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轧染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09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轧染染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碱性条件下,采用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硫化染料对锦纶56纤维与织物的一浴轧染染色工艺,是一种低温短时间内快速染色的方法,该方法染色后得色深、染透性好、色牢度优异,并且工艺简单、节能减排。

A basic pad dyeing method of nylon 56 fiber an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轧染染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轧染染色方法,属于纺织染整领域。
技术介绍
聚酰胺,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又称尼龙、锦纶等,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的总称,具有耐热、耐油、耐磨、高强度、自润滑等优良的金属所不具备的综合特性的优异功能,是五大工程材料之首,在工程塑料、纺织工业等领域得到大量应用。美国科学家Carothers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初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专利技术了聚酰胺66。杜邦公司于1939年建成了第一个聚酰胺66纤维工厂,生产能力4000吨/年,进入了聚酰胺的工业化生产阶段。在聚酰胺66商业化的同时,1938年,法国IGFarben/Basf公司专利技术了聚酰胺6。目前,聚酰胺66和聚酰胺6在工程材料和纺织上的应用超过700万吨,成为规模最大的聚酰胺品种。目前,聚酰胺的合成原料大部分来自于化石资源的衍生品。随着工业生产对聚酰胺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和化石资源的日渐枯竭,加之人们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替代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一浴轧染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将待染物浸入碱性轧染液中进行轧染染色;/n所述待染物为锦纶56纤维或锦纶56织物;/n所述轧染液包括染料和染色助剂;/n所述染料选自下述任意一种: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和硫化染料;/n所述轧染液的pH值为:7.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锦纶56纤维及织物的碱性一浴轧染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染物浸入碱性轧染液中进行轧染染色;
所述待染物为锦纶56纤维或锦纶56织物;
所述轧染液包括染料和染色助剂;
所述染料选自下述任意一种: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和硫化染料;
所述轧染液的pH值为:7.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56纤维为长丝或短纤;
所述锦纶56织物为锦纶56纱线、锦纶56针织物、锦纶56机织物或锦纶56无纺布;
所述锦纶56纤维的端基含量有如下要求:
所述锦纶56纤维的端氨基的含量为20~80mol/106gr,优选20~60mol/106gr,更优选30~50mol/106gr;
所述锦纶56纤维的端羧基的含量为50~110mol/106gr,优选60~90mol/106gr,更优选70~85mol/106gr。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为还原染料时,所述碱性轧染染色方法采用两种工艺:即,(1)悬浮体轧染工艺:或(2)隐色体轧染工艺:
所述(1)悬浮体轧染工艺为:将待染物在含有染料、染色助剂的轧染液中浸泡,经过轧车,控制轧余率,烘干,浸轧还原液,汽蒸/焙烘、水洗、氧化,染色后处理;
所述(2)隐色体轧染工艺为:待染物在含有染料、染色助剂的轧染液中浸泡,经过轧车,控制轧余率,汽蒸/焙烘、水洗、氧化、染色后处理;
所述(1)和(2)中,所述轧染液的温度为室温;
所述轧染液中,染料的浓度为5g/L~40g/L;
所述染色助剂的用量为:1g/L~60g/L;
浸泡时间为1~10min;
所述轧车的速度控制在:30~50m/min;
轧压为0.15~0.25MPa;
浸轧为:一浸一轧、二浸二轧或多浸多轧;
轧余率为:60~95%;
所述(1)中,所述还原液的配制为保险粉1~50g/L、氢氧化钠1~30g/L;
所述(1)和(2)中焙烘/汽蒸温度相同:50~100℃;时间为:1~10min;
所述(1)和(2)中氧化步骤相同,包括自然氧化和氧化剂氧化;
所述自然氧化法分为空气氧化、水洗氧化;
所述氧化剂氧化法:双氧水氧化法、过硼酸钠氧化法、次氯酸钠氧化法、重铬酸钠(钾)氧化法、冰醋酸氧化法或亚氯酸钠加冰醋酸氧化法,具体可为40℃采用1g/L双氧水处理2min;
所述(1)和(2)中所述染色后处理均依次包括热水洗、水洗、晾干,得到有色样品。
其中,热水洗的温度为:50~80℃;
所述水洗为常温冲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为活性染料时,方法一包括下述步骤:将待染物在含有染料、染色助剂的轧染液中浸泡,经过轧车,控制轧余率,再浸轧固色液、进行汽蒸/焙烘,染色后处理;
方法二包括下述步骤:将被染物在含有染料、染色助剂、固色剂的轧染液中浸泡,经过轧车,控制轧余率范围,再进行汽蒸或焙烘,染色后处理;
所述轧染液的温度为室温;
所述轧染液中,染料的浓度为5g/L~40g/L;
所述染色助剂的用量为:1g/L~60g/L;
浸泡时间为1~10min;
所述轧车的速度控制在:30~50m/min;
轧压为0.15~0.25MPa;
浸轧为:一浸一轧、二浸二轧或多浸多轧;
轧余率为:60~95%;
所述固色剂浓度为5~70g/L,具体可为5~30g/L,浸泡1min~20min;
所述固色剂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无表面活性的季铵盐、树脂型固色剂、交联固色剂或无甲醛固色剂,具体可为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所述焙烘或汽蒸温度:50~100℃;时间为:1~10min;
所述活性染料轧染后处理包括:热水洗、水洗、皂洗、水洗、晾干;
其中,热水洗的温度为:50~80℃;
所述水洗为常温冲洗;
皂洗条件为:1g/L~5g/L标准皂片,50℃~70℃,处理5min~15min,浴比1:5~15。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新敏郭亚飞梁高勇李茂辉闫金龙乔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