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522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吸收在多个板状部件产生的内外周差的线束。线束(WH)具有:将车辆的车身侧和搭载于车辆且相对于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的可挠性的导电体;由具有可挠性的多个板状部件(2a)层叠而构成且沿导电体延伸并限制导电体路径的限制部件(2);以及保持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的一对保持部件,在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的相互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Ld)延伸的长孔(23),保持部件具有插入到长孔的凸部(46),凸部在被插入到长孔的状态下,允许一个板状部件相对于其他板状部件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Wir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
技术介绍
以往,有用于滑动门等移动体的线束。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防止线束施力部件误组装的结构,该防止线束施力部件误组装的结构在弹簧部件的顶端侧设有用于支承线束的帽。专利文献1的防止线束施力部件误组装的结构中,在弹簧部件的基端侧的一侧和另一侧各设有在弹簧部件的长度方向上错开设置的凹部,在与该弹簧部件进行装配的配对方,分别设置有与各凹部位置相匹配的凸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91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这里,采用将多个板状部件层叠的构造来作为沿导电体延伸的限制部件时,有时会在多个板状部件产生内外周差。当板状部件的端部被固定时,内外周差不会被吸收,限制部件有可能发挥不出所期望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吸收在多个板状部件产生的内外周差的线束。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线束包括:可挠性的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将车辆的车身侧和搭载于所述车辆且相对于所述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由具有可挠性的多个板状部件层叠而成,且沿所述导电体延伸,限制所述导电体的路径;以及一对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保持多个所述板状部件的端部,在多个所述板状部件的端部,在相互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所述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插入到所述长孔的凸部,所述凸部在被插入到所述长孔的状态下,允许一个所述板状部件相对于其他所述板状部件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移动。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线束包括:可挠性的导电体,该导电体将车辆的车身侧和搭载于车辆且相对于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由具有可挠性的多个板状部件层叠而构成,且沿导电体延伸,限制导电体的路径;以及一对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保持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在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在相互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保持部件具有被插入到长孔的凸部,凸部在被插入到长孔的状态下,允许一个板状部件相对于其他板状部件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线束,起到可以吸收在多个板状部件产生的内外周差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电体、限制部件以及外装部件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保持部材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限制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部的俯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部的剖视图。图7是保持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俯视图。图8是保持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剖视图。图9是插入到长孔的凸部的主视图。图10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状部件的立体图。图11是保持限制部件的第二保持部件的剖视图。图12是对在限制部件产生的内外周差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13是说明板状部件的相对移动的俯视图。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凸部的主视图。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内部件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保持部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导电体2限制部件2a板状部件2b端面3外装部件4第一保持部件5第二保持部件9内部件20弯曲部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3长孔24直线部25圆弧部26a,26b切口40主体41布线槽41a一侧的端部42保持部43卡定部44第一壁部45第二壁部46凸部47底壁48支承凸部50A:主体、50B:盖52保持部56a,56b凸部61第一部件62第二部件63凹面64凸面65槽66凸部100车辆101车身102电源103滑动门Ld长度方向Wd宽度方向L1长孔的长度ΔL错位W1长孔的宽度W2间隙的宽度W3凸部的宽度WH线束X车辆前后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另外,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3就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线束。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电体、限制部件以及外装部件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保持部件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限制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部的俯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部的剖视图,图7是保持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俯视图,图8是保持限制部件的保持部的剖视图,图9是插入到长孔的凸部的主视图,图10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板状部件的立体图,图11是保持限制部件的第二保持部件的剖视图,图12是对在限制部件产生的内外周差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13是说明板状部件的相对移动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束WH具有导电体1、限制部件2、外装部件3、第一保持部件4以及第二保持部件5。本实施方式的线束WH还包括连接于导电体1的连接器等。导电体1是将车辆100的车身101一侧和滑动门103连接的可挠性的导电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导电体1的形状为板状或者带状。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电体1具有多个FFC(FlexibleFlatCable,柔性扁平电缆)1a。各FFC1a具有并列的多个芯线和将多个芯线一体包覆的覆皮。各芯线用作电力供给用的电源线、信号线。电源102搭载于车辆100的车身101,并给滑动门103提供电力。例如,电源102为蓄电池等二次电池。导电体1的一端借助连接器等被连接于电源102、控制装置。滑动门103是移动体,其搭载于车辆100,且相对于车身101滑动。滑动门103相对于车身101沿着车辆前后方向X相对移动。例如,滑动门103是电动式的滑动门。滑动门103具有利用由电源102提供的电力来进行工作的传感器、开关、电机等设备103a。导电体1的另一端借助连接器等连接于设备103a。限制部件2是限制导电体1的路径的部件。如图2所示,限制部件2由具有可挠性的多个板状部件2a层叠而构成。例如,限制部件2具有比导电体1的弯曲刚度高的弯曲刚度。本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2a是截面形状为弯曲状的金属制的部件。例如,板状部件2a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多个板状部件2a以一个板状部件2a的凸曲面与另一个板状部件2a的凹曲面对置的方式重叠。例如,限制部件2支承导电体1使得导电体1的延伸路径不偏离期望的路径。本实施方式的限制部件2中的多个板状部件2a的长度相等。外装部件3是可挠性的筒状部件,例如,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n可挠性的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将车辆的车身侧和搭载于所述车辆且相对于所述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n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由具有可挠性的多个板状部件层叠而成,且沿所述导电体延伸,限制所述导电体的路径;以及/n一对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保持多个所述板状部件的端部,/n在多个所述板状部件的端部,在相互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所述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n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插入到所述长孔的凸部,/n所述凸部在被插入到所述长孔的状态下,允许一个所述板状部件相对于其他所述板状部件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30 JP 2018-2250331.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挠性的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将车辆的车身侧和搭载于所述车辆且相对于所述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
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由具有可挠性的多个板状部件层叠而成,且沿所述导电体延伸,限制所述导电体的路径;以及
一对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保持多个所述板状部件的端部,
在多个所述板状部件的端部,在相互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所述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插入到所述长孔的凸部,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友定宏介木暮直人佐藤胜美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