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熔接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51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7:23
涉及使由PBT系材料形成的激光束透射吸收性成型构件、与由PBT系材料形成的激光束吸收性成型构件通过激光熔接进行一体化而成的激光熔接体,作为能更进一步提高接合强度的激光熔接体,提出了一种激光熔接体,其特征在于,其具备使构件I与构件II层叠一体化而成的构成,构件I包含相对于聚酯系树脂A 100质量份为0.0005~5.0质量份的能使激光束透射且能吸收激光束的激光束透射吸收色料,且前述聚酯系树脂A为至少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树脂的树脂,构件II包含相对于聚酯系树脂B 100质量份为0.15~10.00质量份的不使激光束透射且能吸收激光束的激光束吸收色料,且前述聚酯系树脂B为含有均聚PBT(B1)、包含均聚PBT的均聚PBT系混合树脂(B2)或包含共聚PBT的共聚PBT系混合树脂(B3)的树脂。

Laser fusio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激光熔接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使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材料形成的2个构件通过激光熔接进行接合一体化而成的构成的激光熔接体。
技术介绍
激光熔接为如下方法:对2个树脂构件的重叠部分沿树脂构件的厚度方向照射激光束,该激光束透射一个树脂构件,在树脂构件的边界附近使树脂构件熔化,在树脂构件间形成熔融池,该熔融池冷却固化而将树脂构件间接合。这样的激光熔接不仅可以在不使用接合部件、粘接剂的情况下效率良好地进行接合,而且也可以容易地进行复杂形状的构件的接合,由于为局部加热,因此,对周边部的热影响相当小,可以通过振动而不带来损伤地进行接合,接合强度也高,进一步可以进行气密性高的接合,因此,在汽车部件、电气/电子部件等的接合中被广泛利用。关于此种激光熔接,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1212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激光熔接体,其是使含有仅由尼格罗黑形成的着色剂0.001~0.3重量%和热塑性树脂的激光束透射吸收性成型构件与含有包含尼格罗黑和/或炭黑的另一着色剂0.1~5重量%和热塑性树脂的激光束吸收性成型构件在保持重叠的情况下通过照射该激光束的放热进行熔接一体化而成的。另外,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55277号公报)中,作为用于基于激光束的熔接的树脂组合物,公开了一种激光熔接用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A)热塑性聚酯树脂100质量份,含有(B)增强填充材料5~150质量份、(C)耐冲击改良剂0~20质量份、(D)环氧化合物0~5质量份、(E)流动改性剂0~10质量份、和(F)选自尼格罗黑(nigrosine)、苯胺黑(anilineblack)、酞菁、萘酞菁、卟啉、苝、四萘嵌三苯、偶氮染料、蒽醌、四方酸(quadraticacid)衍生物和亚铵中的1个以上的激光束吸收性染料0.001~0.2质量份。因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不仅耐热性、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电性质、耐油性、耐溶剂性、表面光泽性、着色性、阻燃性等优异,而且结晶速度大,流动性也良好,成型性优异,因此,为在电气/电子领域、汽车领域等领域中被广泛利用的树脂。然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与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等相比,激光透射性较低,并且容易产生翘曲,因此,存在激光熔接的接合强度容易变得不充分的课题。因此,关于用于激光熔接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材料,例如公开了如下内容:使用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方法(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510817号公报));使聚碳酸酯树脂或苯乙烯系树脂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合金化的方法(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292752号公报)和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4641377号公报))等。另外,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3-155278号公报)中,作为使用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中配混有特定的其他树脂、特定的激光束吸收性染料、进一步根据需要的增强填充材料、环氧化合物、流动改性剂等的树脂组合物从而成型性优异、具有极优异的激光熔接加工性的树脂组合物,公开了一种激光熔接用树脂组合物,其为用于利用激光束的熔接的树脂组合物,其含有以(A)和(B)的总计100质量份基准计为(A)50~95质量份、(B)50~5质量份的(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和(B)选自以下的(B-1)~(B-5)中的至少1种树脂,进而,相对于(A)和(B)的总计100质量份,含有(D)增强填充材料0~120质量份、(E)环氧化合物0~5质量份、(F)流动改性剂0~10质量份和(G)选自尼格罗黑、苯胺黑、酞菁、萘酞菁、卟啉、苝、四萘嵌三苯、偶氮染料、蒽醌、四方酸衍生物和亚铵中的1个以上的激光束吸收性染料0.001~0.2质量份。(B-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B-2)聚碳酸酯系树脂(B-3)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B-4)丙烯酸类树脂(B-5)聚酰胺系树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1212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5527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51081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29275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4641377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3-1552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使含有仅由尼格罗黑形成的着色剂的激光束透射吸收性成型构件与含有包含尼格罗黑和/或炭黑的着色剂的激光束吸收性成型构件通过激光熔接进行一体化而成的激光熔接体具有如下特征:沿厚度方向贯通激光束透射吸收性成型构件并达到激光束吸收性成型构件为止,形成有熔融池,因此,即使在激光束透射吸收性成型构件与激光束吸收性成型构件之间存在间隙,通过熔融树脂也能填充,能较紧密地熔接。然而,激光束透射吸收性成型构件和激光束吸收性成型构件这两者构件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均聚物彼此的情况下,分别容易产生翘曲,因此,由于翘曲而产生的间隙会导致熔接强度上产生不均,即使为上述构成的激光熔接体,也存在难以提高熔接强度的问题。因此,关于上述两者的构件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即,使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材料形成的激光束透射吸收性成型构件与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材料形成的激光束吸收性成型构件通过激光熔接一体化而成的激光熔接体,本专利技术想要提供能更进一步提高接合强度的新的激光熔接体。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激光熔接体,其特征在于,具备构件I与构件II接合一体化而成的构成,构件I包含:聚酯系树脂A;和,相对于该聚酯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0.0005~5.0质量份的能使激光束透射且能吸收激光束的色料(称为“激光束透射吸收色料”),且前述聚酯系树脂A为至少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树脂的树脂,构件II包含:聚酯系树脂B;和,相对于该聚酯系树脂B100质量份为0.15~10.00质量份的不使激光束透射而能吸收激光束的色料(称为“激光束吸收色料”),且前述聚酯系树脂B为含有以下的(B1)(B2)和(B3)中的任意者的树脂。(B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均聚物(B2)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均聚物(B2-1)、和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B2-2)的树脂(B3)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树脂(B3-1)、和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B3-2)的树脂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激光熔接体中,构件I包含能使激光束透射且能吸收激光束的激光束透射吸收色料,激光熔接时,使激光束透射的同时进行吸收放热,因此,选择包含能使构件I的透射率为5~90%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树脂的树脂作为构件I的基础树脂。构件I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树脂,因此,结晶度变低,成型体的翘曲变小,因此,构件I与构件II之间的间隙变小,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熔接体,其特征在于,具备构件I与构件II接合一体化而成的构成,/n构件I包含:聚酯系树脂A;和,相对于该聚酯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0.0005~5.0质量份的能使激光束透射且能吸收激光束的色料、即激光束透射吸收色料,且所述聚酯系树脂A为至少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树脂的树脂,/n构件II包含:聚酯系树脂B;和,相对于该聚酯系树脂B100质量份为0.15~10.00质量份的不使激光束透射而能吸收激光束的色料、即激光束吸收色料,且所述聚酯系树脂B为含有以下的(B1)(B2)和(B3)中的任意者的树脂,/n(B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均聚物;/n(B2)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均聚物(B2-1)、和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B2-2)的树脂;/n(B3)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树脂(B3-1)、和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B3-2)的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JP 2017-2099411.一种激光熔接体,其特征在于,具备构件I与构件II接合一体化而成的构成,
构件I包含:聚酯系树脂A;和,相对于该聚酯系树脂A100质量份为0.0005~5.0质量份的能使激光束透射且能吸收激光束的色料、即激光束透射吸收色料,且所述聚酯系树脂A为至少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树脂的树脂,
构件II包含:聚酯系树脂B;和,相对于该聚酯系树脂B100质量份为0.15~10.00质量份的不使激光束透射而能吸收激光束的色料、即激光束吸收色料,且所述聚酯系树脂B为含有以下的(B1)(B2)和(B3)中的任意者的树脂,
(B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均聚物;
(B2)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均聚物(B2-1)、和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芳香族乙烯基系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B2-2)的树脂;
(B3)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树脂(B3-1)、和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明宏樋渡有希山中康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美姿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