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64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包括转接座,该转接座的底部设置有容纳腔,在该容纳腔的顶部设置有与火线连接的第一弹片和与零线连接的第二弹片;灯座,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灯座通过电动液压杆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连接,在所述灯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弹片适配的第一触点和与所述第二弹片适配的第二触点;灯泡,与所述灯座电连接;在所述转接座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该支撑块的顶部与所述灯座的底部接触,且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便于所述支撑块通过的开口,在所述转接座的内部还设置有驱动所述支撑块从所述开口处伸出或缩回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块可以对灯座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灯的安全性。

Intelligent lamp with lifting and follow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照明灯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由于照明灯通常安装在天花板上,在更换时,需要人们使用梯子或椅子增高,以接近灯泡的安装位置,使得灯泡的更换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且灯泡更换时,还需要断电,防止触电,影响了其它家电的正常使用。为此,公告号为CN20663757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灯,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灯座与固定槽之间仅通过电动液压杆连接,在电动液压杆出现故障时,容易导致灯座与固定槽接触不良,使得灯泡闪烁,甚至导致灯泡下落,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其对灯座具有支撑作用,提高灯具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包括转接座,该转接座的顶部与天花板固定连接,该转接座的底部设置有一容纳腔,在该容纳腔的顶部设置有与火线连接的第一弹片和与零线连接的第二弹片;灯座,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灯座通过电动液压杆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连接,在所述灯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弹片适配的第一触点和与所述第二弹片适配的第二触点;灯泡,与所述灯座电连接;在所述转接座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该支撑块的顶部与所述灯座的底部接触,且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便于所述支撑块通过的开口,在所述转接座的内部还设置有驱动所述支撑块从所述开口处伸出或缩回的驱动机构。本技术的智能灯,在需要更换灯泡时,通过驱动机构将支撑块收回,并启动电动液压杆,使得灯座向下运动,在灯座与转接座分离时,灯座上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分别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断开连接,从而在更换灯泡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且无需拉开电闸;在更换好后,通过电动液压杆带动灯座上升,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支撑块伸出,以对灯座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灯座向下运动,确保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连接紧密,保证灯泡正常工作。由此可见,本技术对灯座具有支撑作用,可以提高灯具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接座内部的电磁铁,在所述转接座内部还设置有吸引块,该吸引块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该吸引块与所述支撑块连接,且所述吸引块与所述转接座通过弹簧连接,在所述支撑块从所述开口处缩回时,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在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支撑块从所述开口处伸出。优选地,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设置有倒“T”形的导轨,所述转接座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与该导轨适配的倒“T”形滑槽,所述导轨穿设在该滑槽中。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对支撑块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倒“T”形的导轨和滑槽的设计,可以对支撑块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支撑块在受到灯座的压力作用时弯曲。优选地,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设有凸台,在该凸台的外周形成了一圈凹槽,所述电动液压杆连接在该凹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设于所述凸台的底部。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在凹槽内预留电动液压杆安装所需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呈向下凸出的弧形,使得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在向上弯曲时,具有回复原状的趋势,提高二者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连接的紧密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的更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接座和灯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块与转接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灯座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转接座;2-灯座;3-电动液压杆;4-灯泡;5-支撑块;6-电磁铁;7-弹簧;11-凸台;12-凹槽;13-第一弹片;14-第二弹片;15-开口;16-滑槽;21-第一触点;22-第二触点;51-吸引块;52-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包括转接座1、灯座2和电动液压杆3,该转接座1的顶部与天花板固定连接,该转接座1的底部设置有一容纳腔,在该容纳腔的顶部设置有凸台11,在该凸台11的外周形成了一圈凹槽12,在凸台11上设有与火线连接的第一弹片13和与零线连接的第二弹片14,第一弹片13和第二弹片14均呈向下凸出的弧形;灯座2活动设置在容纳腔内,灯座2通过电动液压杆3与容纳腔的顶部连接,具体地,电动液压杆3两端分别与凹槽12的底壁和灯座2的顶部连接,在灯座2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弹片13适配的第一触点21和与第二弹片14适配的第二触点22,在该灯座2的底部电连接有灯泡4。进一步地,在转接座1的内部设置有四个支撑块5,该支撑块5的顶部与灯座2的底部接触,且在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便于支撑块5通过的开口15,在转接座1的内部还设置有驱动支撑块5从开口15处伸出或缩回的驱动机构。具体地,上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转接座1内部的电磁铁6,在转接座1内部还设置有与支撑块5连接的吸引块51,该吸引块51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且吸引块51与转接座1通过弹簧7连接,在支撑块5从开口15处缩回时,弹簧7处于拉伸状态,在弹簧7处于自由状态时,支撑块5从开口15处伸出。在支撑块5的底部设置有倒“T”形的导轨52,转接座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与该导轨52适配的倒“T”形滑槽16,导轨52穿设在该滑槽16中。本实施例中,电动液压杆和电磁铁均由单片机控制工作,单片机隐藏设置在控制灯泡工作的开关内,在实际中,可以在开关的电路板上设置无线通信单元,以通过手机控制电磁铁和电动液压杆的工作,这些控制电路均为现有技术,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可以参考公告号为CN206637571U的中国技术。本实施例的智能灯,在需要更换灯泡时,通过驱动机构将支撑块5收回,并启动电动液压杆3,使得灯座2向下运动,在灯座2与转接座1分离时,灯座2上的第一触点21和第二触点22分别与第一弹片13和第二弹片14断开连接,从而在更换灯泡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且无需拉开电闸;在更换好后,通过电动液压杆3带动灯座2上升,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支撑块5伸出,以对灯座2起到支撑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接座,该转接座的顶部与天花板固定连接,该转接座的底部设置有一容纳腔,在该容纳腔的顶部设置有与火线连接的第一弹片和与零线连接的第二弹片;/n灯座,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灯座通过电动液压杆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连接,在所述灯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弹片适配的第一触点和与所述第二弹片适配的第二触点;/n灯泡,与所述灯座电连接;/n在所述转接座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该支撑块的顶部与所述灯座的底部接触,且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便于所述支撑块通过的开口,在所述转接座的内部还设置有驱动所述支撑块从所述开口处伸出或缩回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接座,该转接座的顶部与天花板固定连接,该转接座的底部设置有一容纳腔,在该容纳腔的顶部设置有与火线连接的第一弹片和与零线连接的第二弹片;
灯座,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灯座通过电动液压杆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连接,在所述灯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弹片适配的第一触点和与所述第二弹片适配的第二触点;
灯泡,与所述灯座电连接;
在所述转接座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块,该支撑块的顶部与所述灯座的底部接触,且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便于所述支撑块通过的开口,在所述转接座的内部还设置有驱动所述支撑块从所述开口处伸出或缩回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升降跟随功能的智能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接座内部的电磁铁,在所述转接座内部还设置有吸引块,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冰丰朱英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光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