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和复合桩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38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和复合桩基,涉及地基施工的技术领域,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包括成孔;吊放钢筒;筒外注浆;筒内填料;桩间土加固。一种复合桩基,包括挤密桩和设于所述挤密桩外周的砼渗入层,所述挤密桩在竖直方向上呈串珠状排布,挤密桩上部外圈设有树枝状的阻尼分支,所述阻尼分支与所述砼渗入层一体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桩体与地基土壤之间进行紧密的结合,使桩体和桩间地基共同承受建筑物的重压,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有益效果。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mposite pile foundation of composite pile foundation in soft soil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和复合桩基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和复合桩基。
技术介绍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的特点,地基承载力普遍很低,整体稳定性较差,因此利用此类软弱地基时工程上必须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方式。现阶段对软土地基采用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复合地基技术,使得天然地基部分土体得到增强,形成预定深度和范围的加固土。公开号为CN101899838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浆扩底小直径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注浆扩底小直径预应力管桩利用预应力管桩的高强承载能力与桩底水泥浆加固扩大端有效减小传统预应力管桩桩体直径,降低桩体入土深度,根据适当桩距平面布置,形成微型浅密群桩效应,达到浅层软弱场地土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该注浆扩底小直径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利用小直径预应力管桩挤密周围土体传递荷载,桩底注浆加固提高端承力,形成浅层桩基复合地基,具有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施工设备小型化、用料省、造价低的特点。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构筑复合地基时,仅对管桩正下方的土体进行了加固,达到了防止管桩下沉的目的,但是大面积的桩间土壤依然处于松散状态,无法与管桩一起承载建筑物的重力,导致单根管桩所受的承载力较大,如果将管桩的密度加大,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下沉,但是势必会增大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其将桩体与地基土壤之间进行紧密的结合,使桩体和桩间地基共同承受建筑物的重压,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成孔,清理并夯实场地,按设计桩位放线、钻孔;S2:吊放钢筒,并以桩孔中心进行对中,钢筒的直径小于桩孔的直径;S3:筒外注浆,在钢筒外部高压注入砼浆液;S4:筒内填料,一边拔出钢筒,一边在钢筒中间注入骨料,并分层夯实,桩孔填满时,钢筒取出;S5:桩间土加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钢筒将桩孔内空间分成内层与外层,外层高压注入砼浆液时,砼浆液不会在高压下进入内层,而是会渗入到软弱疏松的桩孔侧壁内的土壤中,从而对桩间土壤进行加密,在钢筒内注入骨料之后,骨料挤压桩孔侧壁,并与砼浆液进行紧密结合,当地基上层受力时,建筑物的重力作用于桩体与桩间土上,桩间土内渗有砼浆液,所以承载力更大,而桩体受力后,桩体侧壁与地层之间通过凝固后的砼浆液共同受力,从而使得桩体发生沉降的可能性较小,整个的地基复合桩基具有更大的承载力。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1包括:S11:打孔,按照设计桩孔直径和桩高进行打孔;S12:扩孔,在设计孔径的基础上使用扩孔器进行扩孔,扩孔后的桩孔直径大于设计桩径20-5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孔后的桩孔直径大于设计桩孔直径,当钢筒放入桩孔中之后,钢筒外壁与桩孔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此间隙中用于注入砼浆液,砼浆液具有一定的厚度,能够在钢筒与桩孔壁之间流通,从而更好地渗入到桩孔壁内部,同时,存在于钢筒与桩孔壁之间的砼浆液能够与后期的填料之间进行更好的挤密和结合,进一步起到阻止桩体沉降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1步骤还包括S13:打斜孔,从桩孔的上方使用定向钻机在桩孔的侧壁上斜向钻引流孔,多个引流孔在桩孔的周向均匀布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向的引流孔使得砼浆液能够更好地沿着引流孔渗入到桩间土中,从而对桩间土进行更好的加固,抵抗地基沉降的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2步骤中,将钢筒位置调整好之后进行竖直振击,使钢筒下端陷入桩孔底面80-10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注入砼浆液时,砼浆液不会在高压下从钢筒底部流入到钢筒内孔中,从而保证了桩体的高度和质量符合要求。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3中的注浆过程中在钢筒上方进行竖直施压,然后围绕钢筒从下到上进行环形喷注砼浆液,喷注到顶部之后对钢筒泄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筒竖直方向受压之后,在高压喷注砼浆液的过程中,当钢筒一侧受到挤压时,钢筒不会发生歪斜或上浮,因此不会有砼浆液进入到钢筒底部,并且保证了钢筒始终处于竖直状态,进而使得最终施工完成的桩体处于竖直状态,保证了桩体的受力。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4在S3中的砼浆液初凝但未完全凝固时进行,首先将钢筒竖直向上提起一定高度H,然后从钢筒中心灌入挤密骨料,并对挤密骨料进行夯实,夯实之后再将钢筒上提同样的高度,再次灌入挤密骨料进行夯实,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钢筒完全提出,并使用挤密骨料将桩孔填至与地面齐平,挤密骨料每次灌入的体积V大于HπD2/4,其中D为钢筒外圆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筒每拔出一段距离,就在此范围内灌入挤密骨料,并将挤密骨料压实,使挤密骨料向外膨胀,紧密的贴合在桩孔壁上,并与桩孔壁上的砼浆液紧密结合,每次灌入的挤密骨料的量大于钢筒拔出段的桩孔所需的量,从而使得挤密骨料有足够的量向外膨胀,在保证桩体的密实性的的同时,使得桩体与桩孔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防止地基下陷。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S5包括:S51:钻孔,在桩间地面上间隔的钻注浆孔;S52:在注浆孔中高压注入水泥浆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注入的水泥浆液沿着输送的软土渗入到桩间地基土中,使得桩间地基土更加的密实和坚固,增强了桩间地基土的承载力,有效地起到了防止地基下陷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挤密骨料的组分包括粘性土、橡胶颗粒和白灰,粘性土的重量占比小于30%,橡胶颗粒的重量占比小于22%,二者的重量之和不大于整体的48%,其余均为白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挤密骨料中添加橡胶颗粒,使得挤密桩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在振捣夯实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向外膨胀,甚至突出桩孔壁所限制的直径范围,保证桩体与桩孔壁之间的密实性;白灰具有吸水后体积变大的特性,而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大的特征,在挤密骨料中大量添加白灰,使得挤密桩在长期处于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中时,始终与桩孔之间进行紧密的接触;而少量的粘性土能够保证挤密桩整体的密实性和一体性,提高桩体的承载力。上述挤密骨料的配比使得桩体与桩孔壁整体受力,较好的减小地基下陷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桩基,其通过在挤密桩与地基土壤之间设置砼渗入层,使得挤密桩与地基之间进行紧密的结合,进而使桩体和桩间地基共同承受建筑物的重压,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桩基,包括挤密桩和设于所述挤密桩外周的砼渗入层,所述挤密桩在竖直方向上呈串珠状排布,挤密桩上部外圈设有树枝状的阻尼分支,所述阻尼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成孔,清理并夯实场地,按设计桩位放线、钻孔;/nS2:吊放钢筒,并以桩孔中心进行对中,钢筒的直径小于桩孔的直径;/nS3:筒外注浆,在钢筒外部高压注入砼浆液;/nS4:筒内填料,一边拔出钢筒,一边在钢筒中间注入骨料,并分层夯实,桩孔填满时,钢筒取出;/nS5:桩间土加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成孔,清理并夯实场地,按设计桩位放线、钻孔;
S2:吊放钢筒,并以桩孔中心进行对中,钢筒的直径小于桩孔的直径;
S3:筒外注浆,在钢筒外部高压注入砼浆液;
S4:筒内填料,一边拔出钢筒,一边在钢筒中间注入骨料,并分层夯实,桩孔填满时,钢筒取出;
S5:桩间土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S11:打孔,按照设计桩孔直径和桩高进行打孔;
S12:扩孔,在设计孔径的基础上使用扩孔器进行扩孔,扩孔后的桩孔直径大于设计桩径2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还包括S13:打斜孔,从桩孔的上方使用定向钻机在桩孔的侧壁上斜向钻引流孔,多个引流孔在桩孔的周向均匀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将钢筒位置调整好之后进行竖直振击,使钢筒下端陷入桩孔底面80-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地基复合桩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注浆过程中在钢筒上方进行竖直施压,然后围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伟牛新会贾飞黄瑞王佳伟梁森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