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342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改色膜由内向外依次设置PET复合膜、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耐磨层、防磨层和PET防护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依次设置PET复合膜、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耐磨层、防磨层和PET防护膜,使改色膜整体防护度高,通过在耐磨层的外壁设置防磨层,双层提高了防磨、防刮性能效果,通过在防紫外线隔热层进行紫外线吸收,达到防紫外线的效果时,通过添加碳酸钙、光稳定剂、阻燃剂、陶瓷纤维和玻璃纤维提高了改色膜的耐热度,避免了车膜受高温的影响软化,进一步提高了车膜的防磨、防刮效果,降低了因外界影响造成车体的损坏情况。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olymer body color changing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改色膜
,具体为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车膜是一种给汽车隔热、防紫外线的膜产品,市面上的车膜品牌甚多,价格也相差很远,很多车主往往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其实好的车膜也是高技术含量产品,选择车膜学问颇多。车膜贴膜对技术及软硬条件都要求很高,比如无尘的环境、专用设备、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熟练的技术等等。但由于加入该行列门槛极低,致使一些不法商贩混迹其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消费者常因不懂行而遭受损失,汽车改色膜主要通过高分子聚合材料贴附于车身表面,高分子产品带来的超强柔韧性能,可在任意弧面实现所理想的曲折性,现有的被贴膜的车大都暴露于室外的环境中,室外环境中车身容易受外界的容易造成车身的磨损、刮破或割破等,导致车身膜的表面产生刮痕,且车膜的防刮效果低,也容易造成对车体的损坏,为此,提出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改色膜由内向外依次设置PET复合膜、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耐磨层、防磨层和PET防护膜;S2、取得PVC树脂、光稳定剂、阻燃剂、可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碳酸钙、陶瓷纤维和玻璃纤维,制备获取防紫外线隔热层;S3、取得钢纤维、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油摩擦粉、氧化镁、玻璃纤维、三硫化二锑、辅助剂,表面活性剂,制备获取耐磨层;S4、取得防刮伤剂、乳液,防粘剂、滑爽剂、底胶,制备防磨层;S5、取得变色材料、增亮剂、光稳定剂、高强度聚酯薄膜、天然彩石粉,制备获取基础色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S1中,将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耐磨层和防磨层制得后,以PET复合膜为底膜,PET防护膜的顶膜,然后PET复合膜与PET防护膜之间依次设置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和耐磨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S2中,防紫外线隔热层原料重量配比为PVC树脂:10-15份、光稳定剂:3-5份、阻燃剂:8-13份、可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25-32份、抗氧化剂:11-16份、稳定剂:5-8份、碳酸钙:1-6份、陶瓷纤维:2-7份和玻璃纤维:3-9份,将PVC树脂:10-15份、光稳定剂:3-5份、可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25-32份、阻燃剂:8-13份、抗氧化剂:11-16份和稳定剂:5-8份投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600-800转/分钟,搅拌30-50分钟,获取混合物A待用,将碳酸钙:1-6份、陶瓷纤维:2-7份和玻璃纤维:3-9份投入到另一个搅拌接中,加热搅拌,将温度设置为150-230度加热,搅拌速度为200-300转/分钟,获取混合物B待用,将以上获取的混合物A和混合物B投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进行快速搅拌,搅拌速度为800-1000转/分钟,使物料充分反应,然后进行冷却压定成型,获取到防紫外线隔热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S3中,耐磨层原料重量配比为:钢纤维:20-30份、改性酚醛树脂:15-23份、胶粘剂:2-6份、油摩擦粉:4-15份、氧化镁:3-9份、玻璃纤维:15-23份、三硫化二锑:5-7份、辅助剂:1-3份,表面活性剂:4-8份,将以上配比原料,放至到搅拌釜内加热,并以400转/分钟进行搅拌,然后取出进行多级过滤,通过用挤出机将将得到的混合物挤出,均匀铺开,冷却1-2小时,得到耐磨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S4中,防磨层原料重量配比为:防刮伤剂:10-15份、乳液:10-18份,防粘剂:5-7份、滑爽剂:3-9份和底胶:10-11份,将防刮伤剂:10-15份、防粘剂:5-7份和滑爽剂:3-9份一同加入到高速搅拌机内,在300-5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并且设置搅拌的料温为70-80度时,加入乳液:10-18份,然后在在500-80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并且设置搅拌的料温为90-100度,停止搅拌后,料温降至30-50度时出料,压定成型后,将得到到防磨层,然后将底胶:10-11份进行平涂到防磨层表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在S5中,基础色层的原料重量配比为:变色材料:40-45份、增亮剂:15-25份、光稳定剂:5-9份、高强度聚酯:5-13份和天然彩石粉:5-7份,将增亮剂:15-25份、光稳定剂:5-9份、高强度聚酯:5-13份和天然彩石粉:5-7份投入到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0-50分钟;然后继续加入变色材料:40-45份,搅拌时间10-30分钟,烘干压定成型后,将得到基础色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耐磨层制备所需要的多级滤网分别为过滤效率F7、F8、F9、H10、H11、H12、H13的过滤层中的一种,并且从滤网的网孔直径从大到小依次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胶使用为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依次设置PET复合膜、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耐磨层、防磨层和PET防护膜,使改色膜整体防护度高,通过在耐磨层的外壁设置防磨层,双层提高了防磨、防刮性能效果,通过在防紫外线隔热层进行紫外线吸收,达到防紫外线的效果时,通过添加碳酸钙、光稳定剂、阻燃剂、陶瓷纤维和玻璃纤维提高了改色膜的耐热度,避免了车膜受高温的影响软化,进一步提高了车膜的防磨、防刮效果,降低了因外界影响造成车体的损坏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改色膜由内向外依次设置PET复合膜、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耐磨层、防磨层和PET防护膜;S2、取得PVC树脂、光稳定剂、阻燃剂、可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碳酸钙、陶瓷纤维和玻璃纤维,制备获取防紫外线隔热层;S3、取得钢纤维、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油摩擦粉、氧化镁、玻璃纤维、三硫化二锑、辅助剂,表面活性剂,制备获取耐磨层;S4、取得防刮伤剂、乳液,防粘剂、滑爽剂、底胶,制备防磨层;S5、取得变色材料、增亮剂、光稳定剂、高强度聚酯薄膜、天然彩石粉,制备获取基础色层。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S1中,将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耐磨层和防磨层制得后,以PET复合膜为底膜,PET防护膜的顶膜,然后PET复合膜与PET防护膜之间依次设置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和耐磨层。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S2中,防紫外线隔热层原料重量配比为PVC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改色膜由内向外依次设置PET复合膜、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耐磨层、防磨层和PET防护膜;/nS2、取得PVC树脂、光稳定剂、阻燃剂、可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碳酸钙、陶瓷纤维和玻璃纤维,制备获取防紫外线隔热层;/nS3、取得钢纤维、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油摩擦粉、氧化镁、玻璃纤维、三硫化二锑、辅助剂,表面活性剂,制备获取耐磨层;/nS4、取得防刮伤剂、乳液,防粘剂、滑爽剂、底胶,制备防磨层;/nS5、取得变色材料、增亮剂、光稳定剂、高强度聚酯薄膜、天然彩石粉,制备获取基础色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改色膜由内向外依次设置PET复合膜、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耐磨层、防磨层和PET防护膜;
S2、取得PVC树脂、光稳定剂、阻燃剂、可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碳酸钙、陶瓷纤维和玻璃纤维,制备获取防紫外线隔热层;
S3、取得钢纤维、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油摩擦粉、氧化镁、玻璃纤维、三硫化二锑、辅助剂,表面活性剂,制备获取耐磨层;
S4、取得防刮伤剂、乳液,防粘剂、滑爽剂、底胶,制备防磨层;
S5、取得变色材料、增亮剂、光稳定剂、高强度聚酯薄膜、天然彩石粉,制备获取基础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将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耐磨层和防磨层制得后,以PET复合膜为底膜,PET防护膜的顶膜,然后PET复合膜与PET防护膜之间依次设置基础色层、防紫外线隔热层和耐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防紫外线隔热层原料重量配比为PVC树脂:10-15份、光稳定剂:3-5份、阻燃剂:8-13份、可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25-32份、抗氧化剂:11-16份、稳定剂:5-8份、碳酸钙:1-6份、陶瓷纤维:2-7份和玻璃纤维:3-9份,将PVC树脂:10-15份、光稳定剂:3-5份、可聚合型紫外线吸收剂:25-32份、阻燃剂:8-13份、抗氧化剂:11-16份和稳定剂:5-8份投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600-800转/分钟,搅拌30-50分钟,获取混合物A待用,将碳酸钙:1-6份、陶瓷纤维:2-7份和玻璃纤维:3-9份投入到另一个搅拌接中,加热搅拌,将温度设置为150-230度加热,搅拌速度为200-300转/分钟,获取混合物B待用,将以上获取的混合物A和混合物B投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进行快速搅拌,搅拌速度为800-1000转/分钟,使物料充分反应,然后进行冷却压定成型,获取到防紫外线隔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车身改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忠刘旭坤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卡莱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