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墩台形变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9468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墩台形变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于标准基准点的卫星定位组件、设置于测量基准点的监测组件、分别设置于多个观测点的测量组件以及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通过传输总线分别与所述卫星定位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和所述测量组件连接;所述卫星定位组件,用于基于接收的卫星信号获得所述测量基准点相对于所述标准基准点的第一高程值,通过所述传输总线发送所述第一高程值至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第一计量器件,用于获得第一高程差值,通过所述传输总线发送所述第一高程值至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二计量器件,用于获得第二高程差值,通过所述传输总线发送所述第二高程差值至所述控制设备。

A bridge pie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墩台形变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墩台形变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桥梁墩台沉降及倾角监测通过人工运用光学仪器,包括采用水准仪、经纬仪及全站仪等,并参照桥梁临近的基准点(一般距桥梁仅约200m),测量相对于基准点的变形,进而推算测量墩台沉降及倾角。该法较为原始,在深厚土层区基准点由于埋设深度(传统的仪器一般无法穿透超过百米厚的压缩土层)有限,往往受抽水及基坑开挖等各种人工活动影响,在长期监测中基准点所处的土层(也即松散压缩层)仍会产生细微沉降,无法保证基准点绝对稳定,从而导致整体测量误差,使得测量精度难以保障,不能满足高标准毫米级的精度要求,且人工观测存在操作误差,劳动强度大,功效低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而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墩台形变监测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墩台形变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于标准基准点的卫星定位组件、设置于测量基准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墩台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于标准基准点的卫星定位组件、设置于测量基准点的监测组件、分别设置于多个观测点的测量组件以及控制设备;所述标准基准点位于不易发生形变的区域;所述测量基准点位于桥梁测量区域;桥梁墩台两侧分别设置观测点;所述控制设备通过传输总线分别与所述卫星定位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和所述测量组件连接;/n所述卫星定位组件,用于基于接收的卫星信号获得所述测量基准点相对于所述标准基准点的第一高程值,通过所述传输总线发送所述第一高程值至所述控制设备;/n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第一计量器件,用于获得第一高程差值,通过所述传输总线发送所述第一高程值至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墩台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于标准基准点的卫星定位组件、设置于测量基准点的监测组件、分别设置于多个观测点的测量组件以及控制设备;所述标准基准点位于不易发生形变的区域;所述测量基准点位于桥梁测量区域;桥梁墩台两侧分别设置观测点;所述控制设备通过传输总线分别与所述卫星定位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和所述测量组件连接;
所述卫星定位组件,用于基于接收的卫星信号获得所述测量基准点相对于所述标准基准点的第一高程值,通过所述传输总线发送所述第一高程值至所述控制设备;
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第一计量器件,用于获得第一高程差值,通过所述传输总线发送所述第一高程值至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一高程差值表征所述测量基准点的形变程度;
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二计量器件,用于获得第二高程差值,通过所述传输总线发送所述第二高程差值至所述控制设备;所述第二高程差值表征所述测量组件所在观测点对应的土层区域的形变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通过传输总线分别与所述卫星定位组件、所述第一计量器件和所述第二计量器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洪詹学启骆斌刘国廖进星郭建湖孟祥龙袁丛军黄红华李玉良王双权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