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动平衡性能的全地形车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457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5
本申请涉及全地形车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动平衡性能的全地形车轮胎。一种改善动平衡性能的全地形车轮胎,该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位于轮胎本体内侧的保气层、位于保气层外侧的帘布层、位于帘布层径向外侧的缓冲层;所述的轮胎本体包括胎冠部、位于胎冠部两侧的胎肩部、两胎肩部下方的胎侧部及胎唇部,所述的帘布层的两端分别绕过胎唇部并向外翻卷,所述的胎唇部设有钢丝圈;所述的轮胎胎冠由两部分通过斜面搭接的胎面构成,两块胎面自身胎面接头在轮胎周向上处于170~190度对称状态。该轮胎可以在制造成本维持不变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全地形车轮胎的动平衡性能。

An all terrain vehicle tire with improved dynamic balanc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动平衡性能的全地形车轮胎
本申请涉及全地形车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动平衡性能的全地形车轮胎。
技术介绍
目前全地形车因其使用地形较为广泛,常作为一种常规的娱乐用车辆,除了在娱乐休闲场合使用,越来越多消费者将其用来进行搬运工作使用,因而对全地形车轮胎的动平衡性能提出了新需求。但因全地形车轮胎为保证其良好的通过性能和抗刺扎能力,轮胎花块一般较大且深,独立性强,这对动平衡性能是尤其不利的。目前汽车轮胎一般采用配挂重铅块于钢圈的两侧,使之平衡。目前,对于全地形车轮胎则没有行之有效的改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动平衡性能的全地形车轮胎,可以在制造成本维持不变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全地形车轮胎的动平衡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改善动平衡性能的全地形车轮胎,该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位于轮胎本体内侧的保气层、位于保气层外侧的帘布层、位于帘布层径向外侧的缓冲层;所述的轮胎本体包括胎冠部、位于胎冠部两侧的胎肩部、两胎肩部下方的胎侧部及胎唇部,所述的帘布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动平衡性能的全地形车轮胎,该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位于轮胎本体内侧的保气层(2)、位于保气层(2)外侧的帘布层(3、4)、位于帘布层(3、4)径向外侧的缓冲层(5);所述的轮胎本体包括胎冠部(6)、位于胎冠部(6)两侧的胎肩部(7)、两胎肩部(7)下方的胎侧部(8)及胎唇部(1),所述的帘布层(3、4)的两端分别绕过胎唇部(1)并向外翻卷,所述的胎唇部(1)设有钢丝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胎胎冠(6)由两部分通过斜面搭接的胎面(10、11)构成,两块胎面(10、11)自身胎面接头在轮胎周向上处于170~190度对称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动平衡性能的全地形车轮胎,该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位于轮胎本体内侧的保气层(2)、位于保气层(2)外侧的帘布层(3、4)、位于帘布层(3、4)径向外侧的缓冲层(5);所述的轮胎本体包括胎冠部(6)、位于胎冠部(6)两侧的胎肩部(7)、两胎肩部(7)下方的胎侧部(8)及胎唇部(1),所述的帘布层(3、4)的两端分别绕过胎唇部(1)并向外翻卷,所述的胎唇部(1)设有钢丝圈(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胎胎冠(6)由两部分通过斜面搭接的胎面(10、11)构成,两块胎面(10、11)自身胎面接头在轮胎周向上处于170~190度对称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动平衡性能的全地形车轮胎,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的胎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学鹏金李伟高伟明庞军华解瑞姜位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