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及其成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629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及其成组方法,其包括底板(1)、顶板(4),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多块中隔板,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构成多层容纳空间,每层容纳空间内放置多排电容并联组件(6、7),且多根长螺杆(5)的一端穿过所述底板并被所述底板锁固,另一端穿过各中隔板、顶板后用紧固件紧固,使所述底板、各中隔板、顶板和多层多排电容并联组件固定成一体,且所述多层多排电容并联组件的上、下、左、右都被限位,各层电容并联组件依次电连接并由顶层电容并联组件的正、负总电气连接件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紧固螺栓少,组装简单、方便,且利于超级电容模组的维护,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A cylindrical supercapacitor module structure and its group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及其成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级电容模组结构,特别是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及其成组方法。
技术介绍
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元件,因能承受较大的充电电流,缩短充电时间,且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大、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渐在轨道交通车辆得到了运用。目前超级电容单体外形主要有方形和圆柱形结构。方形单体的正/负极柱都在顶部,有螺栓连接和焊接连接两种方式,整个系统设计中,一般采用多个单体上下多层布置方式,导致对下层单体维护检修困难。圆柱形单体的正/负极柱在两端,有螺栓连接和焊接连接两种方式,圆柱形单体超级电容成组后的模组基本为单层超级电容独立成组,使用时多个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上、下堆叠构成多层结构,特别不利于下层模组的维护检修,且需要单个模组整体焊接后,再整体组装。这种组装方式不仅对焊接、加工工艺精度要求高,且模组整体重量重,存在组装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轨道车辆中超级电容难组装、不方便维护的不足,提供一种易组装、易维护的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及其成组方法。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包括底板(1)、顶板(4),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多块中隔板,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构成多层容纳空间,每层容纳空间内放置多排电容并联组件(6),且多根长螺杆(5)的一端穿过所述底板并被所述底板锁固,另一端穿过各中隔板、顶板后用紧固件紧固,使所述底板、各中隔板、顶板和多层多排电容并联组件固定成一体,且所述多层多排电容并联组件的上、下、左、右都被限位;/n所述电容并联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电容单体(61),各电容单体的正极极柱连接固定在正极汇流母排(62)上,各电容单体的负极极柱连接固定在负极汇流母排(6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包括底板(1)、顶板(4),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多块中隔板,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构成多层容纳空间,每层容纳空间内放置多排电容并联组件(6),且多根长螺杆(5)的一端穿过所述底板并被所述底板锁固,另一端穿过各中隔板、顶板后用紧固件紧固,使所述底板、各中隔板、顶板和多层多排电容并联组件固定成一体,且所述多层多排电容并联组件的上、下、左、右都被限位;
所述电容并联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电容单体(61),各电容单体的正极极柱连接固定在正极汇流母排(62)上,各电容单体的负极极柱连接固定在负极汇流母排(6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中隔板的上下表面、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分别设置用于卡置所述电容并联组件上电容单体的固定面(12、32、42)和圆弧面(13、33、43),且所述固定面和圆弧面相对成组设置,每组固定面和圆弧面卡置一电容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多排电容并联组件依次串联,顶层电容并联组件上设置便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总电气连接件(71),且所述总电气连接件伸出所述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设置第一出线孔(44),顶层电容并联组件的顶部设置所述总电气连接件(71),且所述总电气连接件经所述第一出线孔伸出所述顶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容纳空间的两侧对称安装侧板(2),且所述侧板穿入所述长螺杆,与所述底板、各中隔板、顶板和多层多排电容并联组件固定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活动盖板(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超级电容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均衡单元(8),所述顶板上设置方便所述均衡单元出线的第二出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民毛业军文午龙源白冰张伟先李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