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淤泥基坑支护的
,具体而言,涉及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在淤泥土质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一直是建筑工程中的难题,也是当下建筑施工行业讨论的热点话题;对淤泥土质的基坑进行支护时,基坑易受搅动,导致支护结构的支护轻度降低,影响施工安全。现有技术中,针对淤泥土质的基坑,缺乏支护强度以及支护稳固性强的支护结构,无法满足现有淤泥土质的基坑支护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淤泥基坑的支护强度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具有淤泥体,所述淤泥体具有朝向施工区域的内壁,包括支护桩、锚索以及多个搅拌桩,所述支护桩呈纵向布置且抵触支撑所述淤泥体的内壁,所述锚索贯穿所述支护桩嵌入且锚固所述淤泥体;多个所述搅拌桩呈排列布置形成搅拌排,所述搅拌排抵触支撑所述支护桩。< ...
【技术保护点】
1.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具有淤泥体,所述淤泥体具有朝向施工区域的内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锚索以及多个搅拌桩,所述支护桩呈纵向布置且抵触支撑所述淤泥体的内壁,所述锚索贯穿所述支护桩嵌入且锚固所述淤泥体;多个所述搅拌桩呈排列布置形成搅拌排,所述搅拌排抵触支撑所述支护桩。/n
【技术特征摘要】
1.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具有淤泥体,所述淤泥体具有朝向施工区域的内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桩、锚索以及多个搅拌桩,所述支护桩呈纵向布置且抵触支撑所述淤泥体的内壁,所述锚索贯穿所述支护桩嵌入且锚固所述淤泥体;多个所述搅拌桩呈排列布置形成搅拌排,所述搅拌排抵触支撑所述支护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包括扩大头以及多个索体,所述索体穿设所淤泥体,多个所述索体形成第一宽度,所述扩大头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所述扩大头嵌入且锚固所述淤泥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包括承压板,所述索体的内端穿设固定所述承压板,所述索体的外端通过锚具与所述支护桩呈固定布置;所述扩大头包括钻头以及钻杆,所述钻杆的外端与所述钻头呈固定布置,所述钻杆的内端贯穿所述承压板且与所述承压板呈固定布置;多个索体沿所述钻杆的圆周呈环绕围合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包括三个叶片,各个所述叶片的内端呈对接固定布置,所述叶片的外端朝外延伸布置,相邻所述叶片形成夹角,各个所述夹角呈一致布置;三个所述叶片的延伸范围形成所述第二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式淤泥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包括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振宇,赵晖,陈伟,张铁球,刘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