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支柱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56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57
一种前支柱构造,具备构成前支柱的前侧支柱骨架构件及后侧支柱骨架构件、架设于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并构成前支柱的透明构件、前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配置于顶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边梁结合而成的第一结合部及后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边梁外板结合而成的第二结合部,将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比顶板的前端部靠车辆后方侧处。

Front pilla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支柱构造
本公开涉及前支柱构造。
技术介绍
在前支柱设置有用于确保车辆侧方的视野的三角窗部的构造是以往已知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3-184659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该构造中,在三角窗部的前缘侧配置有前侧倾斜框部,在三角窗部的后缘侧配置有后侧倾斜框部,在三角窗部的下缘侧配置有下侧横框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向比由配置于顶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边梁的前端部和前支柱的车辆后方侧的上端缘部形成的角落部靠车辆前方侧处输入的载荷(以下称作“发生载荷”)大,因此而产生的力矩(以下称作“发生力矩”)也大。然而,上述构造中的前侧倾斜框部的上端部及后侧倾斜框部的上端部相对于上边梁的结合部形成于比该角落部(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的侧视下是顶板的前端部)靠车辆前方侧处。另外,前侧倾斜框部的上端部及后侧倾斜框部的上端部相对于上边梁的结合部是2个构件结合于1个构件的部分,因此会产生急剧的耐力差,应力容易集中。因此,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该结合部发生支柱折断的可能性高。这样,在具有三角窗部的前支柱中,在已知支柱折断的发生的构造上还有改善的余地。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具有透明构件的前支柱中即使从车辆前方侧输入载荷也能够抑制支柱折断的发生的前支柱构造。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第一方案的前支柱构造具备:前侧支柱骨架构件及后侧支柱骨架构件,构成前支柱;透明构件,架设于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构成所述前支柱;第一结合部,由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配置于顶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边梁结合而成;及第二结合部,由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所述上边梁结合而成,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比所述顶板的前端部靠车辆后方侧处。根据第一方案,车前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上边梁结合而成的第一结合部和后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上边梁结合而成的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比顶板的前端部靠车辆后方侧处。在此,在比顶板的前端部靠车辆后方侧处,从车辆前方侧输入了载荷时的发生载荷小,由此引起的发生力矩也小。因此,即使是应力容易集中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也能够抑制从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起的支柱折断的发生。另外,第二方案的前支柱构造具备:前侧支柱骨架构件及后侧支柱骨架构件,构成前支柱;透明构件,架设于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构成所述前支柱;第一结合部,由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配置于顶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边梁结合而成;第二结合部,由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所述上边梁结合而成;及连结构件,在至少车辆后方侧端部与所述顶板的前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将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连结,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比所述连结构件靠车辆后方侧处。根据第二方案,前侧支柱骨架构件和后侧支柱骨架构件由至少使车辆后方侧端部与顶板的前端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连结构件连结。并且,前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上边梁结合而成的第一结合部和后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上边梁结合而成的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比连结构件靠车辆后方侧处。在此,在比连结构件靠车辆后方侧处,从车辆前方侧输入了载荷时的发生载荷小,由此引起的发生力矩也小。因此,即使是应力容易集中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也能够抑制从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起的支柱折断的发生。另外,第三方案的前支柱构造以第一或第二方案的前支柱构造为基础,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比中央支柱的车辆前方侧的上端缘部靠车辆前方侧处。根据第三方案,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比中央支柱的车辆前方侧的上端缘部靠车辆前方侧处。也就是说,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形成于顶板的前端部或连结构件与中央支柱的车辆前方侧的上端缘部之间。因此,与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比中央支柱的车辆前方侧的上端缘部靠车辆后方侧处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车辆的重量增加。另外,第四方案的前支柱构造以第一方案的前支柱构造为基础,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所述顶板的前端部与中央支柱的车辆前方侧的上端缘部之间的所述上边梁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根据第四方案,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形成于顶板的前端部与中央支柱的车辆前方侧的上端缘部之间的边梁外板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因此,能够平衡性好地抑制从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起的支柱折断的发生和车辆的重量增加。另外,第五方案的前支柱构造以第二方案的前支柱构造为基础,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所述连结构件与中央支柱的车辆前方侧的上端缘部之间的所述上边梁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根据第五方案,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形成于连结构件与中央支柱的车辆前方侧的上端缘部之间的边梁外板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因此,能够平衡性好地抑制从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起的支柱折断的发生和车辆的重量增加。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这样,根据本公开,在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具有透明构件的前支柱中,即使从车辆前方侧输入载荷,也能够抑制支柱折断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前支柱构造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X-X线向视剖视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前支柱构造的无托架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前支柱构造的有托架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5是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前支柱构造的车辆的正面碰撞时的发生载荷的坐标图。图6是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前支柱构造的车辆的正面碰撞时的发生力矩的坐标图。图7是示出比较例的前支柱构造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将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UP设为车辆上方向,将箭头FR设为车辆前方向,将箭头RH设为车辆右方向。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而记载了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的情况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如图2所示,在车辆12设置有随着朝向车辆上方侧而向车辆后方侧倾斜并将车厢的内侧与车厢的外侧隔开的前风窗玻璃(以下称作“前玻璃”)18。前玻璃18的上端部连接于在构成车顶14的顶板16的前端部16A(参照图1)配置的前窗眉(图示省略)。另外,如图3所示,在车顶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配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边梁22。上边梁22通过边梁内板(图示省略)和边梁外板24将互相的凸缘部接合而形成为闭合截面形状。并且,在边梁外板2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配置有侧梁外板26。如图1所示,在前玻璃18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前支柱构造10的左右一对的前支柱(以下称作“A柱”)20。左右一对的A柱20分别沿着前玻璃18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18A(参照图2)而以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为长度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左右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支柱构造,具备:/n前侧支柱骨架构件及后侧支柱骨架构件,构成前支柱;/n透明构件,架设于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构成所述前支柱;/n第一结合部,由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配置于顶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边梁结合而成;及/n第二结合部,由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所述上边梁结合而成,/n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比所述顶板的前端部靠车辆后方侧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3 JP 2018-2265221.一种前支柱构造,具备:
前侧支柱骨架构件及后侧支柱骨架构件,构成前支柱;
透明构件,架设于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构成所述前支柱;
第一结合部,由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配置于顶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边梁结合而成;及
第二结合部,由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所述上边梁结合而成,
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形成于比所述顶板的前端部靠车辆后方侧处。


2.一种前支柱构造,具备:
前侧支柱骨架构件及后侧支柱骨架构件,构成为前支柱;
透明构件,架设于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与所述后侧支柱骨架构件之间,构成所述前支柱;
第一结合部,由所述前侧支柱骨架构件的上端部与配置于顶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上边梁结合而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村信哉宫下敏也池田光希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