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现浇节点支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0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T形现浇节点支模结构。与所述现浇节点连接的预制墙体包括横向的两个预制外墙和纵向的一个预制内墙,所述预制外墙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内页墙板、保温层和外页墙板。该T形现浇节点支模结构包括两个形状与节点内侧形状匹配的L形内模板、设于两个预制外墙之间的外模板以及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设于内模板外部的L形第一杆体、设于外模板外部的第二杆体、连接所述第一杆体、预制外墙和第二杆体的第一连接机构以及连接两个第一杆体的第二连接机构。该支模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防止漏浆和胀模。

T-shaped cast-in-place joint formwork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形现浇节点支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
,具体而言,涉及T形现浇节点支模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一般分为全装配建筑和部分装配建筑两大类:全装配建筑一般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部分装配建筑的主要预制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物。由于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生产质量好、效率高,同时,预制构件的现场装配施工具有节水、节能、劳动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等诸多优点,因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可利于冬期施工、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减少了物料损耗等优点,对推动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业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因此实现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然而,随着一些工业化建筑项目工程陆续开工,却缺乏一套可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标准技术体系,致使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技术手段差异化大,施工质量控制不易得到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T形现浇节点支模结构,与所述现浇节点连接的预制墙体包括横向的两个预制外墙(1b)和纵向的一个预制内墙(2b),所述预制外墙(1b)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内页墙板(10b)、保温层(11b)和外页墙板(12b),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模结构包括两个形状与节点内侧形状匹配的L形内模板、设于两个预制外墙(1b)之间的外模板以及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设于内模板外部的L形第一杆体(51b)、设于外模板外部的第二杆体(52b)、连接所述第一杆体(51b)、预制外墙(1b)和第二杆体(52b)的第一连接机构以及连接两个第一杆体(51b)的第二连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T形现浇节点支模结构,与所述现浇节点连接的预制墙体包括横向的两个预制外墙(1b)和纵向的一个预制内墙(2b),所述预制外墙(1b)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连接的内页墙板(10b)、保温层(11b)和外页墙板(12b),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模结构包括两个形状与节点内侧形状匹配的L形内模板、设于两个预制外墙(1b)之间的外模板以及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设于内模板外部的L形第一杆体(51b)、设于外模板外部的第二杆体(52b)、连接所述第一杆体(51b)、预制外墙(1b)和第二杆体(52b)的第一连接机构以及连接两个第一杆体(51b)的第二连接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形现浇节点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分布的多组所述紧固组件,相邻两个紧固组件的间距为0.3-1m;在所述内模板与预制外墙(1b)和/或预制内墙(2b)的对接面上设有防水层(8b)。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形现浇节点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依次穿过第一杆体(51b)、预制外墙(1b)、第二杆体(52b)的第一对拉螺杆(61b)以及设于第一对拉螺杆(61b)两端的卡扣(63b);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穿过两个第一杆体(51b)和两个内模板的第二对拉螺杆(62b)以及设于第二对拉螺杆(62b)两端的卡扣(63b)。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庆文刘刚林裕田泽辉吴思杉张敏李发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