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西望专利>正文

一种低能耗高动态泵阀联合位置伺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28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高动态泵阀联合位置伺服系统,其结构包括有泵控制系统、供油子系统、阀控制系统、负载、安全阀、位移传感器,供油子系统、安全阀与阀控制系统、泵控制系统相连接,泵控制系统连接于负载,负载与位移传感器相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伺服阀采用新型结构的节流盘设置代替大小固定式节流孔,使得通量面积为可调节式,能够满足不同油压的需求,使得油液可快速排出,避免对阀体造成损害,通过增设过滤盘,能够对液体进行过滤,避免节流孔和喷嘴堵塞,防止电液伺服阀出现堵塞或卡死的问题,避免电液伺服阀出现零偏大现象,使得电液伺服阀能正常工作。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dynamic pump valve joint position servo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高动态泵阀联合位置伺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伺服系统
,具体地说是一种低能耗高动态泵阀联合位置伺服系统。
技术介绍
直驱作动器技术通过控制驱动电机转速或泵排量,使泵的输出流量与负载需求相匹配。该类系统主回路上无需设置节流阀,消除了节流损耗,故泵控系统的能量效率很高,但其响应速度低、动态性能较差,而阀控系统具有响应快、控制精度高的优点,但其效率低,故有一种泵阀联合位置伺服系统利用节流控制技术通过调节泵为负载运动提供流量,以保证电液系统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通过伺服阀的控制实现动态补偿,同时提高伺服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的核心,现有的电液伺服阀的节流孔为固定式,大小不可调节,故当阀体内的油压过高时,油液不能快速排出,从而会使得阀体受损,另外伺服阀是最薄弱的环节,它对污染的允差滑阀级为3~5μm,喷嘴――挡板级为25~45μm,因此不能期望电液伺服阀能在一个“普通”清洁的系统中满意工作,当油内的污染颗粒尺寸超过节流孔或控制节流边尺寸,电液伺服阀将出现堵塞或卡死的问题,使得电液伺服阀出现零偏大现象,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高动态泵阀联合位置伺服系统,其结构包括有泵控制系统(1)、供油子系统(2)、阀控制系统(3)、负载(4)、安全阀(5)、位移传感器(6),所述供油子系统(2)、安全阀(5)与阀控制系统(3)、泵控制系统(1)相连接,所述泵控制系统(1)连于负载(4),所述负载(4)与位移传感器(6)相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阀控制系统(3)包括有伺服阀(31),所述伺服阀(31)设置有节流盘(R);/n所述节流盘(R)包括有流量增减杆(R1)、第一活塞块(R2)、第一发条盘(R3)、第二发条盘(R4)、第二活塞块(R5)、主动齿轮(R6)、微电机(R7)、从动齿轮(R8)、发条(R9)、安装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高动态泵阀联合位置伺服系统,其结构包括有泵控制系统(1)、供油子系统(2)、阀控制系统(3)、负载(4)、安全阀(5)、位移传感器(6),所述供油子系统(2)、安全阀(5)与阀控制系统(3)、泵控制系统(1)相连接,所述泵控制系统(1)连于负载(4),所述负载(4)与位移传感器(6)相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控制系统(3)包括有伺服阀(31),所述伺服阀(31)设置有节流盘(R);
所述节流盘(R)包括有流量增减杆(R1)、第一活塞块(R2)、第一发条盘(R3)、第二发条盘(R4)、第二活塞块(R5)、主动齿轮(R6)、微电机(R7)、从动齿轮(R8)、发条(R9)、安装环(R10);
所述安装环(R10)均布有与发条(R9)配合的流量增减杆(R1),所述发条(R9)一端与第一发条盘(R3)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发条盘(R4)相接,所述第二发条盘(R4)上设有从动齿轮(R8),所述第一发条盘(R3)上设有主动齿轮(R6),所述主动齿轮(R6)与从动齿轮(R8)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R6)连有微电机(R7),所述主动齿轮(R6)朝向安装环(R10)内环设有第一活塞块(R2),从动齿轮(R8)朝向安装环(R10)内环设有第二活塞块(R5),所述第一活塞块(R2)、第二活塞块(R5)均与安装环(R10)、流量增减杆(R1)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高动态泵阀联合位置伺服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西望
申请(专利权)人:杨西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