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舵控制系统以及皮划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7920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舵控制系统以及皮划艇,尾舵控制系统包括:尾舵组件,包括尾舵、用以带动尾舵水平转动的摆动机构、用以带动尾舵纵向翻转收纳的牵引机构、用以带动摆动机构及尾舵复位的导向轮箱;两脚踏组件,分别通过转向牵引线传动连接摆动机构,用于驱动摆动机构动作;传动组件,包括绕设有传动牵引线的第一传动轮、绕设有翻转牵引线的第二传动轮,且第二传动轮由第一传动轮带动,翻转牵引线传动连接牵引机构,传动牵引线传动连接导向轮箱;手控组件,带动传动牵引线动作。其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实现将尾舵收放自如的安装在船艇底面上的目的,有效避免尾舵回收过程中冲撞船艇底部的问题。

A rudder control system and kaya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舵控制系统以及皮划艇
本技术涉及船艇
,尤其涉及一种尾舵控制系统以及皮划艇。
技术介绍
皮划艇作为一种水上休闲运动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其中,皮划艇的尾部通常会设置尾舵,主要用途在于通过对尾舵的摆动控制而实现皮划艇的转向动作。目前的尾舵设置方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通过固定架可水平摆动的安装在船体尾部的,在使用时能左右摆动,而不使用时是一直处于悬置状态的;另一种是同样可水平摆动的安装在船体尾部的,但同时在不使用时能够向后翻转而挂靠在船尾。显然,对于使用的便利性、美观性等多种方面考虑,后者是明显优于前者的。但同时,后者直接向后翻转而挂靠在船尾同样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例如整体美观性的破坏、收藏状态下易于因碰撞而损坏尾舵、易于刮到人和物等等。为此,考虑将尾舵在翻转后收纳于船体底部预留的收纳空间中,但存在一个问题是:由于尾舵使用后通常并不是出于初始的竖直位置上的,直接向上翻转收纳过程中易于冲撞到船艇底部,长期以往,易于损坏尾舵及船体的底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有效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舵控制系统,应用于船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n尾舵组件(5),包括尾舵(52)、用以带动所述尾舵(52)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转动的摆动机构(54)、用以带动所述尾舵(52)纵向翻转至收纳于船艇底部的牵引机构(56)、用以带动所述摆动机构(54)及尾舵(52)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导向轮箱(55);/n两个相对设置的脚踏组件(1),分别通过一条转向牵引线(7)传动连接所述摆动机构(54),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机构(54)动作;/n传动组件(4),包括绕设有传动牵引线(8)的第一传动轮(43)、绕设有翻转牵引线(6)的第二传动轮(44),且所述第二传动轮(44)由所述第一传动轮(43)带动,所述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舵控制系统,应用于船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尾舵组件(5),包括尾舵(52)、用以带动所述尾舵(52)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转动的摆动机构(54)、用以带动所述尾舵(52)纵向翻转至收纳于船艇底部的牵引机构(56)、用以带动所述摆动机构(54)及尾舵(52)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导向轮箱(55);
两个相对设置的脚踏组件(1),分别通过一条转向牵引线(7)传动连接所述摆动机构(54),用于驱动所述摆动机构(54)动作;
传动组件(4),包括绕设有传动牵引线(8)的第一传动轮(43)、绕设有翻转牵引线(6)的第二传动轮(44),且所述第二传动轮(44)由所述第一传动轮(43)带动,所述翻转牵引线(6)传动连接所述牵引机构(56)并用以带动所述牵引机构(56)动作,所述传动牵引线(8)传动连接所述导向轮箱(55)并用以带动所述导向轮箱(55)内的导向轮组动作;
手控组件(2),所述传动牵引线(8)还穿入所述手控组件(2)内,并由所述手控组件(2)带动所述传动牵引线(8)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脚踏组件(1)分别包括第一基座(11)、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11)上的踏脚板(13)、用以促使所述踏脚板(13)复位的弹性构件(17),且所述踏脚板(13)上具有至少一个绕线柱(15),所述转向牵引线(7)绕设于所述绕线柱(1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基座(11)上可转动的水平安装有调节螺杆(12),所述调节螺杆(12)的一端连接有调节手柄(16),且所述第一基座(11)上还可水平滑动的安装有一个滑动座(14),所述调节螺杆(12)穿过所述滑动座(14)并与所述滑动座(14)齿合连接,所述踏脚板(13)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滑动座(14)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由上盖(41)及下壳(42)拼合而成的传动轮箱、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传动轮箱内部腔体中的两个第一传动轮(43)和一个第二传动轮(44);
所述第二传动轮(44)夹持于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43)之间,于所述第一传动轮(43)上还纵向穿设有第一柱销(47),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43)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凹陷形成有一个腰型槽(431),且所述第一柱销(47)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腰型槽(431)内并可沿着所述腰型槽(431)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牵引线(8)依次绕过所述手控组件(2)内的导向轮(2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轮(43)的外周、所述导向轮箱(55)内的导向轮组、另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轮(43)的外周并重新穿入所述手控组件(2)内构成一个闭合圈。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尾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舵组件(5)包括:
第二基座(51),固装于船艇底部,且所述第二基座(51)上安装有方向舵罩壳(53),并于所述方向舵罩壳(53)内形成有下端敞口且用以收纳尾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海曙鸿辉模具塑料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