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燕旋专利>正文

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37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包括安装架、裁切套件和输送套件,安装架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裁切套件和输送套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二极管零件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常存在以下问题:a:现有的二极管引脚在生产过程中常因使用需求被设计成引脚长度不同的情况,从而在制作过程中常常人工将多余的长度裁剪掉,极大的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且不能保证二极管产品的质量的统一性;b:在现有的二极管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常直接将引脚多余部分剪掉,剩余部分不进行处理,直接进入下一到工序,从而导致引脚表面较粗糙且存在金属毛刺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且容易照成员工割伤的现象发生。

A diode pin cu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极管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
技术介绍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且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具有整流的特性,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进入电气化时代,二极管被广泛用于人民生活中,故二极管的需求量急速增加,但是现有的二极管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现有的二极管零件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常存在以下问题:a:现有的二极管引脚在生产过程中常因使用需求被设计成引脚长度不同的情况,从而在制作过程中常常人工将多余的长度裁剪掉,极大的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且不能保证二极管产品的质量的统一性;b:在现有的二极管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常直接将引脚多余部分剪掉,剩余部分不进行处理,直接进入下一到工序,从而导致引脚表面较粗糙且存在金属毛刺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且容易照成员工割伤的现象发生。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包括安装架、裁切套件和输送套件,安装架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裁切套件和输送套件,其中:所述裁切套件包括电机A、连接柱、固定板、旋转柱、裁切刀和传动齿带,电机A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外壁上,电机A的输出轴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上均匀安装有两个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A,通孔A内部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上固定安装有裁切刀,裁切刀位于两个固定板中间,且旋转柱和连接柱之间通过传动齿带连接在一起。所述输送套件包括电机B、转动柱、牵引齿轮、传动齿板、支撑板、支撑弹簧、固定座、紧固机构和滑行柱,电机B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外壁上,电机B的输出轴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转动柱,转动柱上均匀设置有三个牵引齿轮,牵引齿轮上端设置有与牵引齿轮相互配合使用的传动齿板,传动齿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弹簧,上述一组为三个,支撑弹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有与二极管外形相互配合使用的通槽B,通槽B内部设置有紧固机构,固定座侧面上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滑行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裁切刀包括固刀座、裁剪刀片和磨边机构,固定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旋转柱上,固定座外侧设置有裁剪刀片,固定座内部设置有磨边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磨边机构包括转动拨片、触发柱、挤压推杆、T型气囊A、顶出推杆、推顶块、移动板、连接杆和打磨板,转动拨片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固刀座上,且转动拨片和固刀座之间连接有弹性弹簧,转动拨片上端设置有触发柱,触发柱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固刀座内壁上,触发柱内侧抵靠有挤压推杆,挤压推杆内侧设置有T型气囊A,T型气囊A内部设置有顶出推杆,顶出推杆上下两端对称抵靠有推顶块,推顶块上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上均匀设置有连接杆,此处连接杆的数量为三个,连接杆上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打磨板,打磨板位于裁剪刀片外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机构包括接触板、下行块、外行顶杆、转动平杆、旋转轴、顶出机构、齐动板、连接板和夹紧块,下行块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内壁上,下行块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接触板,下行块外侧对称抵靠有外行顶杆,外行顶杆外侧抵靠有转动平杆,转动平杆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旋转轴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内壁上,转动平杆上抵靠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内侧设置有齐动板,齐动板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夹紧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紧块截面为弧状结构,且夹紧块表面与二极管接触面上设置有泡棉包裹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框、顶出滑杆、复位弹簧和滑行块,顶出框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内壁上,顶出框内部设置有T型滑槽C,顶出框内部设置有顶出滑杆,顶出滑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与顶出框连接在一起,顶出滑杆上对称设置有与T型滑槽C相互配合使用的滑行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二极管零件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常存在以下问题:a:现有的二极管引脚在生产过程中常因使用需求被设计成引脚长度不同的情况,从而在制作过程中常常人工将多余的长度裁剪掉,极大的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且不能保证二极管产品的质量的统一性;b:在现有的二极管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常直接将引脚多余部分剪掉,剩余部分不进行处理,直接进入下一到工序,从而导致引脚表面较粗糙且存在金属毛刺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且容易照成员工割伤的现象发生。2.本专利技术中设计了输送套件,通过电机B工作,带动转动柱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牵引齿轮进行转动,同时带动传动齿板进行运动,进而带动支撑板和固定座通过滑行柱在安装架上进行滑动,进而达到输送被加工件的目的,因上述固定座在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从而裁切刀在进行引脚切断时可以保证每个二极管的引脚切断处位置一致,极大的降低了工人们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二级管裁切后引脚长度的一致性。3.本专利技术中设计了磨边机构,当转动拨片接触到固定座时,带动转动拨片向外侧运动,带动触发柱向内侧运动,带动挤压推杆向内部运动,挤压T型气囊A内部空气,带动顶出推杆向外侧运动,进而带动推顶块向外侧运动,带动移动板向外侧运动,从而达到将打磨板顶出的目的,进而对裁切之后的二极管引脚裁切面进行打磨的目的,直接断绝了切断二极管金属引脚上产生金属毛刺的现象,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性能,提升行业竞争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裁切套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套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裁切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4的A-A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紧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包括安装架1、裁切套件2和输送套件3,安装架1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裁切套件2和输送套件3,其中:所述裁切套件2包括电机A、连接柱21、固定板22、旋转柱23、裁切刀24和传动齿带25,电机A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外壁上,电机A的输出轴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连接柱21,连接柱21上均匀安装有两个固定板22,固定板22上设置有通孔A,通孔A内部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设置有旋转柱23,旋转柱23上固定安装有裁切刀24,裁切刀24位于两个固定板22中间,且旋转柱23和连接柱21之间通过传动齿带25连接在一起,具体工作时,电机A开始工作,带动连接柱21进行转动,通过传动齿带25带动旋转柱2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裁切刀24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裁切引脚的目的。所述裁切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包括安装架(1)、裁切套件(2)和输送套件(3),其特征在于:安装架(1)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裁切套件(2)和输送套件(3),其中:/n所述裁切套件(2)包括电机A、连接柱(21)、固定板(22)、旋转柱(23)、裁切刀(24)和传动齿带(25),电机A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外壁上,电机A的输出轴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连接柱(21),连接柱(21)上均匀安装有两个固定板(22),固定板(22)上设置有通孔A,通孔A内部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设置有旋转柱(23),旋转柱(23)上固定安装有裁切刀(24),裁切刀(24)位于两个固定板(22)中间,且旋转柱(23)和连接柱(21)之间通过传动齿带(25)连接在一起;/n所述输送套件(3)包括电机B、转动柱(31)、牵引齿轮(32)、传动齿板(33)、支撑板(34)、支撑弹簧(35)、固定座(36)、紧固机构(37)和滑行柱(38),电机B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外壁上,电机B的输出轴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转动柱(31),转动柱(31)上均匀设置有三个牵引齿轮(32),牵引齿轮(32)上端设置有与牵引齿轮(32)相互配合使用的传动齿板(33),传动齿板(33)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4),支撑板(34)上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弹簧(35),上述一组为三个,支撑弹簧(3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6),固定座(36)上开设有与二极管外形相互配合使用的通槽B,通槽B内部设置有紧固机构(37),固定座(36)侧面上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滑行柱(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包括安装架(1)、裁切套件(2)和输送套件(3),其特征在于:安装架(1)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裁切套件(2)和输送套件(3),其中:
所述裁切套件(2)包括电机A、连接柱(21)、固定板(22)、旋转柱(23)、裁切刀(24)和传动齿带(25),电机A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外壁上,电机A的输出轴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连接柱(21),连接柱(21)上均匀安装有两个固定板(22),固定板(22)上设置有通孔A,通孔A内部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设置有旋转柱(23),旋转柱(23)上固定安装有裁切刀(24),裁切刀(24)位于两个固定板(22)中间,且旋转柱(23)和连接柱(21)之间通过传动齿带(25)连接在一起;
所述输送套件(3)包括电机B、转动柱(31)、牵引齿轮(32)、传动齿板(33)、支撑板(34)、支撑弹簧(35)、固定座(36)、紧固机构(37)和滑行柱(38),电机B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外壁上,电机B的输出轴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转动柱(31),转动柱(31)上均匀设置有三个牵引齿轮(32),牵引齿轮(32)上端设置有与牵引齿轮(32)相互配合使用的传动齿板(33),传动齿板(33)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4),支撑板(34)上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弹簧(35),上述一组为三个,支撑弹簧(3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6),固定座(36)上开设有与二极管外形相互配合使用的通槽B,通槽B内部设置有紧固机构(37),固定座(36)侧面上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滑行柱(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刀(24)包括固刀座(241)、裁剪刀片(242)和磨边机构(243),固定座(3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旋转柱(23)上,固定座(36)外侧设置有裁剪刀片(242),固定座(36)内部设置有磨边机构(2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极管引脚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边机构(243)包括转动拨片(2431)、触发柱(2432)、挤压推杆(2433)、T型气囊A(2434)、顶出推杆(2435)、推顶块(2436)、移动板(2437)、连接杆(2438)和打磨板(2439),转动拨片(2431)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固刀座(241)上,且转动拨片(2431)和固刀座(241)之间连接有弹性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燕旋白兰
申请(专利权)人:蔡燕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