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筒式减振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306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筒式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套筒、活塞、滑盖、仿生大腿连杆、仿生小腿连杆、仿生足骨连杆、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本减振器通过应用仿生学的思想,将袋鼠腿抽象为同比例的仿生大腿连杆、仿生小腿连杆、仿生足骨连杆三连杆结构,将袋鼠腿的肌肉、肌腱及韧带抽象为弹簧和阻尼,并结合传统机械机构,使减振器拥有仿生自适应特性及更好的缓冲减振效果。

A tube shock absorber applied to automobile suspen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筒式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振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筒式减振器。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的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汽车悬架的减振缓冲效果主要来自于减振器,一个性能优异的减振器可以快速衰减车架与车身的振动,提高悬架的减振缓冲效果,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现在汽车上广泛采用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其刚度、阻尼参数的线性不可调导致汽车只有在特定路面才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自适应能力较差,并不能很好满足其他情路况下的减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筒式减振器,该减振器受袋鼠腿研究的启发,袋鼠腿部结构使其跳跃行走于复杂地形时,具有奔跑速度快、越障能力强、运动稳健、减振性能好等特点,将袋鼠腿抽象为同比例的三连杆结构,将袋鼠腿的肌肉、肌腱及韧带抽象为弹簧和阻尼,并将其与减振器结构相结合,得到一种具有良好缓冲减振效果及自适应特性的三连杆筒式减振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套筒、活塞、滑盖、仿生大腿连杆、仿生小腿连杆、仿生足骨连杆、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所述套筒的内壁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滑盖设于套筒上方开口处,且滑盖外壁与套筒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活塞设于套筒内下方,且活塞外壁与套筒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滑盖的底部与活塞的上方分别开设有T型滑道,滑盖的T型滑道内设有可沿滑道滑动的上滑块,活塞的T型滑道内设有可沿滑道滑动的下滑块;/n所述仿生大腿连杆一端与上滑块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仿生足骨连杆一端与下滑块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仿生足骨连杆上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设有开口的套筒、活塞、滑盖、仿生大腿连杆、仿生小腿连杆、仿生足骨连杆、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所述套筒的内壁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滑盖设于套筒上方开口处,且滑盖外壁与套筒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所述活塞设于套筒内下方,且活塞外壁与套筒内壁密封滑动配合;滑盖的底部与活塞的上方分别开设有T型滑道,滑盖的T型滑道内设有可沿滑道滑动的上滑块,活塞的T型滑道内设有可沿滑道滑动的下滑块;
所述仿生大腿连杆一端与上滑块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仿生足骨连杆一端与下滑块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仿生足骨连杆上开设有一字型滑道,所述仿生小腿连杆一端与第一底座活动连接,另一端开设有U型滑道,所述U型滑道上设有可沿其滑动的滑柱,所述滑柱上端卡接于仿生足骨连杆上的一字型滑道内且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阻尼器一端与仿生大腿连杆侧面的中点处铰接,另一端与仿生小腿连杆侧面的中点处铰接,所述第二阻尼器一端与仿生小腿连杆侧面的中点处铰接,另一端与仿生足骨连杆靠近第二底座的一端的侧面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勇李月孟杰张冲李占龙章新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