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68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采用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制备的杂质化合物,作为杂质对照品,可用于该匹多莫德乙酯的质量分析,同时也可以为工艺条件的选择提供参考,有利于生产过程中药品质量的控制;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对所含杂质进行分析,快速有效。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idomode impu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匹多莫德时产生的杂质,特别是一种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匹多莫德(Pidotimod)是20世纪80年代由意大利PoliindustriachimcaS.P.A公司研发,于1993年获准上市用于临床,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促进剂;合成匹多莫德通常采用的工艺方法是以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L-焦谷氨酸为起始原料,经DCC缩合得到匹多莫德乙酯,最后水解得匹多莫德。该方法合成路线短,反应合理、操作简便,能耗低,反应溶剂易于回收,所用试剂成本低廉,收率为60%至64%,适用于工业化生产。通过上述工艺方法合成匹多莫德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杂质。对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和检测进行研究,关系到匹多莫德的应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生产过程中对药品质量进行控制的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用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经游离、缩合制备得到匹多莫德乙酯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制备得到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所述化合物A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所述化合物B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所述化合物C具有如式III所示的结构:进一步,上述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包括用如式IV所示的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如式V所示的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经游离、缩合制备得到匹多莫德乙酯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制备得到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所述的用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制备匹多莫德的反应过程如下:进一步,上述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悬浮于二氯甲烷溶剂中,加入碱性溶液,中和其酸根离子,再将游离的L-硫代脯氨酸二氯甲烷溶液与L-焦谷氨酸混合,反应温度为0-10℃,在酰胺缩合试剂催化下,生成匹多莫德乙酯。进一步,所述碱性溶液为氨水、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进一步,所述酰胺缩合试剂选自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中的一种。进一步,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的分离制备为高压液相色谱分离;高压液相色谱的条件为:固定相为C18反相填料,流动相为甲醇,检测波长为210nm。进一步,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对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进行HPLC法检测,检测条件为:固定相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0℃,按面积归一化计算,化合物A的峰面积不得大于0.1%,化合物B的峰面积不得大于0.1%,化合物C的峰面积不得大于0.1%。进一步,所述流动相为pH2.5-3.5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溶液-甲醇,体积比为98:2~45:55。进一步,所述流动相为pH3.0的优磷酸二氢钠磷酸溶液-甲醇,体积比为70:30。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制备的杂质化合物,作为杂质对照品,可用于该匹多莫德乙酯的质量分析,同时也可以为工艺条件的选择提供参考,有利于生产过程中药品质量的控制;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对所含杂质进行分析,快速有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并结合具体的操作过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现方法。实施例1一种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其工艺路线入下:用如式IV所示的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如式V所示的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经游离、缩合制备得到如式VI所示的匹多莫德乙酯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制备得到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用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制备如式VII所示的匹多莫德的反应过程如下:上述制备匹多莫德的过程中,会产生三种杂质,分别为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化合物A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化合物B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化合物C具有如式III所示的结构:具体的,将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500g,2.53mol)、二氯甲烷1500g加入3L反应瓶中,冷却到0-5℃,滴加20%氢氧化钠溶液(531.16g,2.66mol),滴加时始终保持内温0-10℃,滴加完毕,pH为8-9,继续搅拌5min,分相,用500g饱和氯化钠洗涤有机相,再向有机相中加500g无水硫酸钠干燥1-2h后,过滤,用500g二氯甲烷洗涤滤饼,将滤液倒入另一5L反应瓶中,加入L-焦谷氨酸(326.56g,2.53mol),搅拌30min,冷却至0-5℃,滴加DCC(521.88g,2.53mol)和二氯甲烷1000g的混合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温度0-10℃,滴完后回温至15-25℃搅拌0.5-1h,过滤,用500g二氯甲烷淋洗滤饼,得到含匹多莫德乙酯的二氯甲烷溶液,浓缩此二氯甲烷溶液。上述得到的匹多莫德乙酯,含有主要3个杂质为化合物A、化合物B、化合物C;质谱检测结果为:化合物A:[M]+473.53,化合物B:[M]+473.53,化合物C:[M]+473.36。将二氯甲烷溶液采用高压液相色谱进行分离;高压液相色谱的条件为:固定相为C18反相填料,流动相为甲醇,检测波长为210nm;并采用HPLC法检测,检测条件为:固定相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0℃,其中流动相为pH3.0的优磷酸二氢钠磷酸溶液-甲醇,体积比为70:30。理论板数按匹多莫德计算应不小于2000,化合物A的峰面积为0.0864%,化合物B的峰面积为0.0866%,化合物C的峰面积为0.0854%,符合要求。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存在如下变形:二环己基碳二亚胺采用等摩尔量的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代替,磷酸二氢钠磷酸溶液和甲醇的pH值为2.5,其中甲醇与磷酸的体积比为60:40。最终的反应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化合物A的峰面积为0.0878%,化合物B的峰面积为0.0877%,化合物C的峰面积为0.0865%,符合要求。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存在如下变形:二环己基碳二亚胺采用等摩尔量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代替,磷酸二氢钠磷酸溶液和甲醇的pH值为3.5,其中甲醇与磷酸的体积比为80:20。最终的反应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化合物A的峰面积为0.091%,化合物B的峰面积为0.091%,化合物C的峰面积为0.089%,符合要求。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经游离、缩合制备得到匹多莫德乙酯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制备得到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n所述化合物A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30 CN 20191138982751.一种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经游离、缩合制备得到匹多莫德乙酯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制备得到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
所述化合物A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所述化合物B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



所述化合物C具有如式II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如式IV所示的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如式V所示的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经游离、缩合制备得到匹多莫德乙酯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制备得到所述化合物A,化合物B和化合物C,所述的用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和L-焦谷氨酸为起始物料制备匹多莫德的反应过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将L-硫代脯氨酸乙酯盐酸盐悬浮于二氯甲烷溶剂中,加入碱性溶液,中和其酸根离子,再将游离的L-硫代脯氨酸二氯甲烷溶液与L-焦谷氨酸混合,反应温度为0-10℃,在酰胺缩合试剂催化下,生成匹多莫德乙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匹多莫德杂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加齐潘利俊史鹤峰罗安贸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寅盛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