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21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设有电机端联轴器,所述电机端联轴器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风叶,四个所述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将两块第一固定板对接在电机端联轴器的外侧壁,使四块固定座互相对齐,然后通过固定螺栓穿过通孔,将四块固定座进行固定,即可将降温装置安装在电机端联轴器上,电机运行时自身的转速惯性,即可带动降温装置为电机前轴降温,安装方式简单可行,并且纯粹依靠电机运行时自身的转速惯性带动降温装置进行散热,起到节能的作用。

A cooling device for motor front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降温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夏季厂区部分大功率电机前轴承运行温度持续偏高,已接近或超过允许运行温度。若不采用风扇降温造成电机轴承温度过高会造成电机轴承损坏抱死,电机设备烧坏的严重故障。以前多采用外加风扇降温,而采用外加风扇降温弊端较多,首先从节能降耗方面需要浪费电能,其次在防爆场所使用临时用电(有的风扇不防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临时线也不允许长期使用,现有的,为此,提出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设有电机端联轴器,所述电机端联轴器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风叶,四个所述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均匀设有焊接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风叶的一侧设有弧形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侧壁设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壁,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侧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T形滑槽,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T形滑块,所述第一T形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一T形滑槽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T形滑块,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T形滑槽,所述第二T形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二T形滑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两块第一固定板对接在电机端联轴器的外侧壁,使四块固定座互相对齐,然后通过固定螺栓穿过通孔,将四块固定座进行固定,即可将降温装置安装在电机端联轴器上,电机运行时自身的转速惯性,即可带动降温装置为电机前轴降温,安装方式简单可行,可靠性高,并且纯粹依靠电机运行时自身的转速惯性带动降温装置进行散热,起到节能的作用,有效的对电机前轴进行了降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2的A区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风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本体;11、电机端联轴器;2、第一固定板;21、焊接部;22、第一T形滑槽;3、固定座;31、通孔;4、风叶;41、弧形部;5、第二固定板;51、第一T形滑块;52、第二T形滑槽;6、第三固定板;61、第二T形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包括电机本体1,所述电机本体1设有电机端联轴器11,所述电机端联轴器11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一侧开设有通孔31,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风叶4,四个所述通孔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均匀设有焊接部21;通过以上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均匀设置焊接部21,可以在工作人员焊接风叶4时,能够根据需要焊接的风叶4数量多少,不需要测量,就可选择焊接的位置,节省工作人员的测量时间。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风叶4的一侧设有弧形部41;通过在风叶4的一侧设置弧形部41,使得风叶4能够更好的贴合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内侧壁设有第三固定板6,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内侧壁,所述第三固定板6的外侧壁贴合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内侧壁;由于现场施工场地的电机大小不一,相应的这些电机的电机端联轴器11也大小不一,通过以上设置,能够根据电机端联轴器11的直径不同,选择是否去除第二固定板5和第三固定板6,以使得第一固定板2的内侧壁能够贴合电机端联轴器11的外侧壁,增加降温装置与电机端联轴器11的稳定性,提高安装时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T形滑槽22,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T形滑块51,所述第一T形滑块51滑动于所述第一T形滑槽22内;通过以上设置,第二固定板5通过第一T形滑块51滑动于第一固定板2的第一T形滑槽22内,可以更加便捷的将第二固定板5从第一固定板2上取出,且在未取出的状态下,第一T形滑槽22限制住第一T形滑块51的位置,同时将两块固定座3进行固定时,增加第二固定板5与电机端联轴器11或第三固定板6之间的摩擦力,还能够防止第二固定板5脱落。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三固定板6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T形滑块61,所述第二固定板5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T形滑槽52,所述第二T形滑块61滑动于所述第二T形滑槽52内;通过以上设置,第三固定板6通过第二T形滑块61在第二固定板5的第二T形滑槽52内滑动,可以更加便捷的将第三固定板6从第二固定板5上取出,且在未取出的状态下,第二T形滑槽52限制住第二T形滑块61的位置,同时将两块固定座3进行固定时,增加第三固定板6与电机端联轴器11之间的摩擦力,还能够防止第二固定板5脱落。本实施例中:风叶4的材料采用40*4mm镀锌扁铁,风叶4弯曲弧度根据备用联轴器大小定,风叶4焊接时均匀分开长度为60-80mm,间隔根据防护罩空间测定,焊接角度为20°-30°左右,可以保证电机带动风叶4的风速最大,风叶4安装后与电机外油盖间距为20-30mm,可以保证风叶4与周围物无摩擦和碰撞现象,延长降温装置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根据电机本体1的电机端联轴器11的直径不同,选择是否去除第二固定板5和第三固定板6,当需要去除第三固定板6时,通过滑动第三固定板6,使第二T形滑块61脱离第二T形滑槽52,即可将第三固定板6从第二固定板5上取下,当去除第三固定板6后,电机端联轴器11的直径依旧较长时,可以再将第二固定板5去除,去除第二固定板5时,滑动第二固定板5,使第一T形滑块51脱离第一T形滑槽22,即可将第二固定板5去除,然后将两块第一固定板2对接在电机端联轴器11的外侧壁,使四块固定座3互相对齐,然后通过固定螺栓穿过通孔31,将四块固定座3进行固定,即可将降温装置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包括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设有电机端联轴器(11),所述电机端联轴器(11)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一侧开设有通孔(31),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风叶(4),四个所述通孔(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包括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设有电机端联轴器(11),所述电机端联轴器(11)的外侧壁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一侧开设有通孔(31),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风叶(4),四个所述通孔(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外侧壁均匀设有焊接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4)的一侧设有弧形部(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前轴承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内侧壁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强盛李家治朱呈林岳世东宋相磊刘彦铭张振行李云花王振晓崔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