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及利用该结构的内外双向双驱动式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165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及利用该结构的内外双向双驱动式门锁,旨在解决现在的汽车车门门锁只有两个开启接口,不足以实现车门内外双方向开门、机械电动双方式开门即共需4个开启接口的缺点。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执行器、机械输入部和电动输入部以及输出拉杆,所述机械输入部连接有输入拉线,电动输入部电连接控制器,执行器驱动连接输出拉杆,输出拉杆设置在执行器上,输出拉杆在执行器上作伸缩运动,输出拉杆连接门锁拉线。通过在门锁和拉手之间增设该装置,实现成本低、运行周期快。配合回位弹簧使得当电动方式开门时,拉手拉线不会松弛,使得拉手处于稳定状态。

Double drive cable structure and double drive door lock with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及利用该结构的内外双向双驱动式门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及利用该结构的内外双向双驱动式门锁。
技术介绍
现在的常用汽车门锁具有两个开启点,分别对应汽车车门内外部,在该位置上具有一个拉动点,该拉动点通过拉丝连接到车门的内外机械拉手上。当拉动拉手就可以通过拉动拉丝进而拉动该拉动点,实现开门。但是,随着现在的汽车电气化程度变高,出现了电动式开门方式,通过电控方式直接驱动门锁打开。但这种方式为了避免电气故障导致无法关门,仍需保留久的机械开门方式作为保险。对应的车门门锁也就需要内外两个电动、机械方式开启,共计4个开启点。如果要实现同时具备开启方式需要开发新的门锁成本非常高,周期也特别长。在得不到门锁厂家的配合前提下,整车生产商亟需一种可以利用现有的双开启点门锁实现内外双开、机械和电动双启动方式的开门结构。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4948041A,名称为汽车门锁的解锁机构,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门锁的解锁机构,其包含一座体、一锁扣机构、一锁定致动杆、一外门把连杆、一内门把连杆、一释放致动杆及一解锁连杆,锁扣机构设置在座体,其包含能够枢转的一释放推杆,且释放推杆能够沿其纵向位移;锁定致动杆、外门把连杆及内门把连杆的中段分别枢设在座体,内门把连杆的一部分抵接外门把连杆的一端;释放致动杆的一端枢接锁定致动杆的一端,其另一端枢接外门把连杆的另一端,其能够被锁定致动杆带动而相对于外门把连杆枢转至对准释放推杆,且其能够被外门把连杆带动而推动释放推杆枢转;解锁连杆的一端枢接内门把连杆的一端,且解锁连杆的另一端连动锁定致动杆的另一端。它设计较早,具有两个拉动开关,分别对应内外开门,对应现在的新型汽车要求的内外门分别具有电动、机械共计4个开关的设计要求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在的汽车车门门锁只有两个开启接口,不足以实现车门内外双方向开门、机械电动双方式开门即共需4个开启接口的缺点,实现了一种可以利用现有的门锁实现内外双开、机械和电动双启动方式的开门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包括执行器、机械输入部和电动输入部以及输出拉杆,所述机械输入部连接有输入拉线,电动输入部电连接控制器,执行器驱动连接输出拉杆,输出拉杆设置在执行器上,输出拉杆在执行器上作伸缩运动,输出拉杆连接门锁拉线。输出拉杆驱动连接在执行器上,当执行器接收到电连接的控制器的信号时,就会工作,拉动输出拉杆;装置端部具有一个门锁拉线的定位装置;当输出拉杆拉动时,就会拉动门锁拉线在定位装置和其外部的皮套中移动,进而拉动其连接的门锁对应的拉动点,实现开锁动作。上面所讲的控制器可以为点按按钮或需要指纹认证的指纹点,当通过验证后发出开锁信号。执行器可电连接电源或内置电源。同时,机械输入部所连接的输入拉线与车门上的拉手连接;当拉动拉手时,输入拉线被拉动,输入机械输入部中,直接带动执行器上的输出拉杆,并带动门锁拉线,实现开门动作。该装置两入一出,两输入部不会相互影响,通过将输出部连接在门锁的一个开启接口上,就可以实现车门一侧的双驱动开门。作为优选,所述执行器中设有拉动输出拉杆的驱动装置以及使输出拉杆复位的复位装置。上述结构使得当接收到控制器发出的电讯号的时候驱动装置拉动输出拉杆移动,当不再受到电讯号的时候,复位装置会作用使得输出拉杆复位,对应到整车的使用情况就是在不再按压在车门电气开关的时候,门锁是默认锁闭的,不至于出现车门“虚掩”的情况导致安全风险。作为优选,机械输入部为同步器,同步器固定连接输入拉线和输出拉杆,输入拉线与输出拉杆同步运动。同步器使得输出拉线的末端和输出拉杆的起始端在输出拉杆的作用下同步并平行移动,将输入拉线和门锁拉线在不相连的情况下实现固定连接,降低了安装的难度。作为优选,同步器包括滑块和滑块紧固盖,滑块和滑块紧固盖固定连接,输出拉杆设置在滑块和滑块紧固盖之间,输入拉线贯穿并固定连接滑块。滑块的上部和滑块紧固块合拢包合在输出拉杆的端部上,其下端为一块薄板,输入拉线贯穿在该薄板上并配合定位支架的其他位置实现对输入拉线在该装置结构上的定位,避免拉线位置的部固定导致的失效,降低了装置装在车门中的难度。作为优选,滑块紧固盖上设有若干插套,滑块上设有对应的插脚,滑块的插脚插装在滑块紧固盖的插套中,输出拉杆端部设有向宽度方向的两端伸出的定位杆,定位杆设置在插脚之间。滑块主要受到来自输出拉杆移动方向的力,采用插脚和插套形式的安装方式足以保证定位,在输出拉杆移动方向的前后插套插脚和滑块、滑块紧固盖形成了一个横向的方形的贯通孔,输出拉杆向两端方向伸出的定位杆横截面与该贯通孔形状对应。由此,在拉动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存在间隙而导致的主观感受“反应慢、感觉‘肉’”的情况出现。作为优选,输入拉线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输入拉线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凸块,输入拉线贯穿第二限位凸块,第二限位凸块抵接在滑块上,两限位凸块之间抵接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套装在输入拉线上。第二限位凸块抵接在滑块下部的对应薄板上。限位凸块的作用是为了设置在输入拉线上的回位弹簧。当电动方式启动门锁的时候,在同步器的作用下,输出拉杆会带动输入拉线移动,此时,输入拉线会处于一个松弛的作用,在该状态下,车门的对应拉手完全不受到拉力,是松动的。会为使用者带来极差的使用感受,因此设置回复弹簧,该弹簧的一端通过第二限位凸块抵接在滑块上,另一端空置,当电驱动形式启动时,输出拉杆收缩,带动输入拉线同步运动,此时的输入拉线持松弛状态,回位弹簧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伸长,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的距离变大,将输入拉线拉到末端这边来,输入拉线整体任然保持紧绷。对应的拉手不会处于松弛状态。作为优选,执行器安装在定位支架上,定位支架上设有沿输出拉杆伸缩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插脚插装在导向槽中。定位支架的底部具有若干个对输入拉线的钢丝绳护套的卡接结构,用来定位输入拉丝,保证使用时的顺畅。导向槽起到了导向作用,滑块设置在定位支架下方,其插脚自下向上插入到导向槽并伸出与插套连接。作为优选,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蜗轮和蜗杆,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在电机停止工作后将输出拉杆复位。该装置为采购件。电机带动涡轮蜗杆右旋转运动转换成拉杆的直线运动,同时电机停止工作后,复位弹簧会将拉杆顶回初始位置。该驱动装置为现有的、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局限于该种,只要输出方式为直线方式驱动的,且在断电后输出端可以复位的均可以实现本装置的设计要求。一种双驱动式拉线结构以及具有双拉线端的车门门锁,所述门锁的双拉线分别连接有所述双驱动式拉线装置。现有的内外拉丝门锁的两个拉丝连接点分别连接有一组双驱动式拉线装置,该双驱动式拉丝装置分别连接在内门的电动开关、内门拉手以及外门的电动开关和外门拉手。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删减对应的驱动方式,比如,保留外门的拉手和电动开关,移除内门的电动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门锁上增设该装置,实现成本低、运行周期快;(2)回位弹簧使得当电动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执行器、机械输入部和电动输入部以及输出拉杆,所述机械输入部连接有输入拉线,电动输入部电连接控制器,执行器驱动连接输出拉杆,输出拉杆设置在执行器上,输出拉杆在执行器上作伸缩运动,输出拉杆连接门锁拉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执行器、机械输入部和电动输入部以及输出拉杆,所述机械输入部连接有输入拉线,电动输入部电连接控制器,执行器驱动连接输出拉杆,输出拉杆设置在执行器上,输出拉杆在执行器上作伸缩运动,输出拉杆连接门锁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执行器中设有拉动输出拉杆的驱动装置以及使输出拉杆复位的复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其特征是,机械输入部为同步器,同步器固定连接输入拉线和输出拉杆,输入拉线与输出拉杆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其特征是,同步器包括滑块和滑块紧固盖,滑块和滑块紧固盖固定连接,输出拉杆设置在滑块和滑块紧固盖之间,输入拉线贯穿并固定连接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式拉线结构,其特征是,滑块紧固盖上设有若干插套,滑块上设有对应的插脚,滑块的插脚插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山李绅黎明梁郭寅赵建行郭大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