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钢支撑支护结构的
,具体而言,涉及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目前,在基坑支护时,采用SMW工法施工,即以多轴型钻掘搅拌机进行钻掘,同时在钻头处喷出水泥系强化剂而与地基土反复混合搅拌,在各施工单元之间则采取重叠搭接施工,然后在水泥土混合体未结硬前插入H型钢或钢板作为其应力补强材,至水泥结硬,形成工法桩,实现对基坑的支护。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工法桩,支护方式单一,且支护强度不足,无法满足基坑支护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工法桩对基坑支护,其支护强度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多个工法桩、多个鱼腹梁以及多个钢支撑,各个所述工法桩依次搭接形成桩墙,所述桩墙抵触基坑壁,所述桩墙围合形成支护空间;所述桩墙设有钢围檩组,各个所述鱼腹梁和各个所述钢支撑分别置于支护 ...
【技术保护点】
1.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工法桩、多个鱼腹梁以及多个钢支撑,各个所述工法桩依次搭接形成桩墙,所述桩墙抵触基坑壁,所述桩墙围合形成支护空间;所述桩墙设有钢围檩组,各个所述鱼腹梁和各个所述钢支撑分别置于支护空间,各个所述鱼腹梁和各个所述钢支撑分别与钢围檩组呈固定布置,所述钢支撑与所述鱼腹梁呈依次错位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工法桩、多个鱼腹梁以及多个钢支撑,各个所述工法桩依次搭接形成桩墙,所述桩墙抵触基坑壁,所述桩墙围合形成支护空间;所述桩墙设有钢围檩组,各个所述鱼腹梁和各个所述钢支撑分别置于支护空间,各个所述鱼腹梁和各个所述钢支撑分别与钢围檩组呈固定布置,所述钢支撑与所述鱼腹梁呈依次错位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腹梁包括多个支座以及钢绞线,各个所述支座沿所述工法桩搭接方向呈间隔排列布置,钢绞线分别穿设各个所述支座,且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分别穿设固定相邻的所述钢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座包括长座以及短座,所述短座具有背离所述工法桩方向的第一长度,所述短座具有背离所述工法桩方向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第一长度,所述短座沿两端布置,所述长座沿中间布置;所述钢绞线分别穿设各个所述长座与各个短座,且沿背离所述工法桩方向呈拱起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腹梁包括多个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与所述支座呈固定布置,且所述加固杆延伸至所述支座外与相邻所述加固杆呈固定布置;相邻的所述鱼腹梁的所述加固杆分别延伸至所述钢支撑内且呈固定布置。
5.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包括三角座,所述三角座具有多个锚固部,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延伸至钢支撑分别形成多条分叉线,所述分叉线穿设固定所述锚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包括两个所述三角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亮,赵晖,程振宇,邹亮,赵文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升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