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其结构包括操控系统箱、床身、钢轨、机座、工作台,所述操控系统箱设于床身上方,所述钢轨设于床身右侧,所述床身通过螺母旋紧固定于机座上方,所述工作台受电路控制在钢轨上横向滑动,所述工作台设有下粉机构、工位刀架,所述下粉机构右侧一端嵌入工作台内部,并通过螺母旋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下粉机构,下粉机构中的载料盒可以快速的将黑铅粉洒在钢轨上,起到润滑钢轨与工作台的作用,并且不会弄到工作人员的手上,操作简单方便;同时,载料盒内还设有扬粉拨片,可以自动疏松载料盒内的黑铅粉,避免黑铅粉出现卡粉,结块等问题,使黑铅粉下落时更顺畅,有效的为设备提供润滑作用。
A CNC Turning Center for flat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车削加工中心,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
技术介绍
平床身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主要用于加工轴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通过数控加工程序的运行,可自动完成多种部件的切削加工,并能进行车槽、钻孔、扩孔、铰孔等工作,机械使用寿命长,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台可以根据加工需求在钢轨上移动,随着使用时间越久,长期暴露在环境当中的钢轨与工作台之间容易出现,移动不顺畅,卡顿的情况,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其结构包括操控系统箱、床身、钢轨、机座、工作台,所述操控系统箱设于床身上方,所述钢轨设于床身右侧,所述床身通过螺母旋紧固定于机座上方,所述工作台受电路控制在钢轨上横向滑动。所述工作台设有下粉机构、工位刀架,所述下粉机构右侧一端嵌入工作台内部,并通过螺母旋紧连接,所述下粉机构另一端设于工作台外部,所述下粉机构包括进料口、载料盒、旋转波轮、防尘罩壳、下料网、下料拨片、下料挡板组成,所述进料口设于下粉机构左上方,并设有保护盖,所述载料盒为正方体结构,所述旋转波轮设于载料盒内部,所述防尘罩壳左侧一端与旋转波轮相连接,所述防尘罩壳另一端穿过载料盒设于工作台内部,所述下料网通过卡扣锁紧与载料盒底部,并设于下料挡板左侧,所述下料挡板与载料盒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下料拨片设于下料网下方,并与下料挡板相连接,其中下料网为金属材料,结实耐用,载料盒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载料盒内部盛有黑铅粉,通过下料网落下。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料拨片设有拨动扣、滑动拨块、推动螺杆,所述滑动拨块设于下料拨片右端上表面,并且与下料拨片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推动螺杆表面上均匀分布有螺纹,所述推动螺杆左侧一端通过高温焊接方式与下料拨片相连,所述拨动扣一端焊接于下料拨片左侧前表面上,另一端伸出至载料盒前方外表面2cm,便于拨动操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料挡板设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与下料挡板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滑动拨块嵌入横向滑槽内部与其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波轮由扬粉拨片、波轮转轮、中心轴、第一转轮、转轮连接带、第二转轮、升降连接齿轮、固定轴组成,所述扬粉拨片设有6片,并均匀分布于波轮转轮外表面上,所述波轮转轮共有2组,所述中心轴贯穿第一转轮,并嵌入波轮转轮中心与其紧密锁定在一起,所述转轮连接带覆盖于第一转轮表面,并通过卡齿与第一转轮啮合连接,所述转轮连接带另一端覆盖于第二转轮表面,并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所述固定轴贯穿第二转轮与升降连接齿轮中心,将第二转轮与升降连接齿轮紧密连接在一起,可实现第二转轮的转动来带动第一转轮转动,以至于波轮转轮的转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尘罩壳设于2组波轮转轮之间,所述防尘罩壳右侧一端焊接于载料盒内壁表面,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轴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底部一端通过螺母与固定轴锁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另一端固于载料盒右侧外表面上,有效的将固定轴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连接齿轮还设有升降螺杆、限位器,所述升降螺杆表面上均匀分布有螺纹,所述升降螺杆通过螺纹与升降连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升降螺杆穿过限位器与推动螺杆啮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包括组块、圆形槽、螺纹通管、滑珠、托底环,所述圆形槽与组块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圆形槽设于组块内部,所述托底环与组块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托底环将组块于螺纹通管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通管内壁表面设有螺纹,该螺纹形状与升降螺杆一致。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钻孔设备,其中设有下粉机构载料盒502内盛有黑铅粉,粉质细腻,当工作台在钢轨上移动出现卡顿不流畅时,只需将拨动扣5061朝着右侧方向移动,下料拨片506沿着横向滑槽5071朝着右侧打开,此时载料盒502内的黑铅粉即可透过下料网505洒向钢轨3,对钢轨3与工作台5的移动起到润滑作用,并且下料网505网格细密,可以有效的控制洒出的黑铅粉的量,避免过度洒出,并且,在下料拨片506朝着右侧方向移动时,推动螺杆5063朝着右侧方向移动,并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升降连接齿轮5038像上方旋转上升,由于升降连接齿轮5038与第二转轮5037通过固定轴5039与紧密连接,此时的第二转轮5037旋转,并带动转轮连接带5036与第一转轮5035转动,于是中心轴5033两端的旋转波轮503旋转,通过扬粉拨片5031使载料盒502内的黑铅粉疏松,避免因为粉质细腻,时间放置长久而导致结块被卡在载料盒内的问题,使黑铅粉落下时更加快速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有下粉机构,下粉机构中的载料盒可以快速的将黑铅粉洒在钢轨上,起到润滑钢轨与工作台的作用,并且不会弄到工作人员的手上,操作简单方便;同时,载料盒内还设有扬粉拨片,可以自动疏松载料盒内的黑铅粉,避免黑铅粉出现卡粉,结块等问题,使黑铅粉下落时更顺畅,有效的为设备提供润滑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料拨片与下料挡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料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波轮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波轮部分结构放大图1。图7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波轮部分结构放大图2。图8为本专利技术限位器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下料机构下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操控系统箱1、床身2、钢轨3、机座4、工作台5、下粉机构50、工位刀架51、进料口501、载料盒502、旋转波轮503、防尘罩壳504、下料网505、下料拨片506、下料挡板507、下料拨片506、拨动扣5061、滑动拨块5062、推动螺杆5063、扬粉拨片5031、波轮转轮5032、中心轴5033、第一转轮5035、转轮连接带5036、第二转轮5037、升降连接齿轮5038、固定轴5039、横向滑槽5071、固定组件a、升降螺杆b、限位器c、组块c1、圆形槽c2、螺纹通管c3、滑珠c4、托底环c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4,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其结构包括操控系统箱1、床身2、钢轨3、机座4、工作台5,所述操控系统箱1设于床身2上方,所述钢轨3设于床身2右侧,所述床身2通过螺母旋紧固定于机座4上方,所述工作台5受电路控制在钢轨3上横向滑动。所述工作台5设有下粉机构50、工位刀架51,所述下粉机构50右侧一端嵌入工作台5内部,并通过螺母旋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其结构包括操控系统箱(1)、床身(2)、钢轨(3)、机座(4)、工作台(5),所述操控系统箱(1)设于床身(2)上方,所述钢轨(3)设于床身(2)右侧,所述床身(2)通过螺母旋紧固定于机座(4)上方,所述工作台(5)受电路控制在钢轨(3)上横向滑动,其特征在于:/n所述工作台(5)设有下粉机构(50)、工位刀架(51),所述下粉机构(50)右侧一端嵌入工作台(5)内部,并通过螺母旋紧连接,所述下粉机构(50)另一端设于工作台(5)外部;/n所述下粉机构(50)包括进料口(501)、载料盒(502)、旋转波轮(503)、防尘罩壳(504)、下料网(505)、下料拨片(506)、下料挡板(507)组成,所述进料口(501)设于下粉机构(50)左上方,并设有保护盖,所述载料盒(502)为正方体结构,所述旋转波轮(503)设于载料盒(502)内部,所述防尘罩壳(504)左侧一端与旋转波轮(503)相连接,所述防尘罩壳(504)另一端穿过载料盒(502)设于工作台(5)内部,所述下料网(505)通过卡扣锁紧与载料盒(502)底部,并设于下料挡板(507)左侧,所述下料挡板(507)与载料盒(502)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下料拨片(506)设于下料网(505)下方,并与下料挡板(507)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其结构包括操控系统箱(1)、床身(2)、钢轨(3)、机座(4)、工作台(5),所述操控系统箱(1)设于床身(2)上方,所述钢轨(3)设于床身(2)右侧,所述床身(2)通过螺母旋紧固定于机座(4)上方,所述工作台(5)受电路控制在钢轨(3)上横向滑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5)设有下粉机构(50)、工位刀架(51),所述下粉机构(50)右侧一端嵌入工作台(5)内部,并通过螺母旋紧连接,所述下粉机构(50)另一端设于工作台(5)外部;
所述下粉机构(50)包括进料口(501)、载料盒(502)、旋转波轮(503)、防尘罩壳(504)、下料网(505)、下料拨片(506)、下料挡板(507)组成,所述进料口(501)设于下粉机构(50)左上方,并设有保护盖,所述载料盒(502)为正方体结构,所述旋转波轮(503)设于载料盒(502)内部,所述防尘罩壳(504)左侧一端与旋转波轮(503)相连接,所述防尘罩壳(504)另一端穿过载料盒(502)设于工作台(5)内部,所述下料网(505)通过卡扣锁紧与载料盒(502)底部,并设于下料挡板(507)左侧,所述下料挡板(507)与载料盒(502)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下料拨片(506)设于下料网(505)下方,并与下料挡板(50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拨片(506)设有拨动扣(5061)、滑动拨块(5062)、推动螺杆(5063),所述拨动扣(5061)焊接下料拨片(506)左侧前表面上,所述滑动拨块(5062)设于下料拨片(506)右端上表面,并且与下料拨片(506)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推动螺杆(5063)表面上均匀分布有螺纹,所述推动螺杆(5063)左侧一端通过高温焊接方式与下料拨片(50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挡板(507)设有横向滑槽(5071),所述横向滑槽(5071)与下料挡板(507)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滑动拨块(5062)嵌入横向滑槽(5071)内部与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床身数控车削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波轮(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成,
申请(专利权)人:郑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