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723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包括模组本体,模组本体上部设置有载台导向导轨、模组本体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侧壁设置有电机导向导轨,电机导向导轨上连接有多个能够在电机导向导轨上滑动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直线电机驱动组件连接有顶升组件,顶升组件往上移动能够伸出腔体,靠近腔体端部的顶升组件能够移动至腔体端部外。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工位夹具载台的循环输送,接力式传递,送出的工位夹具载台与该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没有牵扯,可随意分流,要移入的工位夹具载台也可以来自不同的输送路线,可随意汇流,而且通过载台导向导轨与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的分层设计,充分利用空间,结构设置合理,方便控制,降低成本。

A special module for multi station circulation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
本技术属于直线运动模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多工位循环运动平台被广泛应用,且在应用形式上的要求越来越复杂多变,常用的传统的多工位环形生产线有三类,第一类为旋转伺服电机配合同步带驱动,同一根同步带连接多个不同工位的工位夹具载台,实现循环移动,这种结构定位精度不高,且各个工位没有独立性,不可单独移动,无法实现分流。第二类为直线电机驱动,配合环形导轨,磁铁环形分布,各个工位分布设有一个动子,通过对各个动子的单独控制,随环形导轨循环移动工位夹具载台,这种结构虽然可实现各工位独立控制,但线缆连接复杂,且受连接线缆的约束,每个工位同样不能脱离自身锁在的环形线外,也无法实现分流,难以自由拼接及适应多样化产线搭建。第三类是动磁式直线电机环形线,同样是有直线电机配合环形导轨使用,不同的是各工位夹具载台上搭载的是直线电机磁轨,直线电机线圈固定,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磁场驱动直线电机磁铁,带动各工位夹具载台移动,这类环形线优势在于线缆可以固定,工位夹具载台没有线缆跟随,可以随意分流,但线圈需要布满整个环形产线,且需要解决拼接点位置反馈偏差的问题,程序控制复杂,定制成本高,价格昂贵。如申请号为201821335361.1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环形生产线多工位控制系统,包括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逆时针固定安装有下料工位、上料工位、校正工位、丝印工位和检测工位,所述下料工位和上料工位固定安装在环形导轨的一侧,丝印工位和检测工位固定安装在环形导轨的另一侧,且校正工位位于环形导轨的一侧弧顶位置;所述下料工位、上料工位、校正工位、丝印工位和检测工位均安装个光电开关。随着产线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产线对工位夹具载台的筛选分流需求越来越高,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也是提高生产线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多工位循环平台,具有难以实现自由分流和汇流,重复定位精度低,制造成本高,复杂产线设计难度大,无法自由组合搭建等缺点,不能广泛使用各类自动化生产线。故亟需一种性价比高,能实现多样化拼接搭建,多向分流的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通过该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的设置,能够实现工位夹具载台的循环输送,接力式传递,送出的工位夹具载台与该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没有牵扯,可随意分流,要移入的工位夹具载台也可以来自不同的输送路线,可随意汇流,而且通过适配工位夹具载台的载台导向导轨与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的分层设计,充分利用了该模组本体的空间,结构设置合理,方便控制,降低了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包括有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上部设置有载台导向导轨,所述模组本体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侧壁设置有电机导向导轨,所述电机导向导轨上连接有2个以上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且所述直线电机驱动组件能够在电机导向导轨上滑动,2个以上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均连接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往上移动时能够伸出腔体上部,靠近腔体端部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连接的顶升组件能够在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移动至腔体端部外。在本技术中,工位夹具载台可以在模组本体上的载台导向导轨上滑动,需要运送多个工位夹具载台时,各个直线电机驱动组件连接的顶升组件往上移动至伸出腔体上部,分别与各个工位夹具载台耦合,使各个工位夹具载台随着直线电机驱动组件一起移动,其中靠近腔体端部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连接的顶升组件带动工位夹具载台移动至腔体的端部外后,各个顶升组件往下移动,分别与各个工位夹具载台脱离,使位于腔体端部外的工位夹具载台送出,其他工位夹具载台进行了位置转移,然后直线电机驱动组件带动顶升组件移动至原位,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工位夹具载台的输送,实现了工位夹具载台的循环输送,接力式传递,送出的工位夹具载台与该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没有牵扯,可随意分流,要移入的工位夹具载台也可以来自不同的输送路线,可随意汇流,而且通过将适配工位夹具载台的载台导向导轨置于模组本体上方,将作为动力源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置于载台导向导轨下方,这样的分层设计,充分利用了该模组本体的空间,结构设置合理,方便控制,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模组本体的前后两端相互对称,所述腔体为截面呈U形的槽体结构。在本技术中,将提供动力的直线电机模组设置在U形结构的腔体内侧壁,充分利用例模组本体的内部空间,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小,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模组本体两端对称,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的设置,可以自由拼接,方便多个模组本体的分段拼接搭建,与现有技术中的动磁式多工位循环平台相比,控制更简单,成本更低,搭建更方便,适用于各种复杂产线,应用领域更广。进一步地,所述模组本体包括有第一上面板、第二上面板、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上面板、第二上面板、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围合形成所述腔体,所述第一上面板、第二上面板并排设置在腔体上面,且所述第一上面板与第二上面板之间设置有使顶升组件能够伸出腔体上部的间隙,所述底板设置于腔体的底面,所述前端板与后端板呈前后对称结构分别设置在腔体的前后两端,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设置在腔体的左右两侧。在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第一上面板、第二上面板、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的设置,组合形成两端对称的模组本体,组装方便,实现了模组本体标准化、模块化的设置,可以自由拼接,方便多个模组本体的分段拼接搭建,与现有技术中的动磁式多工位循环平台相比,控制更简单,成本更低,搭建更方便,适用于各种复杂产线,应用领域更广。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包括有左侧防护板和底座,所述右侧板包括有右侧防护板和导轨支撑座,所述载台导向导轨包括有第一载台导向导轨和第二载台导向导轨,所述电机导向导轨包括有第一电机导向导轨和第二电机导向导轨;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左侧板的内侧壁,所述第一上面板通过底座固定在腔体上面,所述导轨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右侧板的内侧壁,所述第二上面板与导轨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导轨支撑座的顶部均与第一上面板、第二上面板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载台导向导轨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二载台导向导轨设置于导轨支撑座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导向导轨和第二电机导向导轨呈上、下平行结构设置于底座的内侧壁,2个以上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相互呈左、右平行结构滑动连接于第一电机导向导轨与第二电机导向导轨。在本技术中,工位夹具载台的底部两侧可以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载台导向导轨与第二载台导向导轨上,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多个工位夹具载台在载台导向导轨上同轴运行;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相对电机导向导轨的一面的上下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电机导向导轨与第二电机导向导轨上;充分利用了底座与导轨支撑座之间的可用空间,合理的设置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的安装位置,结构设置简单紧凑,体积更小。进一步地,第一载台导向导轨和第二载台导向导轨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上部设置有载台导向导轨,所述模组本体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侧壁设置有电机导向导轨,所述电机导向导轨上连接有2个以上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且所述直线电机驱动组件能够在电机导向导轨上滑动,2个以上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均连接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往上移动时能够伸出腔体上部,靠近腔体端部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连接的顶升组件能够在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移动至腔体端部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上部设置有载台导向导轨,所述模组本体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侧壁设置有电机导向导轨,所述电机导向导轨上连接有2个以上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且所述直线电机驱动组件能够在电机导向导轨上滑动,2个以上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均连接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往上移动时能够伸出腔体上部,靠近腔体端部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连接的顶升组件能够在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移动至腔体端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的前后两端相互对称,所述腔体为截面呈U形的槽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包括有第一上面板、第二上面板、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上面板、第二上面板、前端板、后端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围合形成所述腔体,所述第一上面板、第二上面板并排设置在腔体上面,且所述第一上面板与第二上面板之间设置有使顶升组件能够伸出腔体上部的间隙,所述底板设置于腔体的底面,所述前端板与后端板呈前后对称结构分别设置在腔体的前后两端,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设置在腔体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循环产线专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包括有左侧防护板和底座,所述右侧板包括有右侧防护板和导轨支撑座,所述载台导向导轨包括有第一载台导向导轨和第二载台导向导轨,所述电机导向导轨包括有第一电机导向导轨和第二电机导向导轨;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左侧板的内侧壁,所述第一上面板通过底座固定在腔体上面,所述导轨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右侧板的内侧壁,所述第二上面板与导轨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导轨支撑座的顶部均与第一上面板、第二上面板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载台导向导轨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二载台导向导轨设置于导轨支撑座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导向导轨和第二电机导向导轨呈上、下平行结构设置于底座的内侧壁,2个以上的直线电机驱动组件相互呈左、右平行结构滑动连接于第一电机导向导轨与第二电机导向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健飞柯玉理李庆光戴帝水王健尹忠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康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