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仕元专利>正文

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377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其结构包括底板、活塞杆、气缸、模体结构,模体结构水平安装于底板上端,活塞杆下端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端,气缸向内倾斜安装于模体结构内侧,活塞杆嵌入安装于气缸内侧,模体结构包括底模、活动侧模结构、上沿、锻造口,活动侧模结构水平安装于底模上端并且采用活动连接,上沿水平安装于活动侧模结构上端并且相焊接,锻造口设于上沿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底模上端设置了活动侧模结构,对侧模之间的位置进行了稳定,防止产生间隙而在锻压时形成毛边,提高了模锻件的精度;在横侧模与纵侧模之间设置了联动结构,对侧模之间的位置进行了限制,保证侧模之间的紧密配合,进而防止出现毛边。

An open close forg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合锻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锻造模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开合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锻造模具主要使将坯料,随着压力机的冲压变形,在模具内充分的变形展开,进而成为模锻件,而根据锻压的温度可分为热锻模、温锻模、冷锻模,其中热锻模为常见的锻造形式,便于坯料的变形,而在目前将“I”字形坯料锻造成倒“T”字形模锻件时,将会卡在模具内,不易脱模,故而衍生出了开合锻造模具,可在完成锻造后开启模具,来方便模锻件的取出,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开合锻造模具采用横向的开合并在锻压时进行位置的固定,而对坯料进行锻压时,坯料下端将向四周变形并产生向外发散的力,而挤压模具底端外侧,使模具受到冲击,造成固定件承受冲击力,而随着时间的积累,造成侧模之间产生空隙,进而使完成的模锻件在侧模边缘产生毛边,并且影响模锻件的尺寸精度。以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合锻造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开合锻造模具采用横向的开合并在锻压时进行位置的固定,而对坯料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其结构包括底板(1)、活塞杆(2)、气缸(3)、模体结构(4),所述模体结构(4)水平安装于底板(1)上端,所述活塞杆(2)下端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端,所述气缸(3)向内倾斜安装于模体结构(4)内侧,所述活塞杆(2)嵌入安装于气缸(3)内侧;其特征在于:/n所述模体结构(4)包括底模(41)、活动侧模结构(42)、上沿(43)、锻造口(44),所述活动侧模结构(42)水平安装于底模(41)上端,所述上沿(43)水平安装于活动侧模结构(42)上端,所述锻造口(44)设于上沿(43)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其结构包括底板(1)、活塞杆(2)、气缸(3)、模体结构(4),所述模体结构(4)水平安装于底板(1)上端,所述活塞杆(2)下端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端,所述气缸(3)向内倾斜安装于模体结构(4)内侧,所述活塞杆(2)嵌入安装于气缸(3)内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体结构(4)包括底模(41)、活动侧模结构(42)、上沿(43)、锻造口(44),所述活动侧模结构(42)水平安装于底模(41)上端,所述上沿(43)水平安装于活动侧模结构(42)上端,所述锻造口(44)设于上沿(43)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41)上端设有凸块(410),所述凸块(410)为梯形结构,所述活动侧模结构(42)内侧设有凹槽(420),所述凹槽(420)套设于凸块(410)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侧模结构(42)包括横侧模(421)、纵侧模(422)、内槽(423)、联动结构(424),所述横侧模(421)与纵侧模(422)相垂直,所述内槽(423)设于横侧模(421)与纵侧模(422)内侧,所述横侧模(421)与纵侧模(422)之间的内槽(423)相连通,所述联动结构(424)嵌入于内槽(4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合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元
申请(专利权)人:张仕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