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高度可调的平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32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高度可调的平行车,包括前轮、后轮和车架,所述前轮上设有前支架,所述前支架连接在车架的前端,所述后轮固定在车架的后端,所述车架上设有车座,所述车架的后端还设有用于活动撑起后轮的后轮支撑架,所述车架和前支架之间通过一转动装置转动连接以实现旋转车架;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架和前支架的连接套筒、用于定位车架的弹簧定位插销及用于锁紧车架和前支架的锁定构件,所述车架、前支架和连接套筒上共同设有适配弹簧定位插销穿过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车架的翻转从而实现车架高度的调节,并且后轮支撑架采用既可正转支撑后轮也可翻转支撑后轮的结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A parallel car with adjustable frame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高度可调的平行车
本技术涉及平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架高度可调的平行车。
技术介绍
平行车,通常是儿童用于学习平衡力的。儿童骑上车后,以脚蹬地为动力,是有利于开发儿童大脑和锻炼身体的。但是,传统的平行车其车架高度都不能调节,而且后轮支撑架的功能单一,撑起后轮的方向只有一个,适用性和通用性不强。不同身高的儿童对平行车的高度有不同要求,身高和平行车不配合,一方面骑乘过程中会不舒适,另一方面也带来家庭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架高度可调的平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架高度可调的平行车,包括前轮、后轮和车架,所述前轮上设有前支架,所述前支架连接在车架的前端,所述后轮固定在车架的后端,所述车架上设有车座,所述车架的后端还设有用于活动撑起后轮的后轮支撑架,所述车架和前支架之间通过一转动装置转动连接以实现旋转车架;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架和前支架的连接套筒、用于定位车架的弹簧定位插销及用于锁紧车架和前支架的锁定构件,所述前支架内套于连接套筒中,所述连接套筒内套于车架中,所述弹簧定位插销设于前支架上,所述锁定构件活动外套在车架上并可压紧在前支架的外壁上,所述车架、前支架和连接套筒上共同设有适配弹簧定位插销穿过的定位孔。作为改进,所述车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车架段、第二车架段和第三车架段,所述第一车架段的右端与第二车架段的左端弯曲连接,所述第二车架段的右端与第三车架段的左端弯曲连接,所述第一车架段和第二车架段之间的夹角为147°,所述第二车架段和第三车架段之间的夹角为127°,所述连接套筒内套于第一车架段的左端,所述定位孔设于第一车架段的外壁上。作为改进,所述第三车架段的外壁上设有适配安装车座的安装孔。作为改进,所述锁定构件包括用于共同夹紧前支架、连接套筒和第一车架段的夹紧环、用于锁紧或打开夹紧环的锁扣和用于压紧在前支架外壁上的紧固螺钉,所述锁扣通过一连接螺钉转动连接在夹紧环的开口处,所述紧固螺钉依次穿过夹紧环、连接套筒、第一车架段后压紧在前支架上。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车架段的外壁上设有用于紧固螺钉通过的第一螺钉槽,所述第一车架段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一伸缩槽,所述第一伸缩槽与第一螺钉槽对称设置。作为改进,所述连接套筒上设有与第一螺钉槽相对接的第二螺钉槽及与第一伸缩槽相对接的第二伸缩槽。作为改进,所述前支架的内部设有弹性弹簧,所述弹簧定位插销设于弹性弹簧的两端,所述弹性弹簧的两端同时穿过定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车架的翻转从而实现车架高度的调节,并且后轮支撑架采用既可正转支撑后轮也可翻转支撑后轮的结构,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性和通用性,而不同身高的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车座的高度调节,快捷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处于最低高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关于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关于车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关于锁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关于连接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关于弹性弹簧和弹簧定位插销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关于后轮支撑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关于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关于后轮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关于锁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关于锁扣组件右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处于最高高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前轮1、后轮2、车架3、前支架4、后轮支撑装置5、转动装置6、定位孔7、制动器8、安装轴20、第一车架段30、第二车架段31、第三车架段32、凹孔33、弹性弹簧40、后轮支撑架50、锁板51、锁扣组件52、连接套筒60、弹簧定位插销61、锁定构件62、第一螺钉槽300、第一伸缩槽301、安装孔320、连接孔500、第一通孔501、第二通孔502、上锁孔510、下锁孔511、定位板512、弹片锁条520、锁芯521、解锁杆522、第二螺钉槽600、第二伸缩槽601、夹紧环620、锁扣621、紧固螺钉622、连接螺钉623、长度H、长度h。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车架高度可调的平行车,包括前轮1、后轮2和车架3,所述前轮1上设有前支架4,所述前支架4活动连接在车架3的前端,所述前支架4上设有把手,把手可滑动调节地设于前支架4上,所述后轮2固定在车架3的后端,所述车架3上设有车座,车座也是可滑动调节地设于车架3上,而车架3的后端还设有制动器8,把手上设有控制制动器8的控制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当理解。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车架3和前支架4之间通过一转动装置6转动连接以实现旋转车架3,而为了配合车架3转动后仍能被撑起,所述车架3的后端还设有用于活动撑起后轮2的后轮支撑装置5,所述后轮支撑装置5可翻转地撑起后轮2,从而实现翻转后的车架3依旧能够被相同的后轮支撑装置5所撑起,以提高后轮支撑装置5的通用性。具体地,所述车架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车架段30、第二车架段31和第三车架段32,所述第一车架段30的右端与第二车架段31的左端弯曲连接,所述第二车架段31的右端与第三车架段32的左端弯曲连接,由于第二车架段31是斜向下地与第一车架段30弯曲连接,因此当第一车架段30翻转后便使得第二车架段30是相反地延伸,也就是说在第一车架段30翻转后第二车架段31是斜向上地与第一车架段30弯曲连接,图1是车架3处于最低高度时的状态图,图14是车架3处于最高高度时的状态图,从而使得安装在第三车架段32上的车座能够跟随第二车架段31不同的延伸方向而调节其原始高度,实现车架3两种不同原始高度的调节,以适应更多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孩使用,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性和通用性。此外,所述第一车架段30和第二车架段31之间的夹角为147°,所述第二车架段31和第三车架段32之间的夹角为127°,但并不应局限于此,第一车架段30和第二车架段31之间的夹角、第二车架段31和第三车架段32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去设置其他角度。如图1、图2、图5、图6、图7、图14所示,所述转动装置6包括用于连接第一车架段30和前支架4的连接套筒60、用于定位第一车架段30的弹簧定位插销61及用于锁紧第一车架段30和前支架4的锁定构件62,所述前支架4内套于连接套筒60中,所述连接套筒60内套于第一车架段30的左端。所述弹簧定位插销61弹性设于前支架4上,对应地,所述第一车架段30、前支架4和连接套筒60上共同设有适配弹簧定位插销61穿过的定位孔7,通过弹簧定位插销61和定位孔7的配合使得前支架4和第一车架段30能够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高度可调的平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1)、后轮(2)和车架(3),所述前轮(1)上设有前支架(4),所述前支架(4)连接在车架(3)的前端,所述后轮(2)固定在车架(3)的后端,所述车架(3)上设有车座,所述车架(3)的后端还设有用于活动撑起后轮(2)的后轮支撑架(50),所述车架(3)和前支架(4)之间通过一转动装置(6)转动连接以实现旋转车架(3);/n所述转动装置(6)包括用于连接车架(3)和前支架(4)的连接套筒(60)、用于定位车架(3)的弹簧定位插销(61)及用于锁紧车架(3)和前支架(4)的锁定构件(62),所述前支架(4)内套于连接套筒(60)中,所述连接套筒(60)内套于车架(3)中,所述弹簧定位插销(61)设于前支架(4)上,所述锁定构件(62)活动外套在车架(3)上并可压紧在前支架(4)的外壁上,所述车架(3)、前支架(4)和连接套筒(60)上共同设有适配弹簧定位插销(61)穿过的定位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高度可调的平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1)、后轮(2)和车架(3),所述前轮(1)上设有前支架(4),所述前支架(4)连接在车架(3)的前端,所述后轮(2)固定在车架(3)的后端,所述车架(3)上设有车座,所述车架(3)的后端还设有用于活动撑起后轮(2)的后轮支撑架(50),所述车架(3)和前支架(4)之间通过一转动装置(6)转动连接以实现旋转车架(3);
所述转动装置(6)包括用于连接车架(3)和前支架(4)的连接套筒(60)、用于定位车架(3)的弹簧定位插销(61)及用于锁紧车架(3)和前支架(4)的锁定构件(62),所述前支架(4)内套于连接套筒(60)中,所述连接套筒(60)内套于车架(3)中,所述弹簧定位插销(61)设于前支架(4)上,所述锁定构件(62)活动外套在车架(3)上并可压紧在前支架(4)的外壁上,所述车架(3)、前支架(4)和连接套筒(60)上共同设有适配弹簧定位插销(61)穿过的定位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高度可调的平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车架段(30)、第二车架段(31)和第三车架段(32),所述第一车架段(30)的右端与第二车架段(31)的左端弯曲连接,所述第二车架段(31)的右端与第三车架段(32)的左端弯曲连接,所述第一车架段(30)和第二车架段(31)之间的夹角为147°,所述第二车架段(31)和第三车架段(32)之间的夹角为127°,所述连接套筒(60)内套于第一车架段(30)的左端,所述定位孔(7)设于第一车架段(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伦添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健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