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及汽油机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852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及汽油机活塞,包括活塞顶部,在活塞顶部中央开设有一个活塞顶部凹坑,在活塞顶部凹坑的两侧分别为进气门避让斜面和排气门避让斜面;活塞顶部凹坑的口部收缩使整个凹坑呈缩口坛形,并增加进气门避让斜面、排气门避让斜面与进气门缸盖底面、排气门缸盖底面的配合面积,当活塞靠近上止点时,有效增加气流进入凹坑时的挤流强度。活塞顶部凹坑内底面被设为圆锥面,通过活塞顶部凹坑的侧壁与圆锥面配合可使进入活塞顶部凹坑的气流形成局部滚流并引导其在中心区域发生碰撞,与挤流因素共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活塞顶部凹坑内湍流强度,加快燃烧速率,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A structure of combustion chamber on top of piston and piston of gasolin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及汽油机活塞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燃烧
,具体涉及汽油机活塞燃烧室结构。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是汽车应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及燃油耗法规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目前已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热点。混合动力可通过电机辅助降低对发动机的动力需求,同时使发动机运行工况最优,在此情况下发动机多采用的是米勒/阿特金森循环增加膨胀比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米勒循环及阿特金森循环分别是利用进气门早关及晚关,在保证有效降低压缩比的同时有效提高发动机膨胀比,从而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发动机气门的早关或晚关以及活塞顶部凸起的存在都将导致缸内压缩温度及湍流强度下降,进而造成燃烧速率的下降,不能达到有效改善发动机热效率的理想程度。因此,在进行米勒/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开发时,有必要对发动机燃烧室结构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部燃烧室结构及汽油机活塞,通过对活塞顶部凹坑结构的优化改进,解决因气门的早关或晚关及活塞顶部凸起的存在导致燃烧室内湍流强度下降的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油机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包括活塞顶部(1),在所述活塞顶部(1)中央开设有一个活塞顶部凹坑(13),在所述活塞顶部凹坑(13)的两侧分别为进气门避让斜面(12)和排气门避让斜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顶部凹坑(13)的口部收缩使整个凹坑呈缩口坛形,并增加所述进气门避让斜面(12)、排气门避让斜面(11)与进气门缸盖底面(22)、排气门缸盖底面(21)的配合面积,当活塞靠近上止点时,有效增加气流进入凹坑时的挤流强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包括活塞顶部(1),在所述活塞顶部(1)中央开设有一个活塞顶部凹坑(13),在所述活塞顶部凹坑(13)的两侧分别为进气门避让斜面(12)和排气门避让斜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顶部凹坑(13)的口部收缩使整个凹坑呈缩口坛形,并增加所述进气门避让斜面(12)、排气门避让斜面(11)与进气门缸盖底面(22)、排气门缸盖底面(21)的配合面积,当活塞靠近上止点时,有效增加气流进入凹坑时的挤流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顶部凹坑(13)的内底面为圆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面的母线C与活塞中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博文张晓宇刘斌王显刚余小草袁少伟钟睿雷先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