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机构、加液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所述加液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盘外沿上均布有若干个卡槽,所述进料机构的竖直轨道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传输盘外沿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传输盘外侧的限位轨道;所述加液机构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限位轨道外侧的支撑杆上,所述加液机构包括夹持板和喷头,所述喷头固定在所述夹持板前端的调节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减少液体的滴漏。
A drip proof liquid f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灌装机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
技术介绍
全自动灌装、包装生产线中,液体灌装机是包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对液体进行灌装时,为了提高灌装效率,可以采用多个灌装嘴同时灌装的方法,来提高灌装速度。但是,现有的液体灌装机在灌装时常会在灌装嘴处留有残余液体,会弄脏瓶体或者传输装置,导致灌装瓶传送带或灌装瓶受到滴液污染,而滴落在传送带上的灌装液体又自传送带上滴向地面,导致地面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减少液体的滴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机构、加液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所述加液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盘外沿上均布有若干个卡槽,所述进料机构的竖直轨道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传输盘外沿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传输盘外侧的限位轨道;所述加液机构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限位轨道外侧的支撑杆上,所述加液机构包括夹持板和喷头,所述喷头固定在所述夹持板前端的调节孔内,所述夹持板末端的固定柄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喷头的喷嘴外侧设有倒锥形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一侧为竖直面,其另一侧为斜面,所述喷嘴包括一体结构依次连接的第一斜管、第二直管和第三直管,所述第一斜管与所述第二直管之间形成近V形结构,所述第一斜管与所述第二直管之间、所述第二直管与所述第三直管之间通过圆滑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斜管与所述防护壳的斜边平行,所述第三直管的末端设有倾斜的倒角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三直管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直管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气动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还设有位于所述传输盘上方的横梁,所述喷头通过管路与加料机构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板末端的固定柄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支撑杆上还设有与所述固定板倾斜连接的加强杆。优选的,所述调节孔为圆弧的跑道形结构,所述喷头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所述调节孔上。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减少液体的滴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中喷嘴组件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传输盘;2、卡槽;3、第一轨道;4、第二轨道;5、限位轨道;6、固定板;7、支撑杆;8、夹持板;9、调节孔;10、喷头;11、喷嘴;12、防护壳;13、第一斜管;14、第二直管;15、第三直管;16、气动组件;17、横梁;18、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中喷嘴组件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进料机构、加液机构和传输机构,进料机构位于传输机构的一侧,试剂瓶自进料机构进入传输机构进行传送。加液机构位于传输机构的上方,在试剂瓶传送的过程中加液机构进行加液。传输机构的传输盘1外沿上均布有若干个卡槽2,卡槽2用于对试剂瓶进行卡固,便于稳定运输。进料机构的竖直轨道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为试剂瓶进行限位,第一轨道3与传输盘1外沿连接,保证试剂瓶的稳定进入传输机构中。第二轨道4的一侧设有位于传输盘1外侧的限位轨道5,试剂瓶在卡槽2卡固后,经传输盘1和限位轨道5的限位后进行传送。加液机构通过固定板6固定在限位轨道5外侧的支撑杆7上,支撑杆7上的固定板6为加液机构提供支撑。支撑杆7上还设有与固定板6倾斜连接的加强杆18,加强杆18的设置提高了固定板6的承载强度。固定板6通过气动组件16固定在支撑杆7,气动组件16可以带动固定板6在支撑杆7上下移动,以实现加液时喷头10进出试剂瓶口。支撑杆7的上方还设有位于传输盘1上方的横梁17,喷头10通过管路与加料机构连接,横梁17为管路提供支撑。同时,加料机构内的液体可以根据控制需要向喷头10内加液。加液机构包括夹持板8和喷头10,喷头10固定通过锁紧螺母在夹持板8前端的调节孔9内,调节孔9为圆弧的跑道形结构,根据需要可以调节喷头10在调节孔9内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卡槽2间距。夹持板8末端的固定柄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在固定板6上,保证固定板6对夹持板8的稳定支撑。喷头10的喷嘴11外侧设有倒锥形防护壳12,防护壳12的结构设置便于喷头101快速准确的进入瓶内。防护壳12的一侧为竖直面,其另一侧为斜面,防护壳12的竖直面便于喷头10插入试剂瓶口后液体垂直进入。喷嘴11包括一体结构依次连接的第一斜管13、第二直管14和第三直管15,第一斜管13与第二直管14之间、第二直管14与第三直管15之间通过圆滑的管路连接,第一斜管13与第二直管14之间形成近V形结构,第一斜管13与防护壳12的斜边平行,第三直管15的末端设有倾斜的倒角结构,第三直管15的长度短于第二直管14的长度。喷嘴11的结构设置便于液体在停止注液后,第三直管15内的液体进入瓶内,而第二直管14和第一斜管13内的液体由于近U形管路的结构设置停滞在喷嘴11内,不会出现漏液的情况。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减少液体的滴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机构、加液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所述加液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n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盘外沿上均布有若干个卡槽,所述进料机构的竖直轨道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传输盘外沿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传输盘外侧的限位轨道;/n所述加液机构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限位轨道外侧的支撑杆上,所述加液机构包括夹持板和喷头,所述喷头固定在所述夹持板前端的调节孔内,所述夹持板末端的固定柄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n所述喷头的喷嘴外侧设有倒锥形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一侧为竖直面,其另一侧为斜面,所述喷嘴包括一体结构依次连接的第一斜管、第二直管和第三直管,所述第一斜管与所述第二直管之间形成近V形结构,所述第一斜管与所述第二直管之间、所述第二直管与所述第三直管之间通过圆滑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一斜管与所述防护壳的斜边平行,所述第三直管的末端设有倾斜的倒角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滴漏型液体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料机构、加液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所述加液机构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上方;
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盘外沿上均布有若干个卡槽,所述进料机构的竖直轨道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传输盘外沿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的一侧设有位于所述传输盘外侧的限位轨道;
所述加液机构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限位轨道外侧的支撑杆上,所述加液机构包括夹持板和喷头,所述喷头固定在所述夹持板前端的调节孔内,所述夹持板末端的固定柄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喷头的喷嘴外侧设有倒锥形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一侧为竖直面,其另一侧为斜面,所述喷嘴包括一体结构依次连接的第一斜管、第二直管和第三直管,所述第一斜管与所述第二直管之间形成近V形结构,所述第一斜管与所述第二直管之间、所述第二直管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佳龙,
申请(专利权)人:唯尔他利肤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