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明番专利>正文

高效液体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02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体电加热装置,它由液体容器,底盘和电热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容器(1)底部设置有沸腾层(4)由红外电热片组成的电热器(2)固连于液体容器(1)底部且位于底盘(5)内,而相应于红外电热片(2)在底盘(5)内固定有反射板(6)。(*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器,特别是一种用于电热转换方式加热的热水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装置,广泛采用电热管作为发热元件,将电热管直接置放在液体中,通电加热后,热量主要通过传导与自然对流的方法传递给液体,达到加热液体的目的。用这种电热元件制成的装置始终存在着漏电隐患,安全性能较差,并且容易结垢,降低了电热转换效率,使用过程中电热管也较容易坏,影响了电热元件的寿命。且在加热水时低於电热管下面的水也不易烧开。本技术针对上述电热水器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红外电热片作为发热元件的高效液体电加热装置。本技术由于电热膜电热片的导电膜与水隔开,实现彻底的水电隔离,消除漏电隐患;利用容器底部的沸腾层,将一般液体加热器的单相流体对流换热,变成相变时的沸腾换热,提高换热系数;应用具有高红外辐射性能及高热机械强度的电热膜电热片既提高热转换效率,又减少结垢,延长元件寿命;在底盘上装置反射板进一步提高了热利用率,因此本技术具有高效率,安全性好,使用帮命长等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包括液体容器,沸腾层,底盘和电热器及反射板等,沸腾层设置在液体容器底部,由红外电热片组成的电热器固连于液体容器的底部且位于底盘内,而相应于红外电热片在底盘内固定有反射扳。本技术所述的沸腾层由配置在液体容器底部的多孔层形成,多孔层可以与液体容器连在一起,也可以分体制成。红外电热片用电热膜电热片制成,其绝缘面贴近沸腾层下部使其与液体容器内部的液体接触,其电热膜面相应固定有反射板。 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底部带沸腾层的液体容器示意图。图2为电热膜电热片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技术作祥细的介绍底部带沸腾层4的液体容器1、用来装置液体,红外电热膜电热片2的绝缘面四周用耐温密封材料3与容器1的底部结合并密封,再用机械或化学方法给予加固,使沸腾层4下面的液体不会出现渗漏。在底盘5上固定反射片6,接通电源后,液体大量吸收电热膜电热片2辐射的红外辐射热,首先在容器底部沸腾层4内部的液体产生大量的汽化核,以极快的相变换热方式传递热量,大幅度提高换热系数。由于红外辐射破坏结垢层,使液体容器内极难形成结垢层。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液体的加热器具,如电热水器、电淋浴器、电热水杯、电火锅等产品上。由于热效率高、节能、安全,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电加热装置,它由液体容器,底盘和电热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容器(1)底部设置有沸腾层(4)由红外电热片组成的电热器(2)固连于液体容器(1)底部且位于底盘(5)内,而相应于红外电热片(2)在底盘(5)内固定有反射板(6)。2.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液体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沸腾层(4)由配置在液体容器(1)底部的多孔层形成,多孔层可以与液体容器(1)连在一起,也可以与液体容器(1)分体制成。3.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电热片(2)用电热膜电热片制成其绝缘面贴近沸腾层(4)下部,使其与液体容器(1)内的液体接触。其电热膜面相应固定有反射板(6)。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的液体电加热装置。它由液体容器、沸腾层、底盘、电热器及反射板组成,选用电热膜电热片作为电热器将其固定在设置于液体容器底部带有圆形小孔的沸腾层下部且位于底盘内,另对应于电热片在底盘内固连有反射板,从而使本技术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等特点。文档编号F24H1/20GK2263310SQ94246160公开日1997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明番, 方善金, 赵承德 申请人:吴明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番方善金赵承德
申请(专利权)人:吴明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