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动车的串联行驶模式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51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具有传动装置的机动车的串联行驶模式下的方法,传动装置具有在马达模式下用于驱动机动车的第一电机和在发电机模式下运行的第二电机。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产生转换信号之后,将第一电机从马达模式转换至发电机模式,并且将第二电机从发电机模式转换至马达模式以用于驱动机动车。

Method in series driving mode of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机动车的串联行驶模式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具有传动装置的机动车的串联行驶模式下的方法,传动装置具有在马达模式下用于驱动机动车的第一电机和在发电机模式下运行的第二电机。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在该传动装置中施行这种方法。
技术介绍
由现有技术公知有大量的传动装置,它们被装入在机动车内,并且可以借助这些传动装置实现机动车的串联行驶模式。EP1610038B1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传动装置,其具有双离合器和两个电机。该双离合器传动装置构造成使得能实现机动车的串联行驶模式。为了实现串联行驶模式,一个电机马达式地运行,以便驱动机动车,而另一电机发电机式地运行,以便提供所需的电能。DE102006036758A1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传动装置,其具有形状锁合的(formschlüssig)双离合器和两个电机。由现有技术所公知的传动装置的缺点是,在串联行驶模式下具有缓慢的行驶速度和大的行驶阻力如爬坡时,用于驱动机动车的电机承受极大的热负载。因而,串联行驶模式可能仅维持有限的时间,这是因为否则电机将会被过度加热。在发电机模式下运行的其他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在具有传动装置(2)的机动车(1)的串联行驶模式下的方法,所述传动装置具有在马达模式下用于驱动所述机动车(1)的第一电机(3)和在发电机模式下运行的第二电机(4),其特征在于,在产生转换信号之后,将所述第一电机(3)从马达模式转换至发电机模式,并且将所述第二电机(4)从发电机模式转换至马达模式以用于驱动所述机动车(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9 DE 102017223168.81.在具有传动装置(2)的机动车(1)的串联行驶模式下的方法,所述传动装置具有在马达模式下用于驱动所述机动车(1)的第一电机(3)和在发电机模式下运行的第二电机(4),其特征在于,在产生转换信号之后,将所述第一电机(3)从马达模式转换至发电机模式,并且将所述第二电机(4)从发电机模式转换至马达模式以用于驱动所述机动车(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当所述第一电机(3)的温度超过阈值时,或者
b.当所述第一电机(3)的温度超过阈值并且所述第二电机(4)的温度低于其他阈值时,
则产生所述转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机(3)的温度与所述第二电机(4)的温度之间的差超过另外的阈值时,则产生所述转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以不中断牵引力的方式将所述第一电机(3)从马达模式转换至发电机模式,并且/或者
b.以不中断牵引力的方式将所述第二电机(4)从发电机模式转换至马达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使蓄电器通过在发电机模式下运行的第一电机(3)或通过在发电机模式下运行的第二电机(4)来充电,并且/或者
b.有选择地让所述第一电机(3)在马达模式下且所述第二电机(4)在发电机模式下运行,或者让所述第一电机(3)在发电机模式下且所述第二电机(4)在马达模式下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将所述第二电机(4)从发电机模式转换至马达模式按照下述顺序执行下列步骤:
a.在内燃机(VM)和所述第二电机(4)上执行负荷消除,以便将所述传动装置(2)的离合器(K2)调到无负荷,
b.断开所述离合器(K2),
c.使所述传动装置(2)的第一切换元件(B)同步,
d.闭合所述第一切换元件(B),从而在所述第二电机(4)与车桥差速器(18)之间形成在传动技术方面的连接,
e.在所述第一电机(3)上执行负荷消除并在所述第二电机(4)上执行负荷构建,以便将所述传动装置(2)的第二切换元件(A)调到无负荷,
f.断开所述第二切换元件(A),
g.使其他离合器(K1)同步,
h.闭合所述其他离合器(K1),从而在所述内燃机(VM)与所述第一电机(3)之间形成在传动技术方面的连接,
i.在所述内燃机(VM)和所述第一电机(3)上执行负荷构建,其中,让所述第一电机(3)在发电机模式下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产生另外的转换信号之后,让所述第一电机(3)在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尼斯·卡尔滕巴赫迈克尔·罗斯克
申请(专利权)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