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63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的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透明电极结构,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暗态;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亮态;其中,所述液晶层包括:液晶母体及与所述液晶母体混合的功能材料分子,所述功能材料分子用于吸收预定波段的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暗态漏光问题,且提高产品对比度。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全反射LCD(液晶显示器)产品不需要背光源,具有功耗低,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市场前景巨大。在相关技术中,全反射LCD产品按照显示模式可以分为常白显示和常黑显示。其中常黑显示模式的全反射LCD产品相较于常白显示模式的全反射LCD产品,成本低,但是,常黑显示模式存在暗态漏光以及对比度(CR)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暗态漏光问题,且提高产品对比度。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的反射膜;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透明电极结构,所述透明电极结构用于形成驱动液晶偏转的电场,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暗态,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亮态;其中,所述液晶层包括:液晶母体及与所述液晶母体混合的功能材料分子,所述功能材料分子与所述液晶母体的取向相同,并用于吸收预定波段的光。示例性的,所述液晶层为染料液晶层,所述功能材料分子包括二向色性染料分子。示例性的,所述染料液晶层中,所述二向色性染料分子与所述液晶母体的重量比为(0.1~5):100。示例性的,所述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包括黑色染料分子,所述黑色染料分子用于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的垂直取向状态,在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的水平取向状态,并吸收波段为380~450nm的低波段光。示例性的,所述功能材料分子包括上转换材料分子,用于在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的水平取向状态,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的垂直取向状态,并吸收具有第一波段的低能量光,而发射出具有第二波段的高能量光,其中所述第一波段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波段的波长;或者,所述功能材料分子包括下转换材料分子,用于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的垂直取向状态,在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的平行取向状态,并吸收具有第三波段的高能量光,而发射出具有第四波段的低能量光,其中所述第三波段的波长小于所述第四波段的波长。示例性的,所述显示面板为全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或者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示例性的,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第二透明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且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第一配向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配向层。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示例性的,所述显示装置为常黑型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的半波片;设置于所述半波片的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的上偏光片。本专利技术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在液晶层中掺入功能材料分子,所述功能材料分子能够与液晶母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且不会对液晶性能产生影响,可以保持与液晶母体定向的平行排列,其中在透明电极结构不加电时,所述功能材料分子与所述液晶母体均水平排列,透明电极结构加电时,所述功能材料分子与所述液晶母体均垂直排列,且所述功能材料分子能够在预定取向状态时吸收预定波段的光,例如,液晶层中掺杂的功能材料分子可以在透明电极结构未加电时,呈与第一基板平行的水平取向状态,并吸收掉低波段光,以降低暗态的反射率;或者,所述功能材料分子还可以是在透明电极结构加电时,呈与第一基板垂直的垂直取向状态,并可吸收高波段的光而发射出低波段的光,而提高亮态的反射率;或者,所述功能材料分子还可以是在透明电极结构未加电时,呈与第一基板平行的平行取向状态,并吸收低波段的光而发射高波段的光,以降低暗态的反射率,等等,这样,可实现在液晶层中掺入功能材料分子,来调节暗态和/或亮态的反射率,以改变暗态和/或亮态的显示亮度,从而改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CR。附图说明图1表示相关技术中常黑显示模式的全反射显示产品暗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相关技术中常黑显示模式的全反射显示产品白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相关技术中常黑显示模式的全反射显示产品暗态时的理想光路设计图;图4表示相关技术中常黑显示模式的全反射显示产品白态时的理想光路设计图;图5表示相关技术中常黑显示模式的全反射显示产品产生L0漏光的光路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暗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白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表示常黑型全反射显示产品中透明电极结构上所施加的电压与不同波长光的反射率模拟关系示意图,曲线a为波长为400nm的光的反射率曲线,曲线b为波长为500nm的光的反射率曲线,曲线c为可见光波长平均提取方差值,曲线d为波长为580nm的光的反射率曲线,曲线e为波长为670nm的光的反射率曲线,曲线f为波长为760nm的光的反射率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在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之前,有必要对于相关技术进行以下说明:在相关技术中,全反射显示产品按照显示模式可以分为常白显示模式和常黑显示模式。常白显示模式的全反射显示产品结构是:偏振层+半玻片+四分之一玻片+全反射液晶屏;常黑模式的全反射产品结构:偏振层+半玻片+全反射液晶屏。全反射显示产品的BOMLIST(元器件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n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n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的反射膜;/n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透明电极结构,所述透明电极结构用于形成驱动液晶偏转的电场,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暗态,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亮态;/n其中,所述液晶层包括:液晶母体及与所述液晶母体混合的功能材料分子,所述功能材料分子与所述液晶母体的取向相同,并用于吸收预定波段的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的反射膜;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透明电极结构,所述透明电极结构用于形成驱动液晶偏转的电场,其中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暗态,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所述显示面板呈亮态;
其中,所述液晶层包括:液晶母体及与所述液晶母体混合的功能材料分子,所述功能材料分子与所述液晶母体的取向相同,并用于吸收预定波段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层为染料液晶层,所述功能材料分子包括二向色性染料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染料液晶层中,所述二向色性染料分子与所述液晶母体的重量比为(0.1~5):1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包括黑色染料分子,所述黑色染料分子用于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的垂直取向状态,在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的水平取向状态,并吸收波段为380~450nm的低波段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材料分子包括上转换材料分子,用于在所述透明电极结构未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的水平取向状态,所述透明电极结构形成电场时,呈与所述第一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张祥袁洪亮武晓娟郑琪毕谣赵志强钟璇张冬华王家星陈雪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