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20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它由三维翅片化结构与铜集热板、铜管3共同连接构成,其连接关系是将铜管与铜板焊接成全铜集热板,再在机床上将其定位夹紧后用滚刀进行翅化加工,使铜集热板表面形成三维翅片化结构,便构成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集热性能良好、寿命长、能大大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属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技术设备。近年来,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产品仍然是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中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最广,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对关键的核心部件平板集热器(集热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集热板性能,降低材料成本已成为该
的研究热点。美国首先开发了全铜集热板,该种集热板集热性能较好、寿命长,代表了目前集热板加工技术的最高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利用太阳能的技术水平较低,尤其在应用最广泛的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关键的集热板技术方面水平较低,主要存在集热性能尚不够理想\使用寿命较短等缺点和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和解决现有太阳能集热板存在集热性能尚不够理想的缺点和问题,研究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集热性能好、能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效能、使用寿命较长的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由三维翅片化结构1与铜集热板2、铜管3共同连接构成,其连接关系是将铜管3与铜集热板2焊接后,再在机床上用夹具将其定位夹紧,用滚刀进行翅化加工,使铜集热板2表面层形成三维翅片化结构1便构成结构简单、集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能有效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使集热板表面层形成了三维翅片化结构,增强了表面集热性能,提高了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2)本技术工艺简单、容易制造、其产品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本技术对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技术水平起到关键的作用。下面对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图1是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各图中1是三维翅片化结构、2是铜集热板、3是铜管。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较为简单,可为如下(1)按图1~2所示,并按太阳能热水器的需供热水量要求设计、加工制造本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的铜集热板2和铜管3。例如可选铜板材和铜管按设计尺寸用机加工方法加工后,可采用专用H120型焊接机进行焊接成全铜集热板;(2)再将上述全铜集热板在通用机床上用夹具将其定位夹紧后,用滚刀进行三维翅片化加工,使全铜集热板的表面层形成如图1~2所示的三维翅片化结构1,这样便制成了本技术——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时间的设计、研制,已通过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实业总厂加工、制成了本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及相配套的太阳能热水器,经在实验室安装试用,结果表明本技术集热性能、表面蓄能性能都很好,与原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相比,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权利要求1.一种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它由三维翅片化结构(1)与铜集热板(2)、铜管(3)共同连接构成,其连接关系是将铜管(3)与铜集热板(2)焊接后,再在机床上用夹具将其定位夹紧,用滚刀进行翅化加工,使铜集热板(2)表面层形成三维翅片化结构(1)便构成结构简单、集热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能有效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它由三维翅片化结构与铜集热板、铜管3共同连接构成,其连接关系是将铜管与铜板焊接成全铜集热板,再在机床上将其定位夹紧后用滚刀进行翅化加工,使铜集热板表面形成三维翅片化结构,便构成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本技术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集热性能良好、寿命长、能大大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文档编号F24J2/26GK2490506SQ0124227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汤勇, 刘树道, 王威, 周德明, 张娟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它由三维翅片化结构(1)与铜集热板(2)、铜管(3)共同连接构成,其连接关系是将铜管(3)与铜集热板(2)焊接后,再在机床上用夹具将其定位夹紧,用滚刀进行翅化加工,使铜集热板(2)表面层形成三维翅片化结构(1)便构成结构简单、集热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能有效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效能的三维翅化表面的太阳能集热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勇刘树道王威周德明张娟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