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桩的电源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85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桩的电源插头,包括插头头部和与插头头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插头头部形状为舌形,包括火线头、零线头、绝缘块和包围块;所述的火线头、绝缘块、零线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依次排列并由包围块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插头头部的形状和结构,在充电桩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可以充分确保电源插头与充电接口的准确对接,并在对接后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A kind of power plug for automatic charging post of mobile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桩的电源插头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桩的电源插头。
技术介绍
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上,供设备充电使用。以用于对移动机器人进行自动充电的充电桩为例,现有的充电桩上的电源插头,因为充电桩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充电时需要准确调整机器人的位置才能使其上的充电接口顺利被电源插头插入,操作上较为不便,也不够灵活,并且电源插头插入充电接口后容易因为接触不良而无法充电、导致需要微调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移动机器人充电桩的电源插头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桩的电源插头,其可以方便与移动机器人的充电接口实现准确对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桩的电源插头,包括插头头部和与插头头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插头头部形状为舌形,包括火线头、零线头、绝缘块和包围块;所述的火线头、绝缘块、零线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依次排列并由包围块包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原有插头头部上的火线头、零线头的形状进行了改变,同时增设了绝缘块,使插头头部整体呈舌形状,如此设计,利用插头头部的形状和结构设计特点,在充电桩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可以充分确保电源插头与充电接口的准确对接,并在对接后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有效增强了充电桩上的电源插头与充电接口接通的便捷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本技术依靠绝缘块的设计及其形状特点,不仅可以方便插头头部与充电接口准确对接,而且还能有效实现绝缘阻隔,避免零线和火线之间的线路相互发生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在充电桩上的一种使用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插头头部,11-火线头,12-零线头,13-绝缘块,14-包围块,2-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桩的电源插头,可以充分确保电源插头与充电接口的准确对接,如图1所示,本技术结构上包括插头头部1和连接部2,所述的插头头部1形状为舌形,包括火线头11、零线头12、绝缘块13和包围块14。所述的火线头11、绝缘块13、零线头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依次排列并由包围块包在一起。图2为本技术应用在充电桩上的一种使用示意图,针对此种充电桩,当机器人朝着充电桩的位置移动,并且其上的充电接口触碰到本技术时,随着机器人的进一步移动,依靠舌形形状的插头头部与充电接口的相互作用,插头头部可以顺势滑入充电接口中与其准确对接,如此即可开始进行充电。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只是改变了插头头部的整体形状,使之更加方便与充电接口完全对接,不涉及插头功能的改变。因此,只需根据本技术插头头部的形状,对机器人的充电接口形状作出适配性的改变即可,无需更改线路设计。虽然需要对机器人的充电接口形状作出适配性的改变,但是采用这样的充电接口与电源插头的配合形式,可以有效增强充电桩上的电源插头与充电接口接通的便捷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本技术适合推广应用。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桩的电源插头,包括插头头部(1)和与插头头部(1)连接的连接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头部(1)形状为舌形,包括火线头(11)、零线头(12)、绝缘块(13)和包围块(14);所述的火线头(11)、绝缘块(13)、零线头(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依次排列并由包围块包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桩的电源插头,包括插头头部(1)和与插头头部(1)连接的连接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头部(1)形状为舌形,包括火线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剑钱志明杨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图灵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