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用于旋转井下阀门手轮,所述阀门手轮为竖直方向,包括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底端设置有U形或者V形分叉杆,所述U形或者V形分叉杆包括左分叉杆和右分叉杆,所述左分叉杆的端部设置有V形卡杆,所述右分叉杆的端部设置有与V形卡杆相对设置的弯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井下阀门的手轮为竖直方向的情况,操作人员无需亲自下井即可旋转手轮,提高作业安全性,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成本低的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成本低的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属于阀门控制
技术介绍
[0002]流体输送管道一般通过阀门进行流体控制,而一些控制管道流体的阀门位于阀门井中或者位置较低的深坑中,在进行阀门启闭时,需要操作人员下到阀门井中进行手动操作。然而,阀门井下的空间狭窄,导致操作人员不便于手动旋转阀门,而且对于部分污水管道以及油气田的输送管道,有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或者液体的泄漏,在阀门井底产生聚集,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和健康产生危害,因此还需要获得井下安全作业许可才能够下井操作。对此,人们采用较长的操作杆对阀门井中的阀门进行旋转操作。
[0003]例如,现有专利ZL201821870962.2提供一种井下闸阀适用的开关阀门的工具,包括用于伸入井下的操作主杆,操作主杆的顶部固设有横向的操作手柄,操作主杆的底部设有用于套入闸阀阀杆的定位套管,操作主杆的底端且位于定位套管的上方设有横向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底部各设有一个用于插入闸阀手轮中的插杆,操作人员在井上就能方便的对井下的明杆闸阀进行开关操作。然而,其只能适用于阀门手轮为水平方向的情况,不能够用于操作阀门手轮为竖直方向的情况。
[0004]此外,对于部分能够对手轮为竖直方向的阀门进行旋转的远距离控制装置,其结构通常比较复杂,使用和携带不方便,而且部件较多,成本高,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适用于井下阀门手轮为竖直方向的手轮旋转装置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用于旋转井下阀门手轮,所述阀门手轮为竖直方向,包括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底端设置有U形或者V形分叉杆,所述U 形或者V形分叉杆包括左分叉杆和右分叉杆,所述左分叉杆的端部设置有V形卡杆,所述右分叉杆的端部设置有与V形卡杆相对设置的弯钩。
[0009]进一步的,所述U形或者V形分叉杆的左分叉杆和右分叉杆的轴线与延伸杆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所述V形卡杆的角平分线和延伸杆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弯钩为J形弯钩,使得弯钩的中心偏离V形卡杆的角平分线和延伸杆轴线所在的平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弯钩的中心在V形卡杆的角平分线和延伸杆轴线所在的平面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U形或者V形分叉杆的左分叉杆的轴线与延伸杆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而右分叉杆的轴线与左分叉杆的轴线与延伸杆的轴线所在的平面成角度设置,以便
于所述弯钩的中心在V形卡杆的角平分线和延伸杆轴线所在的平面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V形卡杆包括位于中间的圆弧段和两侧的直杆段。
[0014]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杆为伸缩杆。
[0015]进一步的,所述U形或者V形分叉杆焊接在延伸杆的端部,所述V形卡杆焊接在左分叉杆端部,所述弯钩焊接在右分叉杆的端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V形卡杆和弯钩与阀门手轮的接触面包覆有耐磨橡胶层。
[0017]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杆的顶端设置有挂环。
[001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1.本技术提供的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其包括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底端设置有U形或者V形分叉杆,所述U形或者V形分叉杆包括左分叉杆和右分叉杆,所述左分叉杆的端部设置有V形卡杆,所述右分叉杆的端部设置有与V形卡杆相对设置的弯钩。通过将V形卡杆和弯钩分别卡住阀门手轮的外侧面和内侧面,通过摆动延伸杆即可转动阀门手轮,无需操作人员下到阀门井内,仅需要在地面上操作即可,更加的安全,而且结构简单,更好的适用于阀门手轮为竖直方向的情况。
[0020]2.延伸杆设置为伸缩杆,更好的适用于不同埋深的井下阀门,适应性强。此外,U形或者V形分叉杆3、V形卡杆4、弯钩5以及延伸杆2可以采用常见的钢筋或者金属管进行制作,加工难度小,成本低。
[0021]3.V形卡杆和弯钩与阀门手轮的接触面包覆有耐磨橡胶层,通过设置耐磨橡胶层增加了与阀门手轮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
[0024]图2为实施例一整体示意图一。
[0025]图3为实施例一整体示意图二。
[0026]图4为V形卡杆示意图。
[0027]图5为实施例二整体示意图一。
[0028]图6为实施例二局部示意图二。
[0029]图7为实施例三整体示意图一。
[0030]图8为实施例三局部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公开,并且能够将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2]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出一种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用于旋转井下阀门手轮1,所述阀门手轮1为竖直方向,包括延伸杆2,所述延伸杆2的底端设置有U形或者V形分叉杆3,所述U形或者V形分叉杆3包括左分叉杆3.1和右分叉杆3.2。
[0033]所述左分叉杆3.1的端部设置有V形卡杆4,所述V形卡杆4包括位于中间的圆弧段4.1和两侧的直杆段4.2,优选的,两侧的所述直杆段4.2夹角为 150
‑
170度。
[0034]所述右分叉杆3.2的端部设置有与V形卡杆4相对设置的弯钩5。如图1 所示,在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将延伸杆2下放至阀门井中,将所述V形卡杆 4卡在阀门手轮1的外侧,所述弯钩5勾住阀门手轮1的内侧,操作人员在地面直接从弯钩5向V形卡杆4摆动延伸杆2,使得V形卡杆4向内挤压阀门手轮1外侧面,所述弯钩5向外压紧阀门手轮1内侧面,从而给阀门手轮1施加旋转力矩,将阀门手轮1进行转动。需要反向转动时,仅需要将V形卡杆4和弯钩5的方向调换即可切换旋转方向。
[0035]优选的,所述延伸杆2为伸缩杆,阀门的实际埋深,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以满足不同深浅的井下阀门的操作。
[0036]优选的,所述U形或者V形分叉杆3焊接在延伸杆2的端部,所述V形卡杆4焊接在左分叉杆3.1端部,所述弯钩5焊接在右分叉杆3.2的端部。
[0037]优选的,所述U形或者V形分叉杆3、V形卡杆4、弯钩5、延伸杆2均为金属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用于旋转井下阀门手轮(1),所述阀门手轮(1)为竖直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延伸杆(2),所述延伸杆(2)的底端设置有U形或者V形分叉杆(3),所述U形或者V形分叉杆(3)包括左分叉杆(3.1)和右分叉杆(3.2),所述左分叉杆(3.1)的端部设置有V形卡杆(4),所述右分叉杆(3.2)的端部设置有与V形卡杆(4)相对设置的弯钩(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分叉杆(3.1)和右分叉杆(3.2)的轴线与延伸杆(2)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所述V形卡杆(4)的角平分线和延伸杆(2)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5)为J形弯钩,使得弯钩的中心偏离V形卡杆(4)的角平分线和延伸杆(2)轴线所在的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5)的中心在V形卡杆(4)的角平分线和延伸杆(2)轴线所在的平面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阀门手轮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分叉杆(3.1)的轴线与延伸杆(2)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而右分叉杆(3.2)的轴线与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廉长森,
申请(专利权)人:陈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