴故障处理时间,且其电路设计可以有效减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相对于传统的划轴板,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应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AzS350U计轴系统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划轴系统的功能模块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器STM32芯片以及触摸显示屏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译码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32pin插头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90个插座的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90个插座的另一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划轴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划轴系统的防错设计流程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控制器-1;译码器-2;继电器组-3;插座-4;第一插针-41;第二插针-42;第三插针-43;第四插针-44;触摸显示屏-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划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器;/n多个译码器,所述译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n多个继电器组,所述继电器组的控制端与所述译码器的输出端连接;/n多个插座,所述插座的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插座的输出端与AzS350U计轴系统室内运算单元的VESBA板的对应于一个磁头的电压测量孔连接;所述插座用于接收并执行来自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以对所述电压测量孔输出划轴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划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
多个译码器,所述译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多个继电器组,所述继电器组的控制端与所述译码器的输出端连接;
多个插座,所述插座的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插座的输出端与AzS350U计轴系统室内运算单元的VESBA板的对应于一个磁头的电压测量孔连接;所述插座用于接收并执行来自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以对所述电压测量孔输出划轴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划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插针、第二插针和第三插针,分别用于插入AzS350U计轴系统室内运算单元的VESBA板的对应于一个磁头的第一电压测量孔、零电压测量孔和第二电压测量孔;
所述插座用于输出所述划轴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孔和第二电压测量孔的电压被先后置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划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输出端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第四插针,所述第四插针没有与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插针、第二插针和第三插针的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插针不处于所述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划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摸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阳骆宏岸谢德锋许卓明叶铁旺黄奇黄新义梁兴杰官国钊黄昌叶李德建吴日强赖海辉覃梓邦冯沛辉周嘉迪范报凯赵不彰伍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