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559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9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基坑内并对支护桩进行支撑的内支撑梁、设置在基坑底部上且与支护桩连接的斜撑,所述斜撑与内支撑梁交错设置在支护桩同一高度上并对支护桩进行支撑,所述斜撑用于替换内支撑梁对支护桩的支撑。通过将固定件设置在基坑底座上,将斜撑底端固定安装在固定件上,斜撑顶端固定安装在基坑侧壁上,使得斜撑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多组斜撑将基坑侧壁的作用力传递到固定件上,当内支撑梁拆除后,多组斜撑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降低了基坑侧壁开裂或倒塌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


技术介绍

1、内支撑作为常见的支护形式的组成部分,常常出现在基坑支护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是一种过渡性的支撑体系,施工时内支撑梁抵紧固定在支护桩上并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当工程施工到一定程度,这一临时性的支撑系统将全面拆除。如何在拆除内支撑前进行换撑,保证基坑的安全及地下室的正常施工是基坑支护施工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地下工程施工质量、工期和安全的可靠保证。

2、在拆除内支撑的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难点在于,侧墙受的压力增大,墙壁易发生开裂,严重的甚至有倒塌的风险,为建筑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基坑侧壁开裂或倒塌的风险,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并对支护桩进行支撑的内支撑梁、设置在基坑底部上且与支护桩连接的斜撑,所述斜撑与内支撑梁交错设置在支护桩同一高度上并对支护桩进行支撑,所述斜撑用于替换内支撑梁对支护桩的支撑。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支撑梁还未拆卸时,修建斜撑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当需要对内支撑梁进行拆除时,通过斜撑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使得内支撑梁的内力装换成斜撑的支撑力,降低基坑侧壁开裂或倒塌的风险。

5、进一步,所述斜撑由下钢牛腿、支撑钢柱和上钢牛腿组成,所述下钢牛腿设置在基坑底部上,所述上钢牛腿设置在支护桩上,所述支撑钢柱设置在下钢牛腿和上钢牛腿之间并用于对支护桩进行支撑。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钢牛腿用于衔接基坑侧壁并传递来自基坑侧壁的内力,下钢牛腿用于衔接基坑底部并传递来自基坑底部的作用力,支撑钢柱用于连接上钢牛腿和下钢牛腿并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降低基坑侧壁开裂或倒塌的风险。

7、进一步,所述下钢牛腿与基坑底部之间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基坑底部上,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下钢牛腿穿过固定螺栓并通过固定螺母可拆卸设置在固定件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与基坑底部连接并对下钢牛腿进行支撑,下钢牛腿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固定锁紧在固定件上,使得斜撑将基坑侧壁的作用力传递到固定件上,以此来实现对基坑侧壁的支撑。

9、进一步,所述斜撑设置有多组并共同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块,多组所述固定块可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环状结构的固定底环,基坑底部上设置有对所述固定底环进行固定的凸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底环将多组斜撑传递的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相互抵消,降低了固定底环滑动的概率,同时通过多个对固定底环进行固定支撑的凸块,进一步增强了固定底环的稳定性。

11、进一步,所述固定块相背两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块和与卡接块卡接配合的卡接槽,位于后一个所述固定块上的卡接块卡接安装在前一个固定块上的卡接槽内,所述卡接槽上设置有对卡接块进行固定的连接螺栓。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卡接块卡接到相邻固定块的卡接槽内,然后通过连接螺栓进行锁紧,以此来将相邻两固定块连接在一起,并最终将多组固定块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环状结构。

13、进一步,所述斜撑设置有多组并共同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插接安装在基坑底部上,多组所述固定支架之间互不干扰。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支架插接在基坑底部上,使得基坑侧壁对斜撑的作用力通过固定支架完全作用到基坑底部上,以此来实现斜撑对基坑侧壁的支撑,同时多组固定支架互不干扰,减少了斜撑与基坑底部的接触面积,便于对基坑进行修建。

15、进一步,所述上钢牛腿通过锁定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支护桩上,所述锁定组件包括:

16、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设置在支护桩上,所述锁定螺栓穿过上钢牛腿;

17、垫板,所述垫板设置在支护桩和上钢牛腿之间,所述锁定螺栓先后穿过垫板和上钢牛腿;

18、锁定螺母,所述锁定螺母抵紧在上钢牛腿上并螺纹连接在锁定螺栓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垫板穿过锁定螺栓抵紧安装在基坑侧壁上,然后上钢牛腿穿过锁定螺栓抵紧在垫板上,最后锁定螺母螺纹连接在锁定螺栓上并将上钢牛腿和垫板抵紧固定在基坑侧壁,以此来使得斜撑与基坑侧壁固定连接并将基坑侧壁的作用力通过斜撑传递到基坑地面上。

20、进一步,所述基坑底部上设置有伸入基坑地下土层内的工程桩,所述基坑底部上浇筑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对固定件进行支撑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程桩和底座提高了基坑底部对固定件的支撑效果,降低了由于基坑底部强度不够造成与固定件抵接处的凹陷坍塌的概率

22、进一步,所述斜撑施工完成后基坑开始自下而上进行施工,当拆除所述内支撑梁后,所述斜撑将作用于内支撑梁的内力转换到斜撑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支撑梁拆除后多组斜撑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固定,代替内支撑梁的支撑作用,降低了基坑侧壁开裂或倒塌的风险。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将固定块设置在基坑底座上,将斜撑底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上,斜撑顶端固定安装在基坑侧壁上,使得斜撑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将多组固定块组成一个固定底环,多组斜撑将基坑侧壁的作用力传递到固定底环上,并将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进行相互抵消;当内支撑梁拆除后,多组斜撑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撑,降低了基坑侧壁开裂或倒塌的风险。

26、2.通过将固定支架插接安装在底座上,将下钢牛腿安装在固定支架上表面上,固定螺栓穿过下钢牛腿,通过固定螺母将下钢牛腿抵紧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多组固定支架之间互不干扰;降低了固定支架与基坑的接触面积,便于对基坑底部进行建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内并对支护桩(11)进行支撑的内支撑梁(12)、设置在基坑底部上且与支护桩(11)连接的斜撑(3),所述斜撑(3)与内支撑梁(12)交错设置在支护桩(11)同一高度上并对支护桩(11)进行支撑,所述斜撑(3)用于替换内支撑梁(12)对支护桩(11)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由下钢牛腿(31)、支撑钢柱(32)和上钢牛腿(33)组成,所述下钢牛腿(31)设置在基坑底部上,所述上钢牛腿(33)设置在支护桩(11)上,所述支撑钢柱(32)设置在下钢牛腿(31)和上钢牛腿(33)之间并用于对支护桩(11)进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钢牛腿(31)与基坑底部之间设置有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设置在基坑底部上,所述固定件(2)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下钢牛腿(31)穿过固定螺栓并通过固定螺母可拆卸设置在固定件(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设置有多组并共同对基坑侧壁(1)进行支撑,所述固定件(2)为固定块(21),多组所述固定块(21)可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环状结构的固定底环(22),基坑底部上设置有对所述固定底环(22)进行固定的凸块(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相背两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块(211)和与卡接块(211)卡接配合的卡接槽(212),位于后一个所述固定块(21)上的卡接块(211)卡接安装在前一个固定块(21)上的卡接槽(212)内,所述卡接槽(212)上设置有对卡接块(211)进行固定的连接螺栓(2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设置有多组并共同对基坑侧壁(1)进行支撑,所述固定件(2)为固定支架(5),所述固定支架(5)插接安装在基坑底部上,多组所述固定支架(5)之间互不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牛腿(33)通过锁定组件(4)可拆卸设置在支护桩(11)上,所述锁定组件(4)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底部上设置有伸入基坑地下土层内的工程桩,所述基坑底部上浇筑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用于对固定件(2)进行支撑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施工完成后基坑开始自下而上进行施工,当拆除所述内支撑梁(12)后,所述斜撑(3)将作用于内支撑梁(12)的内力转换到斜撑(3)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内并对支护桩(11)进行支撑的内支撑梁(12)、设置在基坑底部上且与支护桩(11)连接的斜撑(3),所述斜撑(3)与内支撑梁(12)交错设置在支护桩(11)同一高度上并对支护桩(11)进行支撑,所述斜撑(3)用于替换内支撑梁(12)对支护桩(11)的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由下钢牛腿(31)、支撑钢柱(32)和上钢牛腿(33)组成,所述下钢牛腿(31)设置在基坑底部上,所述上钢牛腿(33)设置在支护桩(11)上,所述支撑钢柱(32)设置在下钢牛腿(31)和上钢牛腿(33)之间并用于对支护桩(11)进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钢牛腿(31)与基坑底部之间设置有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设置在基坑底部上,所述固定件(2)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下钢牛腿(31)穿过固定螺栓并通过固定螺母可拆卸设置在固定件(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的内支撑内力转换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3)设置有多组并共同对基坑侧壁(1)进行支撑,所述固定件(2)为固定块(21),多组所述固定块(21)可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环状结构的固定底环(22),基坑底部上设置有对所述固定底环(22)进行固定的凸块(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杏春李娜周宇黄杰李融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