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单元及其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000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单元及其电池模组。该电芯单元,包括至少一块电芯和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包括基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基体内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的进口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基体的侧面与所述电芯的侧面相贴合。上述电芯单元及其电池模组,将电芯与液冷板直接接触并进行散热,电芯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給液冷板进行换热,液冷板的换热效率比现有技术中的散热铝片的换热效率高,有效减小了热阻,提高了换热效率。

Cell unit and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单元及其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芯单元。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电芯单元的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软包电池模组,一般由软包电芯、前后端板、电芯框架、减震泡棉、散热铝片、缓冲垫、极耳固定板(包含连接铝片、PCB数据采集板、极柱、嵌套螺母)等部件组成。目前市场上的电池模组的电芯的散热方式,通常是通过与电芯相贴合的散热铝片通过外部的风机或者液冷板将电芯产生的热量带出电池模组外。通过散热铝片进行散热,散热情况受风机送风道或者液冷板的流道分布影响,往往会导致散热不均、电芯与电芯之间温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芯单元及其电池模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单元,包括:至少一块电芯;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包括基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基体内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的进口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基体的侧面与所述电芯的侧面相贴合。较佳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块电芯;/n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包括基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基体内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的进口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基体的侧面与所述电芯的侧面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块电芯;
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包括基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基体内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的进口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冷却液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基体的侧面与所述电芯的侧面相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数量为两块,所述液冷板夹在两块所述电芯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中间形成插入槽,所述框架的侧面形成容纳所述电芯的容纳腔,所述液冷板插入所述插入槽中,所述电芯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槽的入口形成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进水管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出水管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从所述插入槽的侧边贯穿所述插入槽,所述液冷板上设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皆隆
申请(专利权)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