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58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05
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包括外壳、阀体、与阀体配合的泵芯以及带有活塞杆组件的油缸,阀体安装在外壳的端部,所述的泵芯前端插入阀体的泵芯安装腔内,并与之密封滑动连接,泵芯前端端面与阀体泵芯安装腔形成油腔;贮油腔通过卸荷回路与油缸的出油通路连通;出油通路分为第一通油段和第二通油段,第一通油段的第一端与贮油腔连通,第一通油段的第二端与第二通油段的连通处配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放油阀杆,放油阀杆外端通过万向节与手柄铰接,放油阀杆插入段与阀体螺接,放油阀杆内端配有能封堵在出油通路第一通油段的第一钢球;第二通油段与卸荷回路的连通处配有节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负载时慢速下降,而空载时快速下降。

Hydraulic jack oil pump with slow load low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
技术介绍
原有技术在千斤顶完成顶升,需要放下载荷时,需转动手柄来打开放油阀。当转动手柄时,需要控制放油阀微小的打开量以达到负载慢速下降的目的,当控制不好,放油阀打开较大时,负载就快速下降,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本技术所述的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阀体、与阀体配合的泵芯以及带有活塞杆组件的油缸,所述阀体安装在外壳的端部,所述的泵芯前端插入所述的阀体的泵芯安装腔内,并与之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泵芯前端端面与阀体泵芯安装腔形成用于填充液压油的油腔;外壳的贮油腔通过卸荷回路与油缸的出油通路连通;所述出油通路分为第一通油段和第二通油段,其中第一通油段的第一端与贮油腔连通,第一通油段的第二端与第二通油段的连通处配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放油阀杆,放油阀杆的外端通过万向节与手柄铰接,放油阀杆的插入段与阀体螺接,并且放油阀杆的内端配有能封堵在出油通路第一通油段的第一钢球;所述第二通油段与卸荷回路的连通处配有节流阀,用于调控卸荷回路中的油速以控制千斤顶的下降速度。第二通油段与卸荷回路的连通处设有节流腔,其中节流腔的第一通油口与第二通油段的出油口连通,节流腔的第二通油口通过节流阀与卸荷回路连通。所述节流阀包括节流阀座、弹簧以及第二钢球,所述节流阀座与阀体上的节流阀安装孔密封螺接,节流阀安装孔的第一端延伸至阀体外部,节流阀安装孔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通油段与卸荷回路的连通处;节流阀座的下部设有通油流道,其中通油流道的底部贯通,并与节流腔的第二通油口连通,通油流道的上部通过分通道与卸荷回路相连通;弹簧设置于通油流道内,并且弹簧的第一端与通油流道的顶端相连,弹簧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封堵在通油流道底部的第二钢球;第二钢球位于通油流道底端的节流腔内,并且第二钢球的壁面与节流阀座底端抵触时,节流阀座与第二钢球之间留有作为限流槽的间隙,用于控制通油流道内的液压油流速。第一钢球的直径大于出油通路第一通油段的直径。第二钢球外径大于通油流道的内径。所述外壳包括外套以及顶帽,所述外套一端部固装顶帽,另一端固装阀体;所述油缸设置于外套内腔,并且油缸两端部分别与阀体和顶帽固接,并使得油缸的活塞杆组件的伸缩端位于外壳外部;油缸与外套之间的间隙为贮油腔。所述外套上设有带密封塞的注油口,且注油口与贮油腔连通。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活塞杆和用于密封的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内端插入油缸内腔,并通过装在内端部的活塞与油缸滑动连接,实现活塞杆沿油缸轴向直线往复运动。在空载时,第二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与节流阀座的下端面分离,低压油直接回流贮油腔(此时液压油流经线路空腔比较大,液压油无阻力回流,实现快速下降)。当有负载需下降时,通过转动千斤顶手柄,在万向节的作用下,打开放油阀杆,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推动第二钢球克服弹簧的作用,使第二钢球只能向上运动,顶紧节流阀座的下端面,封死快降油路,使压力油只能通过第二钢球与节流阀座下端面间的间隙。用控制第二钢球与节流阀座之间启闭的方式,来控制液压油的流速从而达到负载慢速下降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千斤顶完成工作需放下载荷时,只需打开放油阀(不需用放油阀来控制),它能自动达到在负载时慢速下降,而空载时快速下降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图4是图3的B处放大图(空载时工作状态图,箭头所示为液压油流向)。图5是图3的B处放大图(负载时工作状态图,箭头所示为液压油流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照附图:实施例1本技术所述的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包括外壳1、阀体2、与阀体配合的泵芯3以及带有活塞杆组件42的油缸4,所述阀体2安装在外壳1的端部,所述的泵芯3前端插入所述的阀体2的泵芯安装腔内,并与之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泵芯3前端端面与阀体2泵芯安装腔形成用于填充液压油的油腔;外壳1的贮油腔11通过卸荷回路12与油缸4的出油通路41连通;所述出油通路41分为第一通油段411和第二通油段412,其中第一通油段411的第一端与贮油腔11连通,第一通油段411的第二端与第二通油段412的连通处配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放油阀杆5,放油阀杆5的外端通过万向节6与手柄铰接,放油阀杆5的插入段与阀体2螺接,并且放油阀杆5的内端配有能封堵在出油通路第一通油段的第一钢球51;所述第二通油段412与卸荷回路12的连通处配有节流阀7,用于调控卸荷回路12中的油速以控制千斤顶的下降速度。第二通油段412与卸荷回路12的连通处设有节流腔121,其中节流腔121的第一通油口与第二通油段412的出油口连通,节流腔121的第二通油口通过节流阀7与卸荷回路12连通。所述节流阀7包括节流阀座71、弹簧72以及第二钢球73,所述节流阀座71与阀体上的节流阀安装孔密封螺接,节流阀安装孔的第一端延伸至阀体2外部,节流阀安装孔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通油段与卸荷回路的连通处;节流阀座71的下部设有通油流道711,其中通油流道711的底部贯通,并与节流腔121的第二通油口连通,通油流道711的上部通过分通道与卸荷回路12相连通;弹簧72设置于通油流道711内,并且弹簧72的第一端与通油流道711的顶端相连,弹簧7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封堵在通油流道底部的第二钢球73;第二钢球73位于通油流道底端的节流腔12内,并且第二钢球73的壁面与节流阀座71底端抵触时,节流阀座71与第二钢球73之间留有作为限流槽的间隙74,用于控制通油流道内的液压油流速。第一钢球51的直径大于出油通路41第一通油段的直径。第二钢球73外径大于通油流道711的内径。所述外壳1包括外套14以及顶帽13,所述外套12一端部固装顶帽13,另一端固装阀体2;所述油缸4设置于外套12内腔,并且油缸4两端部分别与阀体2和顶帽13固接,并使得油缸4的活塞杆组件的伸缩端位于外壳外部;油缸4与外套12之间的间隙为贮油腔11。所述外套12上设有带密封塞122的注油口,且注油口与贮油腔连通。所述活塞杆组件42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活塞杆421和用于密封的活塞422,所述活塞杆421的内端插入油缸内腔,并通过装在内端部的活塞与油缸滑动连接,实现活塞杆沿油缸轴向直线往复运动。在空载时,第二钢球73在弹簧72的作用下,与节流阀座71的下端面分离,低压油直接回流贮油腔(此时液压油流经线路空腔比较大,液压油无阻力回流,实现快速下降)。当有负载需下降时,通过转动千斤顶手柄,在万向节6的作用下,打开放油阀杆5,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推动第二钢球73克服弹簧72的作用,使第二钢球73只能往图中的上面运动,顶紧节流阀座71的下端面,封死快降油路,使压力油只能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阀体、与阀体配合的泵芯以及带有活塞杆组件的油缸,所述阀体安装在外壳的端部,所述的泵芯前端插入所述的阀体的泵芯安装腔内,并与之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泵芯前端端面与阀体泵芯安装腔形成用于填充液压油的油腔;外壳的贮油腔通过卸荷回路与油缸的出油通路连通;所述出油通路分为第一通油段和第二通油段,其中第一通油段的第一端与贮油腔连通,第一通油段的第二端与第二通油段的连通处配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放油阀杆,放油阀杆的外端通过万向节与手柄铰接,放油阀杆的插入段与阀体螺接,并且放油阀杆的内端配有能封堵在出油通路第一通油段的第一钢球;所述第二通油段与卸荷回路的连通处配有节流阀,用于调控卸荷回路中的油速以控制千斤顶的下降速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阀体、与阀体配合的泵芯以及带有活塞杆组件的油缸,所述阀体安装在外壳的端部,所述的泵芯前端插入所述的阀体的泵芯安装腔内,并与之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的泵芯前端端面与阀体泵芯安装腔形成用于填充液压油的油腔;外壳的贮油腔通过卸荷回路与油缸的出油通路连通;所述出油通路分为第一通油段和第二通油段,其中第一通油段的第一端与贮油腔连通,第一通油段的第二端与第二通油段的连通处配有用于控制其通断的放油阀杆,放油阀杆的外端通过万向节与手柄铰接,放油阀杆的插入段与阀体螺接,并且放油阀杆的内端配有能封堵在出油通路第一通油段的第一钢球;所述第二通油段与卸荷回路的连通处配有节流阀,用于调控卸荷回路中的油速以控制千斤顶的下降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其特征在于:第二通油段与卸荷回路的连通处设有节流腔,其中节流腔的第一通油口与第二通油段的出油口连通,节流腔的第二通油口通过节流阀与卸荷回路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慢速下降的液压千斤顶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包括节流阀座、弹簧以及第二钢球,所述节流阀座与阀体上的节流阀安装孔密封螺接,节流阀安装孔的第一端延伸至阀体外部,节流阀安装孔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通油段与卸荷回路的连通处;节流阀座的下部设有通油流道,其中通油流道的底部贯通,并与节流腔的第二通油口连通,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盛华刘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盈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