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醋瑞因在制备抗病毒药物及治疗病毒感染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207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双醋瑞因在制备抗病毒药物及治疗病毒感染中的用途”,属于双醋瑞因新用途,实验证明,双醋瑞因能够有效抑制嗜肝DNA病毒、逆转录病毒、肠道病毒、正黏病毒、纤丝病毒、呼肠孤病毒、沙粒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星状病毒、环状病毒、冠状病毒、细小病毒、腺病毒、多瘤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副黏病毒、黄病毒、疱疹病毒、甲病毒、弹状病毒。

The use of diacerein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viral drugs and the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醋瑞因在制备抗病毒药物及治疗病毒感染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醋瑞因新用途,特别涉及双醋瑞因在制备抗病毒药物及治疗病毒感染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病毒由于其传播感染途径、特性和机制各有特点,抗病毒药的作用机制也分为多种类型,比如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或增强宿主抗病毒能力等。一些病毒例如嗜肝DNA病毒、逆转录病毒、肠道病毒及正黏病毒等,由于其传播途径特殊,缺乏有效的预防性疫苗、病毒变异及耐药等原因,使得病毒病的治疗面临诸多困难。例如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通常在夏秋季节爆发流行,其感染分布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对肠道病毒的感染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在肠道病毒中,除个别病毒有有效的预防性疫苗外,仍有超过110种肠道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肠道病毒71型(EV-A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近30年来,手足口病在亚太地区广泛流行,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提高,流行毒株也在不断变迁[1]。我国每年的丙型传染病病例中,有将近200万人的手足口病病毒感染者,防护及治疗形势严峻。目前手足口疫情的控制仍以常规卫生及消毒等预防为主,临床尚未有特异性治疗药物。临床资料表明,EV-A71灭活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毒的感染,并已经获批上市。然而,该疫苗尚未列入国家免疫规划,且保护效率和安全性仍有待长期广泛验证[2,3]。嗜肝DNA病毒中,感染人群最多的当属乙肝病毒。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为核苷类药物,主要包括,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主要靶向逆转录酶,阻断乙肝病毒复制[4]。核苷类似物的缺点是疗程漫长,需要终身治疗,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容易出现药物的耐药性副作用也随之增加。拉米夫定的使用易产生耐药性,有些病人在发生耐药毒株变异后出现病情加重。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属于新型乙肝药物,但这两种药的价格过高,毒副作用较大。逆转录病毒中,感染人数多且影响最广泛的当属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主要攻击人的CD4阳性T细胞,使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终发生肿瘤或感染等,从而引起死亡。当前,世界范围内有7200万HIV感染者。有将近100万人的感染者,每年有1.5万至2万人死于HIV感染[5]。当前,我国的HIV感染人数呈现年轻化,扩大化的趋势,每年新增10-15万的感染者。当前,针对HIV的感染,有40多种各类药物,抗艾滋药物共有六大类,为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INSTIs)、融合抑制剂、辅助受体拮抗剂。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类别药品混合组成的复合制剂[6]。但上述药物已经逐渐显现出其缺陷,如治疗虽然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并不能完全去除病毒的感染,耐药性问题使治疗的效果逐渐降低;上述药物通常也会带来很多毒副作用[7]。因此,为满足抗艾滋病药物的新需求,克服上述一种或几种缺点,有必要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抗HIV药物。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在历史上曾造成多次大流行,如1918年甲型H1N1大流感,1957年的甲型H2N2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造成数千万人的死亡。目前,全球每年仍有几十万人死于流感病毒感染。近年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报道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高变异性及宿主范围广等特点,使得流感病毒的防控面临严峻的形式。当前,疫苗接种及抗流感药物的使用是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较快,接种一种流感疫苗往往只能得到暂时的保护,起不到长期有效的预防作用[8]。流感病毒的特异性药物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感染的目的,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线抗流感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M2粒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该类药物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对乙型流感病毒无抑制作用。由于当前的大部分甲型流感病毒毒株对金刚烷胺类药物都存在较强的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已经不推荐使用金刚烷胺类药物用于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抗流感病毒的另一类药物是神经氨酸酶(NA)抑制剂。其对当前流行的大多数甲型及乙型流感均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是WHO推荐的流感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随着NA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已经出现了耐药株[9]。2008-2009的季节性H1N1流感对大部分的NA抑制剂耐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奥司他韦耐药株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奥司他韦的持续使用必将导致大规模耐药株的出现。可以看出,不同病毒的感染传播途径、核酸构成特点、自身复制增殖特性、难点都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病毒采用的药物、治疗方案都不一样。广谱型抗病毒药非常少。双醋瑞因,化学名4,5-二乙酰-9,10-二氢-9,10-二氧-2-蒽羧酸,具有式(I)的结构。双醋瑞因在体内以大黄酸(如式II结构)的形式发挥药效功能。双醋瑞因及其类似物(大黄酸、大黄酚、单乙酰大黄酸或其要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前药)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炎中用于消炎。一些文献中报道,其也具有抗癌活性、导泻/利尿作用、治疗牛皮癣、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的代谢性病症、免疫抑制等,相关报道主要还是集中在治疗关节炎相关病症。但未见到关于双醋瑞因抗病毒的报道,尤其是针对当前一些如手足口病、HIV等主要病毒的报道。参考文献:1.Pallansch,M.A.andM.S.Oberste,Enterovirus71encephalitis:anewvaccineonthehorizon?Lancet,2013.381(9871):p.976-977.2.Li,R.C.,etal.,AnInactivatedEnterovirus71VaccineinHealthyChildren.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14.370(9):p.829-837.3.Zhu,F.C.,etal.,Efficacy,Safety,andImmunogenicityofanEnterovirus71VaccineinChina.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14.370(9):p.818-828.4.Dienstag,J.L.,Drugtherapy-HepatitisBvirusinfection.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08.359(14):p.1486-1500.5.Zhang,B.,etal.,TrackingHIVinfectionandnetworksofdrugsusersinChina:anationalseries,cross-sectionalstudy.Lancet,2018.392:p.48-48.6.Harter,Z.J.,etal.,DrugabuseandHIV-relatedpulmonaryhypertension:doublehitinjury.Aids,201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药效成分选自双醋瑞因、大黄酸、大黄酚、单乙酰大黄酸或其要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前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5 CN 2018114790884;20181206 CN 2018114865561.一种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药效成分选自双醋瑞因、大黄酸、大黄酚、单乙酰大黄酸或其要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前药。


2.一种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药效成分包含双醋瑞因、大黄酸、大黄酚、单乙酰大黄酸或其要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前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感染是指嗜肝DNA病毒、逆转录病毒、肠道病毒、正黏病毒、纤丝病毒、呼肠孤病毒、沙粒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星状病毒、环状病毒、冠状病毒、细小病毒、腺病毒、多瘤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副黏病毒、黄病毒、疱疹病毒、甲病毒、弹状病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嗜肝DNA病毒指人乙型肝炎病毒、鸭乙型肝炎病毒;
所述肠道病毒指人肠道病毒、肠道病毒A71型、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A16、脊髓灰质炎病毒;
所述正黏病毒指A型流感、B型流感;
所述逆转录病毒指艾滋病病毒;
所述副黏病毒指呼吸道合胞病毒;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水芳丛浩龙王晨光田志清姜帆
申请(专利权)人:中检科医药科技北京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