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04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所述模芯与所述模套同轴设置,所述模套的内部开设有纵截面为锥形的锥形孔,所述模芯的纵截面对应设置为锥形面,所述模芯间隔安装在所述锥形孔内,所述模芯的外壁与所述模套的内壁之间留有挤出通道,所述锥形孔设置有不同锥度的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的锥度与模芯锥形面的锥度相同,所述第二锥形面的锥度大于所述第一锥形面的锥度,所述挤出通道位于第一锥形面处的空隙小于所述挤出通道位于第二锥形面处的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中心管式光缆的护套厚度,满足FTTX的需求。

A kind of extrusion die for the sheath of thin-walled central tube optical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
本技术涉及光缆制造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FTTX的快速发展,数据业务呈指数增长态势,语音、4G数据和图像等多媒体均需传输,因此,需要更大的网络容量和更宽的带宽同时需要更小的外径尺寸满足现有资源的敷设。现有的中心管式光缆能够满足FTTX在室外和室内不同环境的需要,并且中心束管式光缆相比于层绞式光缆更能实现更宽的带宽同时更小的外径尺寸的需求,为了进一步的减少中心管式光缆的外径,就需要减少光缆的护套厚度,但是中心管式光缆内嵌设有两条平行的加强件,减少光缆护套厚度时就容易导致加强件嵌入不完全,出现鼓包或者凹痕,影响整个缆的外观和机械性能。参照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中心管式光缆的护套挤出模具,本模具中模芯和模套之间的挤出通道采用单一锥度,通过此模具挤出的标准厚度的中心管式光缆的护套,但是如果想要进一步减少护套厚度,此模具在挤出时就会导致外护套壁厚需内嵌的加强件不能完全嵌入,而且护套内径比较小,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能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中心管式光缆的护套厚度,满足FTTX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所述模芯与所述模套同轴设置,所述模套的内部开设有纵截面为锥形的锥形孔,所述模芯的纵截面对应设置为锥形面,所述模芯间隔安装在所述锥形孔内,所述模芯的外壁与所述模套的内壁之间留有挤出通道,所述锥形孔设置有不同锥度的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的锥度与模芯锥形面的锥度相同,所述第二锥形面的锥度大于所述第一锥形面的锥度,所述挤出通道位于第一锥形面处的空隙小于所述挤出通道位于第二锥形面处的空隙。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模芯包括锥形腔和模芯头,沿所述模芯头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模芯头的缆芯孔和加强件孔,所述缆芯孔开设在模芯中央,两个所述加强件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缆芯孔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缆芯孔和加强件孔分别用于穿设缆芯和加强件。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加强件孔沿模芯头轴向方向的长度短于所述缆芯孔沿模芯头轴向方向的长度。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缆芯孔和所述加强件孔的内表面均光滑无毛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缆芯和加强件从所述锥形腔的大孔径处穿入,从所述锥形腔的小孔径处穿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模套位于所述锥形孔直径较小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环状台阶。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模芯和模套之间插有定位销固定连接。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四组所述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均匀插接在所述模芯和模套的连接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在模套内的锥形孔设置有不同锥度的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设置第一锥形面的锥度与模芯锥形面的锥度相同,设置第二锥形面的锥度大于第一锥形面的锥度,使得挤出通道位于第一锥形面处的空隙小于所述挤出通道位于第二锥形面处的空隙,这样设置使得模套程径段也同步缩短,这样模芯与模套在护套料出口处形成一个比原来大的空间,护套料在空间内有一定巡回,就可以把模具间的压力释放一部分,后在挤塑时,护套料对加强件往中间挤压的力得到缓解,使得加强件可以完全嵌入护套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挤出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的侧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模芯;11、锥形腔;12、模芯头;13、缆芯孔;14、加强件孔;2、模套;3、锥形孔;4、第一锥形面;5、第二锥形面;6、挤出通道;7、环状台阶;8、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的一实施例,包括模芯1和模套2,所述模芯1与所述模套2同轴设置,所述模套2的内部开设有纵截面为锥形的锥形孔3,所述模芯1的纵截面对应设置为锥形面,所述模芯1间隔安装在所述锥形孔3内,所述模芯1的外壁与所述模套2的内壁之间留有挤出通道6,所述锥形孔3设置有不同锥度的第一锥形面4和第二锥形面5,所述第一锥形面4的锥度与模芯1锥形面的锥度相同,所述第二锥形面5的锥度大于所述第一锥形面4的锥度,所述挤出通道6位于第一锥形面4处的空隙小于所述挤出通道6位于第二锥形面处5的空隙,这样设置使得模套2程径段同步缩短,这样模芯1与模套2在护套料出口处形成一个比原来大的空间,护套料在空间内有一定巡回,就可以把模具间的压力释放一部分,后在挤塑时,护套料对加强件往中间挤压的力得到缓解,使得加强件可以完全嵌入护套中。所述模芯1包括锥形腔11和模芯头12,沿所述模芯头12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模芯头12的缆芯孔13和加强件孔14,所述缆芯孔13开设在模芯1中央,两个所述加强件孔14对称设置在所述缆芯孔13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缆芯孔13和加强件孔14分别用于穿设缆芯和加强件,所述缆芯和加强件的行进方向为:所述缆芯和加强件从所述锥形腔11的大孔径处穿入,从所述锥形腔11的小孔径处穿出,此时护套料从挤出通道6中流入,并在第二锥形面处5的空隙包覆在缆芯和加强件的外侧。具体地,所述加强件孔14沿模芯头12轴向方向的长度短于所述缆芯孔13沿模芯头12轴向方向的长度,使得缆芯孔13插入到模套2中,采用缆芯孔13把加强件托起,防止在模芯头12处加强件向缆芯方向挤压凹陷,防止护套表面产生凹痕。具体地,在实际生产中,要求所述缆芯孔13和所述加强件孔14的内表面均光滑无毛刺,防止模具对缆芯或者加强件造成刮伤。优选地,所述模套2位于所述锥形孔3直径较小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环状台阶7,设置所述环状台阶7增加了模套2出口处的直径,增加了成型光缆的弯折角度,防止对光缆护套外表面造成刮伤。为了保证模套2和模芯1的同心度,所述模芯1和模套2之间插有定位销8固定连接,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四组所述定位销8,所述定位销8均匀插接在所述模芯1和模套2的连接面上,所述四组定位销8分别位于模芯1和模套2连接面的四个方位,相邻两组定位销8的角度为90,采用四组定位销8,使得定位更加准确。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与所述模套同轴设置,所述模套的内部开设有纵截面为锥形的锥形孔,所述模芯的纵截面对应设置为锥形面,所述模芯间隔安装在所述锥形孔内,所述模芯的外壁与所述模套的内壁之间留有挤出通道,所述锥形孔设置有不同锥度的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的锥度与模芯锥形面的锥度相同,所述第二锥形面的锥度大于所述第一锥形面的锥度,所述挤出通道位于第一锥形面处的空隙小于所述挤出通道位于第二锥形面处的空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与所述模套同轴设置,所述模套的内部开设有纵截面为锥形的锥形孔,所述模芯的纵截面对应设置为锥形面,所述模芯间隔安装在所述锥形孔内,所述模芯的外壁与所述模套的内壁之间留有挤出通道,所述锥形孔设置有不同锥度的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的锥度与模芯锥形面的锥度相同,所述第二锥形面的锥度大于所述第一锥形面的锥度,所述挤出通道位于第一锥形面处的空隙小于所述挤出通道位于第二锥形面处的空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管式薄壁光缆护套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包括锥形腔和模芯头,沿所述模芯头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模芯头的缆芯孔和加强件孔,所述缆芯孔开设在模芯中央,两个所述加强件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缆芯孔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缆芯孔和加强件孔分别用于穿设缆芯和加强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管式薄壁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耀华沈锋马春平姚子锋莫思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