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是在物联网的影响之下物联化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以及三表抄送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现有的自动窗帘的控制模块结构分散,控制单元和信号采集单元分开设置,导致在安装时不方便,不利于进行模块集成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采用集成化设计,安装检修方便。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包括安装盒、设置在所述安装盒内的主控板和电池、以及设置在安装盒外壁上的采集模块,所述主控板上集成有单片机系统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系统连接,所述安装盒上设置有磁铁,所述安装盒通过磁力固定安装在窗户玻璃的室外面上。r>进一步,所述安装盒由上下相对扣合的外盒和内盒组成,所述主控板和电池均安装在内盒内,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盒顶部外端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盒的外底面上。进一步,所述外盒和内盒通过卡扣扣合,所述卡扣一体设置在外盒的侧壁上,所述卡扣扣在内盒的外底面外沿上。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外设置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的底端敞口设置,顶端与内盒底部一体设置。进一步,所述主控板相对于电池位于内盒下方设置,所述内盒底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所述主控板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撑柱上;所述内盒的内侧面上水平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的凸台,所述外盒的内顶面上设置有用于下压电池的塑胶垫,所述电池固定设置在凸台与塑胶垫之间。进一步,所述磁铁安装在外盒的外侧壁上。进一步,所述单片机系统为AT89S51单片机。进一步,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的型号为BH1750FVI,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ht1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进一步,所述电池为锂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的自动窗帘控制模块结构紧凑,将主控板和采集模块设置在一起,安装时通过磁铁直接将本控制模块直接安装在窗户玻璃的室外面上,安装方便;控制模块的安装盒的外盒和内盒扣合安装,便于快速拆装、更换或者维修内盒内的电子设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的内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的电气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包括安装盒1、设置在安装盒1内的主控板2和电池3、以及设置在安装盒1外壁上的采集模块,主控板2上集成有单片机系统和无线通信模块,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5,光照强度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5均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系统连接,安装盒1上设置有磁铁6,安装盒1通过磁力固定安装在窗户玻璃的室外面上。单片机系统为AT89S51单片机,光照强度传感器4的型号为BH1750FVI,用于采集照射在玻璃上的关照强度数据并传输到单片机系统中,温度传感器5的型号为dht11,用于采集室外的温度数据并传输到单片机系统中,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用于与自动窗帘的伺服电机的控制器无线连接。当光照强度传感器4上传的关照强度数据或者温度传感器5上传的温度数据大于单片机系统内设置的阈值时,单片机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控制指令传输到自动窗帘的伺服电机的控制器,自动窗帘的伺服电机的控制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伺服电机动作,使自动窗帘展开,将窗户遮挡住。电池3为锂电池,用于为单片机系统供电。具体的,安装盒1由上下相对扣合的外盒7和内盒8组成,主控板2和电池3均安装在内盒8内,光照强度传感器4通过螺钉固定在外盒7顶部外端面上,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内盒8的外底面上。外盒7和内盒8通过卡扣9扣合,卡扣9一体设置在外盒7的侧壁上,卡扣9扣在内盒8的外底面外沿上。外盒7和内盒8扣合安装,便于快速拆装,更换或者维修内盒8内的电子设备。磁铁6安装在外盒7的外侧壁上。安装时,将本控制模块安装在窗户玻璃的室外面上,然后在窗户玻璃的室内面上对应磁铁6的位置再放置一个磁铁块或者铁块即可将本控制模块直接安装在窗户玻璃上,安装便捷。并且,温度传感器5外设置有防水罩10,防水罩10的底端敞口设置,顶端与内盒8底部一体设置。防水罩10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雨水溅到温度传感器5上,避免雨水加速温度传感器5的老化。主控板2相对于电池3位于内盒8下方设置,内盒8底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1,主控板2通过螺钉安装在支撑柱11上;内盒8的内侧面上水平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3的凸台13,外盒7的内顶面上设置有用于下压电池3的塑胶垫12,电池3固定设置在凸台13与塑胶垫12之间。将电池3设置在内盒8上方,方便更换电池3,减少更换电池3时的操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盒(1)、设置在所述安装盒(1)内的主控板(2)和电池(3)、以及设置在安装盒(1)外壁上的采集模块,所述主控板(2)上集成有单片机系统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5),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5)均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系统连接,所述安装盒(1)上设置有磁铁(6),所述安装盒(1)通过磁力固定安装在窗户玻璃的室外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盒(1)、设置在所述安装盒(1)内的主控板(2)和电池(3)、以及设置在安装盒(1)外壁上的采集模块,所述主控板(2)上集成有单片机系统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强度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5),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5)均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系统连接,所述安装盒(1)上设置有磁铁(6),所述安装盒(1)通过磁力固定安装在窗户玻璃的室外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1)由上下相对扣合的外盒(7)和内盒(8)组成,所述主控板(2)和电池(3)均安装在内盒(8)内,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4)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外盒(7)顶部外端面上,所述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内盒(8)的外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7)和内盒(8)通过卡扣(9)扣合,所述卡扣(9)一体设置在外盒(7)的侧壁上,所述卡扣(9)扣在内盒(8)的外底面外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窗帘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5)外设置有防水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英涛,赵冰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光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