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22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结构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与基坑内壁抵触的支护桩、纵向置于基坑内的立柱桩以及支撑梁,支撑梁的一端与支护桩呈腰梁连接,支撑梁的另一端沿背离腰梁方向延伸布置,立柱桩的顶部与支撑梁呈固定布置,立柱桩的底部嵌入基坑底延伸至基坑内部。通过支护桩对基坑壁起到阻挡、支撑作用,从而对基坑起到支护作用,由于支撑梁的一端与支护桩呈腰梁连接,立柱桩的顶部与支撑梁呈固定布置,立柱桩的底部嵌入基坑底延伸至基坑内部,从而使支护桩、支撑梁以及立柱桩形成整体的支护结构,在支撑梁与立柱桩的作用下,增强支护桩的支护强度,并且,简化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果。

Combined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基坑支护结构的
,具体而言,涉及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目前,在基坑支护中,一般采用支护桩结合预应力锚索,实现对基坑的支护,但是,这种基坑支护的施工步骤较为繁琐,施工养护时间长,限制了地下结构外扩空间,也不利于后期地下结构外墙施工,且施工成本高。现有技术中,不采用预应力锚索,仅依靠支护桩,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护强度不足,无法满足基坑支护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基坑支护强度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与基坑内壁抵触的支护桩、纵向置于基坑内的立柱桩以及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支护桩呈腰梁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沿背离腰梁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立柱桩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梁呈固定布置,所述立柱桩的底部嵌入基坑底延伸至基坑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基坑内壁抵触的支护桩、纵向置于基坑内的立柱桩以及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支护桩呈腰梁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沿背离腰梁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立柱桩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梁呈固定布置,所述立柱桩的底部嵌入基坑底延伸至基坑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基坑内壁抵触的支护桩、纵向置于基坑内的立柱桩以及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支护桩呈腰梁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沿背离腰梁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立柱桩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梁呈固定布置,所述立柱桩的底部嵌入基坑底延伸至基坑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板,所述挡土板呈纵向布置,所述挡土板的下部与所述支护桩呈固定连接,所述挡土板的上部朝上延伸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的顶部形成冠梁,所述冠梁低于地面标高;所述挡土板的下部与所述冠梁呈固定连接,所述挡土板的上部朝上延伸至与地面平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包括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呈将排列布置,所述第一板体下部与所述冠梁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体的上部朝上延伸至与地面平齐;所述第二板体下部与所述冠梁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体的上部朝上延伸至与地面平齐;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填充土体形成填充层。


5.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地面朝下凹陷形成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与所述挡土板呈排列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亮程振宇汪新平刘钊杜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