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盘类零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中,且在一些驱动型设备上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部件,使其通过与其他零件之间相互配合,来驱动设备进行运作,而在对盘类零件进行锻造时,需要先对金属加热,使其成为液体或软化的状态,然后在吧器放入到模具中,使其在型腔中进行定型,以此来得到所需要的盘类零件,具有以下缺陷:在对盘类零件进行锻造后,需将其取出时,由于浇注成型后的铸造件,冷却后,部分金属溶液会粘结在上模座上,致使在对其进行开模时,需要通过外部的撬杆对其辅助撬动,将上模座从型腔上分离开来,且在将铸造件从型腔上取出时,由于铸造件与型腔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且铸造件上端与型腔上端呈平行状态,致使在对其取件时,较为困难。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解决了在对盘类零件进行锻造后,需将其取出时,由于浇注成型后的铸造件,冷却后,部分金属溶液会粘结在上模座上,致使在对其进行开模时,需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结构包括上顶板(1)、上模座(2)、盘类导环(3)、支板块(4)、下模座(5)、辅助开模器(6)、进料槽孔(7)、固定杆架(8),所述进料槽孔(7)嵌入安装于上顶板(1)上,所述上顶板(1)与上模座(2)呈一体浇注成型,所述盘类导环(3)与辅助开模器(6)为一体浇注成型,所述下模座(5)上端与辅助开模器(6)下端螺纹连接,所述支板块(4)与下模座(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上模座(2)放置于辅助开模器(6)上,所述支板块(4)上端与固定杆架(8)下端相焊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辅助开模器(6)包括顶支杆架结构(61)、支座板(62)、顶模结构(6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结构包括上顶板(1)、上模座(2)、盘类导环(3)、支板块(4)、下模座(5)、辅助开模器(6)、进料槽孔(7)、固定杆架(8),所述进料槽孔(7)嵌入安装于上顶板(1)上,所述上顶板(1)与上模座(2)呈一体浇注成型,所述盘类导环(3)与辅助开模器(6)为一体浇注成型,所述下模座(5)上端与辅助开模器(6)下端螺纹连接,所述支板块(4)与下模座(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上模座(2)放置于辅助开模器(6)上,所述支板块(4)上端与固定杆架(8)下端相焊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开模器(6)包括顶支杆架结构(61)、支座板(62)、顶模结构(63)、盘类型腔(64),所述顶支杆架结构(61)安装于支座板(62)上,所述支座板(62)下端与顶模结构(63)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支座板(62)与盘类型腔(64)为一体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支杆架结构(61)包括顶块(W1)、顶杆(W2)、限位环(W3)、弹力架杆(W4),所述顶块(W1)与顶杆(W2)为一体浇注成型,所述顶杆(W2)嵌入于弹力架杆(W4)上端,且顶杆(W2)侧壁与弹力架杆(W4)上内壁相贴合,所述限位环(W3)与弹力架杆(W4)为一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类零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架杆(W4)包括通孔(W41)、弹力器(W42)、定位柱(W43)、螺纹环块(W44)、滑腔(W45)、内槽腔(W46),所述通孔(W41)与定位柱(W4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定位柱(W43)下端与螺纹环块(W44)上端为一体浇注成型,所述定位柱(W43)与滑腔(W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