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912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润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为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包括第一分配器、第二分配器、DB分配器、FL过滤器、手动黄油注油机和第三分配器,所述第一分配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软管,第二分配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二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分配器、第二分配器、DB分配器、FL过滤器、手动黄油注油机、第三分配器、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三软管、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设置,使得该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具备可以实现多重供油,有效提高润滑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黄油压注式注油润滑形式的润滑速度较慢,且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容易磨损,经常需要维修,整体寿命较短的问题。

Manual centralized lubr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
本技术涉及润滑系统
,具体为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所谓集中润滑给油系统是指从一个润滑油供给源通过一些分配器分送管道和油量计量件,按照一定的时间把需要的润滑油、脂准确的供往多个润滑点的系统,集中润滑给油系统解决了传统人工润滑的不足之处,在机械运作时能定时、定点、定量的给予润滑,使机件的磨损降至最低,大大减少润滑油剂的使用量,在环保和节能的同时,降低机件的损耗和保养维修的时间,最终达到提高营运收益的最佳效果。集中润滑给油系统按润滑泵供油方式分,可分为手动供油系统和自动电动供油系统,目前的手动供油系统在实际使用时仍有不足,黄油压注式注油润滑形式的润滑速度较慢,且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容易磨损,经常需要维修,整体寿命较短,为此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多重供油,有效提高润滑效率的集中润滑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具备可以实现多重供油,有效提高润滑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黄油压注式注油润滑形式的润滑速度较慢,且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容易磨损,经常需要维修,整体寿命较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包括第一分配器、第二分配器、DB分配器、FL过滤器、手动黄油注油机和第三分配器,所述第一分配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二分配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二软管,所述FL过滤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三软管,所述第三分配器和DB分配器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FL过滤器和手动黄油注油机之间连通有第二管道。优选的,所述第一分配器、第二分配器和第三分配器均为定量黄油容积式分配器,且它们的吐出量均为0.5ml/s。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均为高压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三软管的长度规格均为1000mm,所述第二软管的长度规格为700mm。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紫铜管,所述第一管道的长度为5米,所述第二管道的长度为2米。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为4mm,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径为6mm。优选的,所述DB分配器表面的套管塞头数量为5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第一分配器、第二分配器、DB分配器、FL过滤器、手动黄油注油机、第三分配器、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三软管、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设置,使得该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具备可以实现多重供油,有效提高润滑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黄油压注式注油润滑形式的润滑速度较慢,且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容易磨损,经常需要维修,整体寿命较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三分配器表面油孔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分配器、2第二分配器、3DB分配器、4FL过滤器、5手动黄油注油机、6第三分配器、7第一软管、8第二软管、9第三软管、10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包括第一分配器1、第二分配器2、DB分配器3、FL过滤器4、手动黄油注油机5和第三分配器6,第一分配器1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软管7,第二分配器2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二软管8,FL过滤器4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三软管9,第三分配器6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管道10,FL过滤器4和手动黄油注油机5之间连通有第二管道11,通过第一分配器1、第二分配器2、DB分配器3、FL过滤器4、手动黄油注油机5、第三分配器6、第一软管7、第二软管8、第三软管9、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11的设置,使得该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具备可以实现多重供油,有效提高润滑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黄油压注式注油润滑形式的润滑速度较慢,且工人劳动强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容易磨损,经常需要维修,整体寿命较短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配器1、第二分配器2和第三分配器6均为定量黄油容积式分配器,且它们的吐出量均为0.5ml/s,此种设计可以达到多重供油的效果,有效提高供油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软管7、第二软管8和第三软管9均为高压软管,第一软管7和第三软管9的长度规格均为1000mm,第二软管8的长度规格为700mm,高压软管用于高压或低压流体系统的取样和系统压力检测,柔软,弹性好,吸收震动效果优秀,忍耐工作压力的范围广,尺寸及种类多种多样。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11均为紫铜管,第一管道10的长度为5米,第二管道11的长度为2米,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因为铜管可以弯曲、变形,它常常可以做成弯头和接头,光滑的弯曲允许铜管以任何角度折弯。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0的管径为4mm,第二管道11的管径为6mm,直径小的铜管常用于输送有压力的液体,如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等,以及用作仪表的测压管等,因为更加轻便,所以也更方便连接。本实施例中,DB分配器3表面的套管塞头数量为5个,多个接头可以接入多个分配器,以保证供油效率。工作原理:从手动黄油注油机5处注入黄油,经过第二管道11流入FL过滤器4,被FL过滤器4进行过滤,随后经过第三软管9流入DB分配器3的内部,DB分配器3经过第一软管7、第二软管8和第一管道10进行分流,接着分别流至第一分配器1、第二分配器2和第三分配器6进行供油,实现多重供油,提高润滑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包括第一分配器(1)、第二分配器(2)、DB分配器(3)、FL过滤器(4)、手动黄油注油机(5)和第三分配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器(1)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软管(7),所述第二分配器(2)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二软管(8),所述FL过滤器(4)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三软管(9),所述第三分配器(6)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管道(10),所述FL过滤器(4)和手动黄油注油机(5)之间连通有第二管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包括第一分配器(1)、第二分配器(2)、DB分配器(3)、FL过滤器(4)、手动黄油注油机(5)和第三分配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器(1)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软管(7),所述第二分配器(2)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二软管(8),所述FL过滤器(4)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三软管(9),所述第三分配器(6)和DB分配器(3)的套管塞头之间连通有第一管道(10),所述FL过滤器(4)和手动黄油注油机(5)之间连通有第二管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式集中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器(1)、第二分配器(2)和第三分配器(6)均为定量黄油容积式分配器,且它们的吐出量均为0.5ml/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丽许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部粉末成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