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28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车辆包括:自动驾驶主机,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用于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液冷系统,包括冷却回路,冷却回路中具有冷却液;水冷板,与自动驾驶主机连接,且与冷却回路连接,水冷板用于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冷却;电子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以及自动驾驶主机电通讯,用于控制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速。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可以通过车辆自带的液冷系统对自动驾驶主机进行散热,从而降低对车辆的改装成本,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对自动驾驶主机散热过程中的噪声声源,从而提高驾驶员与乘客的驾乘体验。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本申请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尤其涉及车辆领域。
技术介绍
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通常设有自动驾驶车载计算单元,由于自动驾驶车载计算单元的各元件在高负荷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障自动驾驶车载计算单元可以正常工作,需要设置相关散热装置对车载计算单元进行散热。相关技术中的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通常设置风冷散热装置对车载计算单元进行散热,具有对车辆的改装成本高、散热噪声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自动驾驶主机,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用于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液冷系统,包括冷却回路,冷却回路中具有冷却液;水冷板,与自动驾驶主机连接,且与冷却回路连接,水冷板用于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冷却;电子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以及自动驾驶主机电通讯,用于控制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自动驾驶主机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工作温度,电子控制单元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电通讯。由此,电子控制单元可以根据自动驾驶主机的工作温度调节液冷系统的散热能力,以满足自动驾驶主机在不同功耗下的散热需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水冷板设于自动驾驶主机的内部或外部。由此,可以提高水冷板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散热效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水冷板通过快接头接入冷却回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水冷板为多个,多个水冷板串联或并联设置。由此,可以满足多个计算机硬件的散热需求,提高对自动驾驶主机的散热效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冷系统还包括设在冷却回路上的储液器和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与储液器串联设置,且设于储液器的进水端,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散热装置与电子控制单元电通讯。由此,可以使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散热装置调节冷却液的温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冷系统还包括设在冷却回路上的水泵,水泵与储液器串联设置,且设于储液器的出水端,水泵用于泵送冷却液在冷却回路内流动,水泵与电子控制单元电通讯。由此,可以使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水泵调节冷却液的流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冷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于冷却回路且位于储液器的出水端与水冷板之间,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进入水冷板的冷却液的温度,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电子控制单元电通讯。由此,可以使电子控制单元实时监控冷却液的温度,从而实现对液冷系统自检功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冷系统还包括:流量检测装置,设于冷却回路且位于储液器的出水端与水冷板之间,流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进入水冷板的冷却液的流速,流量检测装置与电子控制单元电通讯。由此,可以使电子控制单元实时监控冷却液的流速,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液冷系统的自检功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冷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设于冷却回路且位于储液器的出水端与水冷板之间,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进入水冷板的冷却液的压力,压力检测装置与电子控制单元电通讯。由此,可以使电子控制单元实时监控冷却液的压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液冷系统自检功能。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可以通过车辆自带的液冷系统对自动驾驶主机进行散热,从而降低对车辆的改装成本,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对自动驾驶主机散热过程中的噪声声源,从而提高驾驶员与乘客的驾乘体验。因为采用水冷板与液冷系统的冷却回路连通的技术手段,所以克服了自动驾驶主机的散热成本高以及散热噪声大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散热成本低、降噪效果好的技术效果。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其他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液冷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可以为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自动驾驶主机10、液冷系统20、水冷板22和电子控制单元30(ElectronicControlUnit,ECU)。具体地,自动驾驶主机10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用于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例如,计算机硬件设备可以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器)、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等计算机硬件,各计算机硬件在高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液冷系统20包括冷却回路21,冷却回路21中具有冷却液。水冷板22与自动驾驶主机10连接,且与冷却回路21连接,水冷板22用于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冷却。冷却回路21可以由冷却管路限定出,冷却液在冷却回路21内循环流动,当冷却液经过水冷板22时,可以吸收自动驾驶主机10运行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从而起到对自动驾驶主机10冷却的作用。其中,水冷板22具有流路,冷却液由流路的进水端流入并由流路的出水端流出,冷却液在流路内流动的过程中与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热交换。在一个示例中,液冷系统20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冷却回路21,用于对车辆的发动机等其他部件进行冷却。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却回路21可以接入车辆原有的供发动机冷却的液冷系统20,从而实现对自动驾驶主机10的散热功能。这样,无需为自动驾驶主机10设置单独的液冷系统20,通过将冷却回路21接入车辆自带液冷系统20即可实现对自动驾驶主机10的冷却功能。由此,可以降低对车辆的改装成本,提高对不同车型的适配度;另外,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风冷方式对自动驾驶主机10进行散热,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液冷的方式对自动驾驶主机10进行散热,可以减少噪声声源,从而提高驾驶员与乘客的驾乘体验。进一步地,电子控制单元30与液冷系统20以及自动驾驶主机10电通讯,用于控制冷却回路21中的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速。其中,电子控制单元30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模数转换器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一个示例中,电子控制单元30可以根据自动驾驶主机10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耗控制液冷系统20冷却效率。例如,自动驾驶主机10在运行过程中向电子控制单元30发送计算机硬件设备当前的工作温度,工作温度高低可以反应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耗大小,当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耗较大时,电子控制单元30控制液冷系统20提高冷却液的流速和/或降低冷却液的温度,从而提高液冷系统20对自动驾驶主机10的散热效率。在一个示例中,电子控制单元30还可以控制液冷系统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n自动驾驶主机,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用于实现所述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n液冷系统,包括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中具有冷却液;/n水冷板,与所述自动驾驶主机连接,且与所述冷却回路连接,所述水冷板用于对所述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冷却;/n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液冷系统以及所述自动驾驶主机电通讯,用于控制所述冷却回路中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动驾驶主机,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用于实现所述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
液冷系统,包括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中具有冷却液;
水冷板,与所述自动驾驶主机连接,且与所述冷却回路连接,所述水冷板用于对所述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冷却;
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液冷系统以及所述自动驾驶主机电通讯,用于控制所述冷却回路中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和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驾驶主机还包括:
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工作温度,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电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设于所述自动驾驶主机的内部或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通过快接头接入所述冷却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为多个,多个所述水冷板串联或并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设在所述冷却回路上的储液器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储液器串联设置,且设于所述储液器的进水端,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思习范宗涛王波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