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点精密减速机
:本专利技术列属于减速机、变速箱行业,特别涉及高倍数减速机及精密减速机。
技术介绍
:现有减速机原理上都属于径差减速原理,可以通过输入力点和输出力点直径换算减速比,在现有减速机中减速比最大的是摆线减速机和蜗轮蜗杆减速机,原因是这两种减速机可以把输入直径做到了最小单位(齿模数)1,已经是径差减速机的极限了,在径差原理减速机中减速比已经没有了提升空间了,在大比例减速时、径差原理减速机仍需要较大直径和体积。现有减速机的结构造成齿轮啮合的形态不利于提升承载能力和做精密传递,以圆柱齿轮为例,齿形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渐开线角度成弧形,否则根切,两弧形相交承载面积只能是一条线(线的长度为齿厚度)滚动时承载线在尺高上有变化,进而在输入直径和输出直径上有变化,使传动比发生波动,会造成齿轮的脉动性,间歇性也是噪音产生的主要原因,汽车变速箱采用斜齿加工实现多齿啮合,一进一出的接力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把承载面积从线、变成了点,点啮合使单位面积的压力增大,破坏性大,单从材料强度来解决已经遇到瓶颈,湝波减速机同样采用多齿啮合有序的 ...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支点减速机的主体结构特征,包括支点内齿圈3,输出内齿圈4,一个双联大行星轮2,所组成的内啮合的行星结构,及偏心轴1驱动双联齿的方式,其中大行星是指行星轮的齿数等于或大于所啮合齿圈的齿数的1/2,对具体数值不坐限定,改变啮合样式如斜齿、蜗齿啮合均属于本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支点减速机的主体结构特征,包括支点内齿圈3,输出内齿圈4,一个双联大行星轮2,所组成的内啮合的行星结构,及偏心轴1驱动双联齿的方式,其中大行星是指行星轮的齿数等于或大于所啮合齿圈的齿数的1/2,对具体数值不坐限定,改变啮合样式如斜齿、蜗齿啮合均属于本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
2.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