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装式先导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62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装式先导阀,包括先导阀主体、阀芯和换向组件;所述先导阀主体由上盖和下壳扣合密封而成包括气室、用于为所述气室提供气体的进气口和用于接纳来自所述气室的气体的出气口;阀芯,部分布置于所述气室内,所述阀芯构造成控制从所述进气口经由所述气室到所述出气口的气体流;换向组件,包括活塞缸及换向活塞,所述换向活塞滑设于所述活塞缸中部将所述活塞缸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接至所述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插装式先导阀,结构紧凑,利于拆装,整体性更强,内外皆采用螺纹连接,直接插装,拆装快捷。

Cartridge pilot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装式先导阀
本技术涉及压力控制元件
,具体涉及一种插装式先导阀。
技术介绍
先导阀是采用控制阀体内的启闭件的开度来调节介质的流量,改变介质的压力进而操纵其他阀或元件的控制机构,是一种辅助阀,其种类繁多,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其控制方式也略有不同。授权公告号为CN205479649U,授权公告日为2016.08.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压气路中的主阀先导装置,包括阀体、顶杆和螺纹杆,还包括膜片,所述阀体与膜片围成呼吸腔,阀体上开设有气孔,螺纹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件,膜片上还固定连接有连接座,弹性件与连接座固定连接,顶杆固定在膜片背离呼吸腔的一侧。所述的气孔包括分别设置在呼吸腔的侧壁上的出气孔和进气孔,出气孔和进气孔分别连接外接的起源,并且在初期孔和进气孔上设置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来控制是否向进气孔内进气或是否控制出气孔出气。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从外侧引入控制气体增加了阀体的尺寸,整体结构装配麻烦,不便于装配。申请公告号为CN106870807A,申请公布日为2017.06.2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气动减压阀,该阀包括先导阀和主阀,并且采用了二级同心式结构来自上而下依次布置先导阀和主阀,先导阀和主阀都采用了主阀式自密性优良的锥阀结构,在先导级压力比较机构中采用膜片滑阀式的放大机构。在主阀的阀体中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而为了实现先导阀对主阀启闭程度的控制,在进气孔处设置有连通先导阀的内腔的气体通道,避免了从外侧引入控制气体,直接采用进气作为控制气体来通向先导阀。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为了保证阀体的整体尺寸,减压阀的装配十分紧凑,而在主阀的阀体上加工气体通道,难度较大,并且在装配时气体通道与先导阀难以保证装配的精度。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插装式先导阀,可以简化生产装配工艺,降低成本,装配之后整体性更强,拆装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效果好,密封效果好,控制精度高,气压调节灵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插装式先导阀,能够简化生产装配工艺,降低成本,装配之后整体性更强,拆装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效果好,密封效果好,控制精度高,气压调节灵敏。包括先导阀主体、阀芯和换向组件;所述先导阀主体由上盖和下壳扣合密封而成包括气室、用于为所述气室提供气体的进气口和用于接纳来自所述气室的气体的出气口;阀芯,部分布置于所述气室内,所述阀芯构造成控制从所述进气口经由所述气室到所述出气口的气体流;换向组件,包括活塞缸及换向活塞,所述换向活塞滑设于所述活塞缸中部将所述活塞缸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接至所述出气口。进一步,所述阀芯包括一体成型的导向段和作用段,所述导向段布置于所述气室内,所述作用段延伸出所述下壳外,所述作用段受外部活塞作用力的作用可以相对所述下壳发生上下移动使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气流导通或气流阻断。进一步,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跟随所述阀芯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的气流导通或气流阻断。进一步,所述导向段上套设弹簧且该弹簧抵接于所述上盖,所述上盖在所述弹簧的抵接位置开设限位槽用以限定弹簧安装位置。进一步,所述导向段上设置导向螺母用于固定所述密封圈及套设所述弹簧。进一步,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气室连通,所述出气口通过环形气道连通于所述气室,所述环形气道的进气端可被处于静态时的密封垫完全堵住。进一步,所述环形气道包覆于所述导向段上。进一步,所述作用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段的直径。进一步,所述导向段和所述下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环形气道下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插装式先导阀,结构紧凑,利于拆装,整体性更强,内外皆采用螺纹连接,直接插装,拆装快捷;本技术中的密封垫为聚四氟乙烯或尼龙,是种软性材料,带自润滑作用,在阀芯上下运动过程中,更加流畅;本技术整体采用不锈钢支撑,与传统的铜先导阀相比,工艺上更加简洁,成本上也更为低廉,使用寿命更长;密封圈用于径向密封的同时也用于周向密封,且只需要安装在开放式的沟槽里面,拆装方便,装配快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阀芯不受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阀芯受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阀芯不受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阀芯受力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插装式先导阀包括包括先导阀主体、阀芯3和换向组件;所述先导阀主体由上盖11和下壳12扣合密封而成包括气室2、用于为所述气室2提供气体的进气口21和用于接纳来自所述气室2的气体的出气口22;阀芯3,部分布置于所述气室2内,所述第二腔室3构造成控制从所述进气口21经由所述气室2到所述出气口22的气体流;换向组件,包括活塞缸4及换向活塞40,所述换向活塞40滑设于所述活塞缸4中部将所述活塞缸4分为第一腔室41和第二腔室42,所述第一腔室41连接至所述出气口22。本技术的先导阀安装好后,先导阀进气口21一直会有压缩空气进入。当喷涂机气缸活塞没有对阀芯3产生作用力时,由于弹簧5、密封垫7的作用,压缩空气不能从进气口21到达出气口22;当喷涂机气缸活塞对阀芯3产生作用力时,弹簧5被压缩,阀芯3及密封垫7被顶起一段长度,这时压缩空气能够从进气口21到达出气口22,使压缩空气到达换向机构的第一腔室41,从而推动换向活塞40在活塞缸4移动,实现控制,上盖11和下壳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装配时,直接插装,便于拆装,并且对中性好,装配质量高。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3包括一体成型的导向段和作用段,所述导向段布置于所述气室2内,所述作用段延伸出所述下壳12外,所述作用段受外部活塞作用力的作用可以相对所述下壳12发生上下移动使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出气口22之间气流导通或气流阻断,阀芯3延伸出下壳12外的端部用于承受喷涂机气缸对阀芯3产生的作用力。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3上设置有密封垫7,所述密封垫7跟随所述阀芯3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进气口21和所述出气口22之间的气流导通或气流阻断,密封垫7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尼龙,是种软性材料,带自润滑作用,在阀芯3上下的运动中,更加流畅,无需额外增加润滑剂,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段上套设弹簧5且该弹簧5抵接于所述上盖11,所述上盖11在所述弹簧5的抵接位置开设限位槽用以限定弹簧5安装位置,在装配时,各零件的对中性好,限位槽用于对弹簧5限位,装配质量高。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段上设置导向螺母6用于固定所述密封垫7及套设所述弹簧5,导向螺母6以固定连接的方式与阀芯3连接,将密封垫7套设于阀芯3上,并由导向螺母6对密封垫进行轴向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1与所述气室2连通,所述出气口22通过环形气道23连通于所述气室2,所述环形气道23的进气端可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装式先导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导阀主体、阀芯和换向组件;/n所述先导阀主体由上盖和下壳扣合密封而成包括气室、用于为所述气室提供气体的进气口和用于接纳来自所述气室的气体的出气口;/n阀芯,部分布置于所述气室内,所述阀芯构造成控制从所述进气口经由所述气室到所述出气口的气体流;/n换向组件,包括活塞缸及换向活塞,所述换向活塞滑设于所述活塞缸中部将所述活塞缸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接至所述出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装式先导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导阀主体、阀芯和换向组件;
所述先导阀主体由上盖和下壳扣合密封而成包括气室、用于为所述气室提供气体的进气口和用于接纳来自所述气室的气体的出气口;
阀芯,部分布置于所述气室内,所述阀芯构造成控制从所述进气口经由所述气室到所述出气口的气体流;
换向组件,包括活塞缸及换向活塞,所述换向活塞滑设于所述活塞缸中部将所述活塞缸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连接至所述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装式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一体成型的导向段和作用段,所述导向段布置于所述气室内,所述作用段延伸出所述下壳外,所述作用段受外部活塞作用力的作用可以相对所述下壳发生上下移动使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气流导通或气流阻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装式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跟随所述阀芯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的气流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植文郭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长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